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高手在民间:农民发明了哪些农机“神器”?

 

可能有些人知道,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全新的科普节目《我爱发明》中,经常会播出一些平民老百姓自主研发和创新的一些新设备,它贴近生活、贴近百姓,通过展示发明人的新发明、新创意,将科学知识趣味化、形象化,让观众热爱发明,享受创新的乐趣。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一些农民自主研制的各类农机产品,所谓“高手在民间”说的一点没错。

 ★李翠长发明的“新型微型耕船”

今年53岁的李翠长是从江县西山镇的一位普通农民,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喜好各种农机具的研究,在长期从事农机销售过程中,他对市面上销售的微耕机进行研究和改进,先后用8年时间花掉了家里所有积蓄,发明了适合山区和深水田间耕作的“新型微型耕船”,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据悉,李翠长的“新型微型耕船”不但可以在深水田间耕作,而且非常适合从江县山区沟谷土稀水深的田块作业,利于深耕深耙。机子轻,易于拆、抬,犁耙不夹草,机子自动将杂草斩断并埋入泥下,机子转速快,好调头,即使小田块也不留死角,省时省工,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李翠长也因此被评为2015年“最美从江人”。

俞连根发明的油电混动摘菜“神器”

近日,上海浦东祝桥镇立新村村民俞连根发明的宝贝———一台手扶式小型油电混合绿叶菜收割机。据了解,这个机器能“摘菜”,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极大地解放了菜农的生产力。

“油电混动,是我们这台收割机的亮点之一。”俞连根说。2015年5月8日提交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9月2日授权便下来了。初次在浦东郊区的农田试验时,收割机十分“争气”,运作良好。大家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孙建兴发明的麻山药收获机

近日,河北省蠡县林堡乡孙庄村农民孙建兴真的发明出了麻山药收获机,并且要现场演示,蠡县乃至周边县市区的麻山药种植大户、农机销售商等纷纷赶来,争着要看一看老孙的新发明。

4F-2型麻山药收获机采用链轨式行走,液压转向,具有挖沟、土壤翻震系统和土壤输送带。机器作业时,挖沟系统首先在麻山药两侧挖出深沟,翻震系统同时在麻山药下方进行震动翻土,此时就将麻山药完整托出土面,工人只需跟着机器捡拾即可,收获迅速,极大降低了劳动力强度与生产成本。

该机械研发过程耗资130多万元,在研制过程中得到了河北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与河北农业大学相关专家的指导与支持,集挖沟收获、土壤回填、平整土地等功能于一体,属于麻山药收获类最新产品,科技含量高且荣获国家多项专利,深受用户关注。

 

宋家智发明的蔬菜秧苗移栽机

宋家智是龙口市开发区管道丁家村的普通农民,一直以来热爱钻研农业机械,今年,他自己研制了蔬菜秧苗移栽机,取代了繁重的人工蔬菜秧苗栽种。

据宋家智介绍,他发明的移栽机全部采用机械原理,在拖拉机牵引的作用力下,在行进的过程当中产生动力,来实现作物的从投苗到入地到合拢保墒。每天工作八小时就能达到30亩地,平均一亩地节省人工费用100块钱以上,作业效率提高了20多倍。

 

王兴超发明的新型滴灌带回收机

日前,王兴超发明的滴灌带回收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认证,当时就有内地一家企业打电话,想要花30万元买下王兴超的专利,可王兴超却想用专利服务团场的职工群众。

去年9月,王兴超足足忙活了25天,4次大改图纸,无数次在地里进行速度实验,终于成功研制出棉花地滴灌带回收机,该机机械不仅大大降低人工回收滴灌带的成本和劳动强度,而且收下来的滴灌带缠绕整齐,装运方便,一台机子一天就能完成150亩地的回收工作,这是四、五个劳动力一天的工作量。

从去年9月到今年9月,王兴超共制作20台滴灌带回收机,全部销售一空。

 

普青山发明的简易播种机

说起普青山,他只是小街街道石邑社区笔峰村组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小伙子,今年31岁,平时靠开收割机为主。虽然只有高中文化,但却酷爱学习和钻研机械,会修理很多东西,平时爱看中央电视台的《我爱发明》节目,同时他还乐于助人,农闲时就为乡亲修理农业机械,群众口碑不错。

近日,当地农民普青山用自己发明的简易播种机与人工比赛播种菜豌豆谁快谁好,现实版的《我爱发明》吸引了不少周边群众慕名观看。如果普青山发明的简易播种机实用,将会加快种植进度,减轻劳动力负担。为了检验播种机的实际使用效果,普青山请来了3个群众,和他发明的简易播种机进行一场比赛,看看在播种菜豌豆的生产过程中到底谁快谁好。

5分钟比赛结束后,普青山使用的简易播种机播种了12墒,3个群众分别播种了大约两墒、2.5墒和3墒。比赛结果证明:简易播种机的播种效率大概是人工播种效率的4倍以上,而且使用者非常轻松,一点也不累。

“他的机器虽然快,人也不累,但是没有人工的均匀。”参加比赛的群众仔细查看播种情况后表示,与人工播种相比,简易播种机的播种速度优势明显,省时省力。不过也有缺点,那就是在使用过程中种子容易卡住落不下来,或者下落过快导致播种不均匀。

 

杨玉茂发明的“弱碱增氧微分子发生器”

日前,在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宋四村村民宋永强的蔬菜大棚里,笔者看到了一个形似汽车排气管的设备,就安装在大棚的送水管道上。“这个机器,能把水变成弱碱水,并能增加水中氧气含量,有利于改良土壤环境,促进作物吸收,进而增加作物产量。”宋永强说。

该机器的发明人、寿光市齐圣果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杨玉茂介绍,这个设备已成功获批国家专利,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的专利证书上叫做“一种农业作物生长微粒子灌溉孵化器”,为了更形象,在推广过程中叫做“弱碱增氧微分子发生器”。

赵国强发明的“温室大棚太阳能取暖器”

今年46岁的谷杖子乡人赵国强,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经过6年的潜心研究,发明了一款高新技术产品“温室大棚太阳能取暖器”。

经过小型试验,自动控制温度的温室大棚太阳能取暖器,棚外温度在零下22度至零下26度的情况下,用太阳能取暖器供暖,棚内温度可提高6度至10度,试种黄瓜的温室棚每平方米增产15公斤,达到了增收的目的。其产品被辽宁省中小企业局评为“专精特新”产品,赵国强所在的企业荣获第四届中国创新大赛辽宁赛区优秀奖,并被市政府评为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12月24日,赵国强被国务院农民工作办公室授予2015年度“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

 

李志敏发明的背负式割草机

 只有初中文化李志敏,以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喜欢跟机械打交道,自己也爱琢磨。他凭着自己的好学和刻苦钻研精神,在没有高学历,没有精密仪器的情况下,发明了很多农用器械,背负式割草机只是其中一种。

据了解,这台设备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财力,还可以避免反复使用除草剂对作物和土质造成的危害。该设备广泛用于果园、菜园、茶园等作物。机器小巧,重量轻,普通家庭妇女也能轻松操作。每四十五分钟到一个小时消耗一升汽油,效率是人工的4~5倍。据李志敏介绍,当时之所以产生发明锄草松土一体机的念头,一方面是现在农民基本都是靠喷洒除草剂来达到除草的目的,不仅庄稼不安全,土质也会受到污染;另一方面则是李志敏去朋友家做客时,看到朋友家的几十亩大棚全靠人工除草,不仅吃力,工作效率还低。回来后,他就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跟研发团队分工合作,从冒出念头到产品问世,仅仅历时四个多月。现在,他研制的“锄草松土机”已接到了来自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大量订单。

陈世磊发明的喷灌机

今年39岁的陈世磊是山东平度市蓼兰镇农民,从小喜欢捯饬各种机械,今年发明了一款喷灌机。

这台喷灌机一下子成了村里的稀罕物,陈世磊兴高采烈地给乡亲们演示,一天就浇了50亩地。不少种植专业合作社听说后上门要求租用,这让陈世磊看到了商机。“国内生产喷灌机的企业有10多家,我的喷灌机想要卖出去,就要有更多创新的地方。”他说。陈世磊紧接着继续改进喷灌机,生产出的第二代喷灌机解决了第一代机器存在的水压损失高和浪费电力的问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今年6月份,陈世磊研制成功的第三代智能喷灌机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实现人机互动和远程控制,产品由桁架、滚筒、PE管、变速箱、智能回收控制系统组成,喷水桁架宽幅调节从2米到36米,高度最高可达到7米,适合小麦、玉米、蔬菜等多种农作物灌溉作业。“目前市场上喷灌机械不少,但能够实现智能化操作的还为数不多。这种喷灌机只要设置好速度,水管自动回卷,不用专人盯着,可以24小时连续工作,农忙时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平度市农机局副局长石现进评价道。

 

彭洪巽发明的国内首台新型抛秧机样机

7月19日,湖南双峰农机人彭洪巽经数年研制的国内首台新型抛秧机样机在荷叶镇一农塅进行了田间作业试验。

在作业试验现场,一台15行的新型抛秧机样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进行抛秧作业演示。随着新型抛秧机的推进,水田里留下了一排排整齐有序、直立成行的秧苗,其作业效果之好、效率之高,让在场观摩人员发出阵阵赞叹。该新型抛秧机核心技术成熟,取秧快捷、连续,不伤秧、不漏兜,一小时能抛秧十二亩左右,有效解决水稻“栽插难”问题。同时抛秧通过“带土移栽”的方式,减少秧苗的根部损伤,能使秧苗充分利用光合作用,提高成活率,具有返青快、生长期短、分蘖多的优点。

 

马锁才发明的荸荠采集样机

经过两年多来的实验和改进,由江苏省镇江市新农民马锁才研发的荸荠采集样机已经初步定型。据市农机部门专家介绍,这是国内成功研发的首台荸荠采集机。

荸荠采集机的出现,解决了困扰种植户的一大难题,还有助于推动荸荠生产的机械化进程。6月18日,马锁才就此申报了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

农民王建锋发明多款硒砂瓜种植机

从2006年开始,中卫市在砂石地里种植有机压砂瓜的农业技术开始大面积推广,王建锋抓住机遇研发出一批服务硒砂瓜种植的农机,在压砂瓜种植中大显身手,深受农民欢迎,也打开了市场。从根本上解决了宁夏无压砂瓜种植农机的历史,填补了宁夏的空白。他生产松土、种植、覆膜一体机,机械化的种植方式将以往每天5亩的种植速度提升至50亩,极大地节约了种植成本。可以说为宁夏成功推广百万亩压砂瓜种植起到了积极作用。

笔者有话说:以上列举的这么多农民自己发明的各种农机具,真正验证了“高手在民间”这句话。在农田耕作中,和农机具接触最多的就是农机手,他们最清楚哪种农机最好用,哪种农机是他们最需要的。但很多农机手都只是小学或初中文化水平,试想,如果各地农机部门能更多的开展针对农机手的系统文化培训,未来,农民发明的农机产品必将更加成熟,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发明的农机具获国家发明专利,且获得在市场上广泛推广与应用的机会。

(来源:中国农机网 农机1688网)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70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