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鱼腥草是“害人草”含有一级致癌物?真相是……

 

鱼腥草,又称折耳根,是西南地区一种药食同源的风味野菜。但嫌弃它的人说,那气味仿佛是10倍浓缩的鱼腥味加上肥皂味,还有人说像腐烂的田螺,一口咬下,恨不得立马吐出来。而在云贵川人眼里,是日常吃草,下饭必备的美食。这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外地人说臭,本地人说香”。

不过关于鱼腥草的争议,不仅仅在于难吃的名声,更多人讨论的是“它是害人草,会伤肾、会致癌吗?”到底是真是假,那为什么西南地区的人如此想不开还经常吃,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下。

01

流言:鱼腥草真的有消炎的作用

分析:假的,别指望了;炒熟、加热这个功能就没了。

鱼腥草有一定的抗菌消炎效果,主要是因为含一种叫鱼腥草素的化学物质。但绝大多情况下,鱼腥草只作为蔬菜来食用,而炒熟、加热都会把鱼腥草素破坏掉,也就没有抗菌功效了。所以,不建议把鱼腥草当做药物食用。

况且鱼腥草作为药物使用时,主要是以口服液和颗粒剂形式,但仍然有一定副作用,比如咽干、胃灼感、心悸、手发抖等。所以服用此类药物,一定要咨询医生或执业药师。

02

流言:鱼腥草中含有毒物质马兜铃酸,吃了之后会造成肾损伤甚至致癌

分析:假的。实际鱼腥草里面没有马兜铃酸,而是马兜铃内酰胺,它们算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马兜铃酸,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致癌物,对肾脏确实有损害。它是马兜铃属植物所含有的一种特殊成分。而这又关鱼腥草什么事呢?鱼腥草含有马兜铃内酰胺,它是马兜铃酸在肝中的代谢产物以及在自然界广泛独立存在的一种成分。[1]

但是呢,鱼腥草不属于马兜铃属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属。单纯从植物属性看,是不同目不同科不同属(植物学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这差的可不止一星半点,可类比成动物界“兔子和老虎”的区别。

其实鱼腥草正式的中文名就是蕺菜,因民间常挖根食用,就有了“蕺儿根”的俗称,久而久之在西南地区方言的演变下就成了“折耳根”。

03

流言:听说有毒的马兜铃内酰胺I就存在于鱼腥草里

分析:假的。毒性最大的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I这两种,鱼腥草都没发现。

马兜铃内酰胺是一大类化合物的通称,部分确实有毒,其中马兜铃内酰胺I为主要毒性成分,它是马兜铃酸I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之一,参与了肾细胞毒性。

也就是说,马兜铃酸和马兜铃内酰胺都不是单纯的某一种物质,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马兜铃内酰胺都会损害肾脏。

鱼腥草中只分离出的马兜铃内酰胺AII、 马兜铃内酰胺BII、马兜铃内酰胺FI,目前也只是体外细胞实验证明鱼腥草提取物中含有毒物质,对肝细胞的损伤大于肾细胞的细胞毒性。[2]还需进一步采用体内实验等安全评价方法进一步评估。

04

流言:折耳根最好还是不要吃,有毒

分析:假的,过于绝对。鱼腥草不是不能吃,只是说吃多少是一个安全的量,目前还没有确切数值。

结合目前鱼腥草科研数据,总体认为有毒的证据强度还比较弱,基本无需担心。鱼腥草中总马兜铃内酰胺的含量远低于毒性药材中马兜铃酸的含量。要真的说,用马兜铃酸的药材临界剂换算,要达到中毒剂量,鲜鱼腥草的服用量为2.3-60kg/d。[3]而我们知道,鱼腥草本身又不是日常主菜,一天也不至于吃4、5斤,食用量本身也是很有限的。

最直观的,即便是云贵川人们常年有吃鱼腥草的习惯,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过有关吃鱼腥草导致肾损伤中毒的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鱼腥草「致癌」,吃烧烤和抽烟致癌会更明显,还不是有人喜欢吃、喜欢抽。这个就涉及到不同人对已知风险的接受程度不同。像西南地区或爱吃鱼腥草的朋友,知道它「有毒」,但还是会吃,因为权衡后发现带来的健康风险要小于吃它的愉悦感。所以,自己做到风险自知、合理饮食就成了,也完全没必要一棒子打死,直接定性为能吃或不能吃。

想吃就吃些,当季的时候,解解馋肯定是没问题的。不过像孕期、哺乳期处于特殊生理阶段,笔者觉得,谨慎起见,不建议食用。

结论

鱼腥草不含致癌的马兜铃酸,也不含有毒的马兜铃内酰胺I,总体来说,它目前有毒的证据强度还较弱,偶尔吃吃,解解馋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别指望食用它能起到消炎的作用,加热会破坏其抗炎成分。再者,鱼腥草作为药物的副作用也不可小觑,遵医嘱谨慎使用。

参考文献:

[1]高彬,黎贵凤,孙侨生等.鱼腥草肝细胞毒性及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1,28(04):564-567.

[2]武营雪,康帅,李妍等.肝肾细胞毒性导引下鱼腥草中内酰胺生物碱的分离和鉴定[J].中国现代中药,2023,25(03):544-548.DOI:10.13313/j.issn.1673-4890.20220623007.

[3]尹明星, 陈婧, 施春阳,等. 从马兜铃内酰胺探讨鱼腥草安全性[J]. 中草药, 2021, 52(19):7.

转载自:科学辟谣

作者:王艳丽 注册营养师

图源:摄图网

责编:咕噜

来源: 蝌蚪五线谱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70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