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不了猫?那就上游戏吸爆它们吧!
曾经我有个梦想,就是养一只猫,这样为了养活它我就要努力工作,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然而现实是,家里人对猫毛过敏,所以到现在,我只能在各大网站云吸猫。
每天我都沉迷在猫咪gif里无法自拔。
或者看着好友的猫沉醉。
它真有趣,它真可爱,她真迷人。
其实早在很久以前,为了让没法养宠物的人体会养宠物的感觉,作为人工玩伴的电子宠物应运而生。
其实它根本不能代替真正的宠物,本质还是一种便携式的养成游戏,画面也是黑白屏的像素画,可是小时候我依旧玩得不亦乐乎。
我还记得我的第一个电子宠物,是我小学的时候攒了好久的钱偷偷买的山寨品,为了躲避家里人的搜查,每天我都偷偷放到枕头底下。游戏的操作也是十分简单,喂食、喂水、给玩具,而且游戏还特别人性化地提供了宠物睡眠系统,我可以设置我的宠物的睡眠时间,这样就不会影响我的精致睡眠。可是那个时候的电子产品的质量真的堪忧,有一天,这个选项坏了——这对我是一个毁灭性的灾难,因为每天早上4点钟,我的宠物就!醒!了!
醒了就要吃的,要喝水,要玩具,长时间不及时给的话,宠物就会死亡,黑白界面上就会出现一方小小的坟墓,于是在精致睡眠与宠物之间,我选择了宠物。很快我的电子宠物就被家里人发现了,因为我为了定时喂它,定了4点的闹钟,超大声的那种……
当电脑在国内普及之后,随之而来的是QQ宠物也风靡一时,一直到去年QQ宠物正式关停,不少人还有着帮别人代挂宠物的经历。
受限于当时的技术与机能,以上两种的“电子宠物”都有着较为一般的画质,和简陋的系统,光是样子,就与现实的猫狗相去甚远。而在小时候,我在CCTV6看《怪物电力公司》之后,就开始期待着未来能够有一款看上去毛茸茸的电子宠物。
作为2001年的作品,《怪物电力公司》展现了当时前端的计算机技术——不过看电影的我时候我还是只会喊“哇哦”的小屁孩(笑)。虽然这部电影与猫狗等宠物无关,可是主角萨利文那一身顺滑的蓝色毛发,我是真的好想摸上去。
很明显,喜欢毛茸茸的可爱事物是人类的天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少的宠物互动游戏便开始致力于向现实靠拢,比如说任天堂的《任天猫狗》。
《任天猫狗》前身为NDS《任天狗》,作为掌上游戏机史上第一部被《FAMI通》评为40分满分的游戏软件,登陆3DS平台后又添加了猫猫宠物,成为了《任天猫狗》,依靠着3DS强大的机能,猫猫狗狗简直就能“从屏幕里扑出来”——谁不喜欢吸爆那些宠物呢?
那么话题再转移到一个新的问题上,“为什么人们喜欢毛茸茸的事物?”没错,真的有人在研究这个问题,而且他们还发现了——不止人类,几乎所有的灵长类都喜欢毛茸茸的东西。
其中研究最有名的就是哈洛(Harry F. Harlow 1905—1981)。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心理学家,因为他的研究方式有时候过于“残忍”,但他通过研究猴子进行的“代母孕育实验”,得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结论:灵长类喜欢毛茸茸的事物是因为能够感受到“母亲的抚爱”与安全感。这种感觉往往是伴随一生的,所以在看见或是触摸毛茸茸的物品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依赖感。
那么,如果在游戏里放入逼真的动物,是不是会更加吸引玩家呢?
答案是肯定的,先不提最近几年的吸猫热,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不少游戏都已经在慢慢接近现实,比如说《刺客信条:起源》中的猫,玩家还可以与它们互动。
又或者是《最终幻想15》中的猫。
游戏中的狗“安布拉”也是十分可爱的角色。
也有将动物拟人化,或者Q版化的,如《女神异闻录5》中的MONA。
其实MONA这个角色致敬了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从它自称的“吾辈”以及反驳别人时的“吾辈不是猫,是人类”可以看出与《我是猫》的主角的共同之处。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之外,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曾经在中学时代模仿《我是猫》,写了一篇《我是狗》。
即将上映的电影《大侦探皮卡丘》中的许多角色也变得让人忍不住要蹭上去。
“毛茸茸的”,“可爱的”,“迷人的”,各类动物都在游戏中以不同形象出现,有些成为了吉祥物——比如说疯兔、MONA(虽然游戏建模似乎并不毛茸茸),而光追系统的出现,也使得游戏中动物的毛发充满层次感,让人更加有吸爆的欲望——我撸猫机器,我莫得感情,也没有猫。
部分图源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本号,定期更新各类游戏资讯与原创内容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65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