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欧阳方兴22年前的声音 丨 农机工业:大起大落终归海

 

文 | 欧阳方兴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颠扑不破。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向自然索取食物的历史。

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加速地创造了本身。于是,土地——这个永远只能减少而又养育着世界上万物的资源,与被它养育的一直在加速膨胀的人类之间发生了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办法只能是让单位面积的土地提供越来越多的粮食。

人类用于农业生产的工具也就从过去的一个磨利了的石块发展到现在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计算机。因为生产工具是提高产量的最重要手段。

农业机械化,对于我们这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来说,被看作既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无足轻重的。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来自同一种依据——人多地少。或说人多用不着机械;或说地少更要用机械提高产量。我国的农机制造工业也正是在这两种观点的争论中不断发展起来的。自然,它的发展轨迹也就起伏不定,甚至大起大落。

第一次跌落,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注定要发生的事实迫使我们承认:该走的路是飞不过去的。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的农机工业一直在追求速度的指导思想下发展着。建国初期,为了缓解农村劳动力紧张,提高粮食产量,农业机械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薄弱的工业基础之上起步发展。农业机械化被中共中央放在了重要地位上。

1959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的主席毛泽东在《党内通讯》中写道:“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有10年时间。4年内小解决,7年内中解决,10年内大解决。”“每省、每地、每县都要设一个农具研究所。”于是,农业机械化被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加以执行。全国人民朝着毛主席勾画的美丽蓝图奔跑。国家从并不充实的国库中拿出巨额资金来支持农机制造业的发展,以让更多的农民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用上拖拉机。

1960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在农业部和农机部党组的一个报告中这样批示:我国今年已能大批生产拖拉机,1961年可生产4.7万台,今后几年每年都会有所增加,到1963年可达到10万台。

按照这个速度,到1965年我国拖拉机保有量可达到50万台。按现有耕地16亿亩,每台拖拉机平均分担2500亩计算,到1965年就可以把施拉机在全国摆平,使所有能用拖拉机的耕地都用上拖拉机,到这时应该说农业机械化的任务已经大体实现了。有了拖拉机,再加上前后左右的其他机械就是机械化。拖拉机加农机具就是机械化;只要拖拉机的产量上来,中国也就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这是当时的逻辑。因此,其有相当规模的拖拉机厂还在陆陆续续上马、投产。

1971年8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1052名代表共同制订了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提出1980年全国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主管农机制造行业的八机部相应草拟了农机工业发展规划,其中规划了33个拖拉机厂。

在1978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上,国家提出了“全党动员,决战三年,为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奋斗”的响亮口号。会上规划:三年内国家拿出790万吨钢材用于农机化,农机工业安排投资13.1亿元,支援100亿元购买农机。

这时,中国的农机化事业就象一台“飞奔”的柴油机,燃油不耗尽,它是停不下来的。

1979年,我国农机产量创造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生产拖拉机12.55万台、手扶施拉机31.7万台,完成工业总产值84.13亿元。到年底有拖拉机厂45个,手拖厂78个,内燃机厂192个,牧机厂25个。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黑水手扶式拖拉机正在运输青稞

然而,与这个辉煌的纪录形成极大反差的是,1980年我们并没有“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农机虽然在缓解劳力紧张、抗御自然灾害上发挥了作用,但亿万农民依然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土地也没有因为我们口号的响亮而奉献出多一些的粮食来,相当部分的农民温饱尚无保证。

1980年7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当时农机部部长杨立功的讲话:“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要求不可能达到了,原因是口号的提出缺乏对现实的系统调查分析,工业基础也薄弱,在中国“化”起来比国外要艰难等等。

1980年,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78亿元,比1979年下降了7.19%。1981年农机工业总产值65.61亿元,又比1980年下降了16%,实现利润下降67%。1981年上半年亏损企业已占全行业的46%,农机企业的生产任务能吃饱、吃半饱、吃不饱的各占1/3。

农机工业产值从1979年的最高纪录跌落到谷底,经过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一个伟大而诱人的理想在严酷的事实面前破碎了,人们不得不在痛苦中思索:我们花费大量财力和精力筑起的农机化事业大厦,真的这么快就要倾塌了吗?眼前的挫折换来了头脑的清醒:家庭联产承包制势必要求农机工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为一家一户生产中小型机械,不正是农机工业的出路吗?!

1982年1月,中央同意农业机械化“必须有步骤、有选择地进行。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必须是机械化、半机械化、手工工具并举,人力、畜力、机电动力并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针。农机工业迅速大规模地调整了产品结构,农民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适合一家一户使用的中小型农业机械被农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

1982年,农机工业总产值达70.64亿元,比谷底的1981年增长了7.7%。一年的时间,农机企业通过自身调整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与其他生产资料工业相比,农机工业最先经受了市场的考验,成功地调整了自己。

第二次跌落,两种经济体制的对接

波涛翻滚的大海在前,身后已无退路。

在全面调整之后,农机工业走过了一段持续上升的道路。自1982年走出低谷到1988年,农机工业总产值由70亿元增加到210亿元,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增长率朝前发展。这6年里,农行和信用社每年都在增加农业贷款的投放。仅1985年里就累计投放农业贷款3 923亿元。1988年一年就比上一年增加了172亿元的农业贷款。农民在吃饱肚子之后,想的是口袋里能装些人民币。由于大批基建项目纷纷上马,农村建房一热再热,运输给农民提供了最简洁的发财方式。买上一台小拖拉机,一年就能把本捞回来。

小型拖拉机的需求把整个农机工业拉着朝前发展。于是,生产小型拖拉机的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一哄而起。到1988年,小型拖拉机的生产能力已达120万台,拖拉机工业产值已占全行业的24.6%(但全国近百家拖拉机生产企业中,年产超万台的只有5家)。这一年,全国农户拥有的拖拉机达到625.2万台,占拖拉机总数的91.5%。

自1988年到1990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牵动农机工业发展的“龙头”——小型拖拉机及其相关产品开始显得不那么有力了。1989年农机工业总产值为21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6%,1990年为211.8亿元,比上一年只增长了0.4%。能源紧张,原材料缺口大,运输困难,贷款利率上升等等。农机工业在与上述诸多因素的较量中,勉强维特自己,开始步入一个越来越复杂化的境地。

1991年以来,由于国家宏观上逐步放开的政策,基建规模逐年扩大,各类开发区如雨后春笋。牵动农机工业的“龙头”换上了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企业生产的推土机等。虽然农机工业的总产值还在增长,但是,一个可怕的现象出现了: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机械,如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农机具,开始加速下滑。一个真正为农业生产提供装备的农机工业,在继1981年第一次跌落之后,再次向谷底滑去,专家称之为第二次滑坡。

▍90年代,收割机、拖拉机等农机行驶在拉萨市城关区帮堆乡的田间

1993年10月,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不得不通过新华社记者向社会各界发出呼吁:农机工业放松不得。在此之后,这位部长多次向农机工业企业传出指令,要求企业进一步面向市场。大胆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扭亏增盈。

据统计,1993年1~9月,农机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为9.96%,比机械工业平均水平低18个百分点。这可怜的还在不断回落的增长也是由于农用运输车、内燃机及其他非农机产品拉动的结果,而直接为农业生产一线服务的小拖、机引犁、耙、播种机和大中型联合收割机的产销量,都比1992年同期下降了40%以上,产品大量积压,专产农机的大型骨干企业严重亏损。

更令人忧虑的是,国家经过40多年建设起来的农机企业,在这生死关头纷纷转产或准备转产非农机产品。何光远部长不能不感叹,一旦农业生产需要农业机械,我们是绝对变不出来的。

如果说农机工业第一次跌落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带来的话,第二次跳落就是计划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导致的。第一次跌落,农机工业调整的是自己。第二次跌落,恐怕要调整的不单是农机工业自身了。

能源及原材料的大幅度频繁涨价,农业贷款的流失,农民负担的加重,农机产品价格的不合理,越清越多的“三角债”,部分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农民种田积极性的低落,计划经济体制给企业造成的沉重包袱,等等,诸如此类叠加起来,更使得农机工业雪上加霜。

农机工业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大海固然风大浪高,但自如的搏击又是何等的潇洒和壮观!

当我们面对大海回首张望时,身后已是黑压压涌来的人群。掂掂背上的包袱,我们不能不感叹它的沉重。我们多么渴望出现一只大手,把这沉甸甸的包袱就此卸下,以使我们少喝几口苦涩的海水。然而,退路已经没有了。正象经历第一次跌落时一样,我们必须痛苦地丢掉一切幻想,勇敢地面对现实,第二次找到自己的路。

大海固然风大浪高,但自如的搏击又是何等的潇洒和壮观啊!

本文原载1994年《农业机械》杂志1月卷首语栏目。

作者简介:欧阳方兴,安徽濉溪人,吉林工业大学毕业,曾任中国农机化报社总编辑、社长,中国县域经济报社社长,中国服饰报社社长,经济日报产经部主任,现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正厅级)。

- End -

答案揭晓:

昨天微信头条的视频最后一个机器应该是覆草机,主要是为了保温。有不少同学回答是秸秆还田机,可能是没有注意到这个机器所铺的草是已经打好了捆的,秸秆还田机一般是就地粉碎还田。

在答对了的同学中排名第2和第4的是QR Code和赵洪柱,恭喜你们,请尽快把姓名、地址、手机号发给农机君!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69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