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乐里弹拨乐器的前世今生
1995年河北保定曲阳县王处直墓出土了一幅白石彩绘散乐图浮雕,展现了一支五代时期的女子“民乐天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浮雕中十二名演奏者,向后世展示了十种不同的乐器,包括:竖箜篌、筝、拨子弹奏四弦曲颈琵琶、拍板、鼓、笙、方响、答腊鼓、筚篥、横笛。这些乐器可归为三类:弹拨乐、吹管乐和打击乐。经历千年,它们有的早已消失,有的则不断改良变化成为现在我们所见到模样。
今天就来说说古代的弹拨乐器。其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的乐器,如琴、瑟、筝、箜篌、琵琶、阮、月琴、柳琴等。
琴
琴与瑟是我国古老的乐器,相传均为伏羲所造,其目的是为顺畅阴阳之气和净化人心。古文献常把琴和瑟相连,用“琴瑟”来形容和谐,例如用“琴瑟和鸣”比喻夫妇情笃和好。琴瑟之音,如流水,如凤鸣,如南风,如月行。
琴即后世所称“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由最初五弦后定为七弦。其音域宽广,音色沉静古朴,余音悠远,至今流传,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伯牙、子期以《高山》《流水》觅知音;嵇康刑场上以一首《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千百年来古琴一直是文人雅士爱不释手的器物,以琴明志寄予其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古有十大名琴曰:周/号钟、春秋/绕梁、西汉/绿绮、东汉/焦尾、唐/春雷、唐/九霄环佩、唐/大圣遗音、唐/独幽、唐/太古遗音、明/奔雷,他们都有一个唯美的名字和一个动人的故事。
瑟
瑟最早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后世出土的瑟却只有二十五根弦,这又是为何?相传神话时代:“黄帝命素女鼓瑟,但素女将其弹得哀婉惨绝,黄帝越听越觉得悲伤不能自已,最后派人将瑟破掉一半,心情才渐渐平复。”
瑟,声音沉静柔美,在商周被用于宫廷雅乐之中,多与编钟乐器合奏,至南北朝基本失传,唐宋以来的瑟已不同于古瑟,至明清已经成为一种礼器。
作为一种乐器,瑟于后世来说可能较为陌生,但在许多古代文学著作中出镜率却很高。《诗经》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曹操云:“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还有李商隐诗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可它却逐渐没落,这也许与战乱,或是编钟乐的没落有很大关系。再加上缺少个性化,没有成为独奏乐器,逐渐被外形相似、声音更为高亮的筝代替。
筝
筝即古筝,又称汉筝、秦筝,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晋以前为十二弦,后有十三弦或十六弦,现常规为二十一弦。其音域宽广,音色婉转清亮,表现力丰富。
关于筝的命名,有多种说法,有说是由瑟分劈而来,也有说是因发音“铮铮”而得名。“古琴悦心,古筝悦耳”。不管如何,从古至今这种乐器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深受各阶层人士的欢迎和喜爱。有一种说法,筝就是在瑟的基础上不断改良而形成的。其名曲有:《高山流水》、《汉宫秋月》、《渔舟唱晚》等。
两张瑟分别为复原自信阳长台关1号墓出土的锦瑟和2号墓的黑瑟,最下为如今常用古筝,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环境、演奏形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古琴可能是上述三种乐器里唯一依古法流传下来的乐器。
箜篌最早称为坎侯或空侯,古时主要分为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为单排弦制。它们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于十四世纪后期渐渐消失,现只能在一些浮雕以及壁画上看到这些图样了。箜篌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诗鬼李贺就曾以一首《李凭箜篌引》赞美宫廷乐师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更以昆仑山美玉被击碎,凤凰鸣叫的声音形容箜篌悦耳犹如天籁。
辽宁辑安高句丽古墓壁画卧箜篌
卧箜篌,有七弦。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形状与琴、瑟相似,和琵琶一样有品,是“华夏正声”的代表乐器。宋以后失传。现在韩国、朝鲜的玄琴以及日本的百济琴都是由我国卧箜篌隋唐时传入而演变来的。
敦煌壁画竖箜篌
竖箜篌,一般有二十三弦,被称为古代版“竖琴”,东汉时由波斯传入,属胡乐,也叫胡箜篌。它既能演奏旋律,也能奏出和弦,是古代皇室中不可缺少的乐器。盛唐时期,其先后出入朝鲜、日本等邻国。但在国内,明末渐少使用,后之失传。
榆林15窟壁画凤首箜篌
凤首箜篌,有十三弦。其造型优美,装饰华丽,形制与竖箜篌相近,呈船形。东晋初,由印度传入,属胡乐。主要用于宫廷演奏,在国内也失传的较早,但在缅甸却一直保存演奏至今,被清代史籍称为“总稿机”。
现代箜篌
上世纪70年代,我国乐器改革家结合多种乐器,仿造现代竖琴的样子不断改良、创新出了双排弦制的现代箜篌,共八十八弦,每排四十四弦。它虽有箜篌之名,但其原理更像是轭琴类乐器而非箜篌类乐器。
现代琵琶
琵琶最早被称为“批把”,取名源自其演奏手法,往下弹称“批”,往上挑称“把”,即“弹”和“挑”的拟声词。后来人们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便改称琵琶。历史上的琵琶分为秦时已出现的直项琵琶及南北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由波斯传入的曲项琵琶,像阮、月琴、柳琴等形状类似、大小各异,竖放或斜放在身上弹奏的乐器在那个时候都统称为琵琶。直到这些乐器有了自己的名字,琵琶这一名称,才成为现在我们所认识的琵琶的专有名字。
敦煌壁画阮(上)与琵琶(下)
琵琶在唐朝得到了一个快速发展,深受唐人的喜爱。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就非常形象地展示了它的演奏技巧以及音色。唐以前的琵琶是横抱用拨子弹奏,到唐后期,因其演奏技巧和制作构造上的日趋成熟,逐渐出现了姿势由横抱变为竖抱,演奏方式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的情况。至明清时基本定型为竖抱琵琶用五根手指弹奏。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也都是由我国古时传入。
琵琶作为文武双全的乐器,文能吟诗作对,柔情哀怨;武能上阵杀敌,战力十足,所以有“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首”的美誉。代表曲目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塞上曲》、《夕阳箫鼓》等。
这些弹拨乐器发展到了今天,出现了很多流派,形制间也有差异,但终归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66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