「到春城·过春节」弦歌知意,时间流过的民族乐器
民族乐器
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中国音乐文化展现了极辉煌灿烂的一页。
音乐不仅是人类不能缺少的语言,
也是人类灵魂的升华。
乐器的演奏让音乐更灵动,更易于流传。
我国少数民族乐器之多,
特色之浓,世界罕见。
昆明作为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
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艺术表现形式多样,
少数民族人民能歌善舞,
有着自己民族独特的乐器,
他们通过乐器来抒发自己对美好的追求。
歌舞传情,击乐达意
在这片神秘秀美的西南高原土地上,多元融合的民族文化犹如和煦春风,民族音乐艺术也最是绚丽多彩。
少数民族乐器是各少数民族音乐的表现工具。我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而歌舞离不开乐器伴奏,少数民族乐器总是伴随着人民的生活,是各民族表达自己内心情感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少数民族村寨里,乐器是“会说话,能传情”的。布朗族的弦子可以问路,苗族的芦笙能够吹奏家谱,每个民族不同的乐器都能表达不一样的情感。
乐器与生活是这样密切,以至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给人们以无限的生活乐趣。在人们的心里,它是有灵魂的、活生生的,是忠诚的伴侣,演奏出各自的悲伤和欢乐,散发着浓烈的泥土芳香。
他们歌舞传情,击乐达意,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是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充分展现了我国少数民族乐器的发展水平及各族人民的创造才能。
制器成乐,民族神韵
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中不仅创造了自己民族独特的音乐,同时也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共同构成了民族音乐的灿烂文化。
少数民族乐器可以分为打击、吹管、弹拨3大类。打击乐器节奏鲜明,音量宏大,多用于节日喜庆,迎来送往;吹管乐器音色及表现力丰富,吹奏出的曲子活泼生动,优美抒情;弹拨乐器多为男女青年集会、对歌或跳舞时的伴奏,一对一答,传递内心感情。
在少数民族村寨里乐器不仅仅是传达情意的媒介,还是一种信仰和寄托,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
象脚鼓是傣族重要的乐器,其外形似高脚杯,鼓身由木材和牛皮制成,鼓身绘有各种花纹,这些花纹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底蕴。同样瑶族长鼓,制作精细,工艺独特,装饰美丽的花纹图案,代表着瑶族的图腾和信仰。
在佤族村寨里,至少都有一对木鼓,鼓份公母,佤族人把木鼓作为神圣而尊贵的象征,制作木鼓的木材取于悬崖,全村人出动,盛装拉原木,所以佤族木鼓不只是单纯的乐器,还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凝聚着佤族的民族文化。
基诺族的太阳鼓是乐器也是祭器,也分公母两面,与佤族木鼓母大公小不同,太阳鼓是公大母小,不一样的乐器代表了民族之间不同的民族文化。
匠人匠心,民族传承
我国少数民族乐器源远流长,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每一件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彝族撒尼人的大三弦,傣族的葫芦丝,佤族的木鼓,景颇族的铓锣......这些古朴的乐器都是祖国文化中的瑰宝。
少数民族的乐器形制古朴,音色独特而优美。人们就地取材,细心雕刻打磨,在乐器的装饰上也很讲究,每件装饰和绘制的花纹都是各民族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少数民族的乐器大都是手工制作,一件民族乐器也是一件精巧的工艺美术品。
由于制作工艺的繁琐复杂,在高速发展的现今社会许多民族乐器处于濒临绝迹的处境,能够制作的艺人大都步入老年,且大部分工艺未能传承至下一代。
没有乐器,就无从延续音乐,没有音乐,歌曲和舞步都会消失;乐器是音乐的载体,也是传承音乐歌舞的根本。所以乐器的制作和演奏的技艺传承至关重要,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民族乐器带给人们的
不仅是优美的旋律
还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它们是少数民灵魂的声音
是大地优美的旋律
是生命不可或缺的激情
是劳动豪迈奔放的节奏
是情感永恒的伴侣
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63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