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妙手施针扬国粹」市中医院针灸科建设国家级重点专科

 

今年1月,54岁的吴先生因“反复眩晕、整天昏沉一月余”到市中医院就诊。

“我眩晕反复发作,在我们当地县医院治疗10多天不见好转,转到市上一家医院治疗一周后病情好转出院。没想到两天后,眩晕再次发作,而且症状比之前还厉害。”结合患者的病情描述,市中医院针灸科详细检查后,确定吴先生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即内耳机械性疾患,约占眩晕症的20%左右,也是约半数耳源性眩晕症的原因。

明确病因后,针灸科结合该院独创的针灸“深刺翳风法”及相关手法对患者进行了治疗。通过近半年的随访,患者至今未再复发。

在现代医学面前“骄纵”反复的眩晕病,竟被一枚小小的银针轻易“降服”,这正是我国博大精深中医文化的神奇魅力所在。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独特医疗方法,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一块瑰宝。医者采用小小的一枚银针,针刺人体特定的穴位,就可以达到治疗疑难杂症、解除病痛的目的。

市中医院针灸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该科于20世纪50年代医院建院初期成立,2004年建成四川省重点专科,201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

“国重”专科建设工作启动后,该院在设施改善、设备配置、人员配备、人才培养、职称晋升、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科研立项、经费保障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大力推进重点专科的建设与发展。

6年来,该科中医特色优势充分发挥,中医诊疗技术广泛应用,医、学、研整体实力明显提升。诊治的中风疾病其病死率与致残率明显下降;风湿、骨关节炎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在本地区处于领先水平;独特的太极针法、针刀序贯三、针刀五点三维法治疗面瘫、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深受患者好评,科室医、学、研能力在川陕甘毗邻地区享有盛誉。

2017年12月,该院总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设计总床位数490张的康复大楼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竣工后,必将为进一步完善医院服务功能、改善就医条件、拓展服务空间、加快针灸科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在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与发展中,该院持续夯实基础设施,改善就医环境,引进先进技术及专科诊疗设备,扩展科室规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国粹医学的就医需求。

通过6年的建设,该科设立了包括省名中医诊疗室在内的5个门诊诊室,3个住院病区,3个中医综合治疗室,2个中医综合治疗区,开放病床达300张。

历经6年的发展,该科配备了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脑电图、肌电图、空气波治疗仪、骨质疏松治疗仪、银质针、中频治疗仪、药浴熏蒸治疗仪、三维电脑腰椎治疗仪、射频控温热凝仪、椎间孔镜手术系统、颈腰椎治疗多功能牵引床、蜡疗仪、四维多功能牵引床、豪华下肢功率车、训练阶梯、功能牵引网架、静脉输液泵等现代化设施设备,专科设备配置达到了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分设了康复训练大厅、推拿中频治疗室、针灸治疗室、蜡疗室、牵引骨质疏松治疗室、超短波微波治疗室,建成了广元地区规模大、功能全,以非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的现代康复技术与中医传统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区。

基础设施篇

设施设备日渐完善科室发展持续壮大

人才队伍是推动“国重”专科建设、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该院高度重视学科人才的梯队建设,把培养人才、建设学术梯队、提高专科水平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制定了详实的人才培养计划,一方面加大从中医药院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另一方面加强院内人才能力提升。学科带头人每年开展4次以上的学术讲座,科室每年选派青年骨干外出进修、培训,定期申报、举办国家、省、市继教项目,邀请国内针灸领域知名专家、教授开展专题授课和学术交流。

医院多次选派骨干前往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南昌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川大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进修学习。仅2016年,科室就派出3批次共15人分别到广州中医大学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附一院进修学习,引进多项先进技术、多种先进专科诊疗设备,促进了专业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

为全力打造我市首个国家级重点专科“针灸科”,进一步提升医院在川北地区的社会影响力,该院深入实施市委市政府柔性引才战略,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招才思路,打破地域、编制等界限,与国内知名中医药院校等高校高层次人才签订《人才柔性引进合作协议》,引进成都、广州、南京等地高层次人才,围绕“人才培养、教学查房、科研指导、重点专科建设”等方面展开密切交流合作。 柔性高层次人才的实施和引进,破解了“引才难”问题,为医院“引人”“引智”向多专业、多领域、多方面拓展探索了可供复制的高层次人才引进经验,加快了针灸科乃至医院建设川北区域中医医疗中心的发展。

通过6年的“外引内培”综合发展,针灸科医护人员达到70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13名,硕士研究生6名。1人获得四川省名中医、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任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1人入选四川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培训项目。承担起长期带教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高等院校临床实习生、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进修生的重任,培训的专科进修人员来自成都、绵阳、南充、巴中、汉中等毗邻省市。

至今年5月,该科已围绕专科主病和优势病种,定期开展了“眩晕中西医诊疗特色新技术培训班”“中风病证候研究新进展研讨班”等国家、省、市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11项。开展了脑出血中医验证方案等中医适宜的培训与推广10项,开展了“敷药灸疗法治疗慢性下腰痛的安全性有效性随机对照试验”“太极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中风病证候分布及动态变化研究”“杵针疗法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研究”“缺血中风综合防治方案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中药灯盏生脉胶囊干预缺血中风二级预防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塞有效性安全性的随机、对照、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中风急性期并发脑积水中医药病症结合综合方案的临床观察研究”等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的课题研究12项(结题8项),发表学术论文34篇。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有效性安全性的随机、对照、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射频热凝联合盘外臭氧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分别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

人才建设篇

人才梯队初具规模医教研学实现协调发展

随着人才梯队的加快建设,针灸科专科建设迅猛发展。

该科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为平台,在中医针灸主任医师、省中管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张雄的领衔下,分设了以张雄为组长的疼痛疾病组,以何刚为组长的脑病组,以宋维健为组长的神经康复组,以罗敏为组长的风湿病组,以李兵为组长的骨伤康复组,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追踪掌握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不断从人才、技术、设备、管理等各方面推进建设,加强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提高专科建设影响力,增强医疗服务领域的竞争力。

中医医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该科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针、药并用诊治中风疾病的病死率、致残率显著下降;风湿、骨关节炎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在本地区处于领先水平;针刀及传统康复治疗手段与射频、臭氧治疗等现代医疗技术相结合治疗脊柱病变、各种痛症以及在针灸、骨伤康复等方面收获明显疗效。

疼痛、风湿疾病专业组以针刀、银质针、射频、臭氧、椎间孔镜等微创技术以及针灸、熏蒸等传统中医技术相结合,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等患者带来了福音。开展的臭氧、射频、椎间孔镜、介入等微创技术,为“颈肩腰腿痛”患者提供了个体化治疗。尤其是中西结合治疗风湿病,“臭氧疗法”“免疫三氧血自体回输疗法”等六大技术成为该专业组的特色亮点。

脑病专业组运用中西医两法,熟练诊治中风、头痛眩晕、失眠、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震颤麻痹、面神经炎、颈椎病、各种神经肌肉痛症等常见疾病,并成功救治了各种中风病(脑出血、脑梗死)、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神经系统中毒等急危重症患者,并以其在中风病(脑出血、脑梗死)临床诊疗及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医院被确定为全省3个中医中风病防治协作中心之一。

神经、骨病康复专业组以太极针法为主,辩证使用中药内服外敷,采用独特穴位灸疗,在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痛的同时,避免了手术创伤。对脑梗塞早期患者,采取溶栓治疗同步跟进针灸、理疗、康复训练、牵引技术以及传统拳操等中医药综合救治,缩短了治疗疗程,降低了患者致残率,促进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在传承与发展中,针灸科还广泛应用肌电图诱发电位的检测、动态脑电图、冲击波治疗、射频热凝/调控/毁损术、臭氧消融/注射术、骨减压术、冲击波疗法、空气压力波疗法射频在腰交感神经调解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腰交感神经毁损术等现代医疗技术的疗效。

——科室中医特色优势突出,建立了中西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开设有专门的中风康复训练室,综合治疗中风病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对于“中风病”辨证使用“大接经法”“醒脑开窍针法”“原络配穴法”“颞三针”等头针方法,并在早期使用“中风醒脑汤”内服,后期痉挛性偏瘫多采用“十二透刺法”,加用刺络拔罐、艾灸及通调任督法等针灸综合治疗手段配合使用,提高了疗效,降低了后遗症的发生率。

——通过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拔罐、推拿、小针刀等综合运用,配合臭氧、射频单独或联合应用,辅以三维牵引等治疗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取得明显疗效。特别是针刀闭合松解辅以牵引、经穴刺络、拔罐及药罐,使用通关接气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疼痛,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疗程,并有4项技术分获市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

——该科研制的通络腰腿痛胶囊、牵正胶囊、通络再造胶囊、益气通络活血胶囊、化瘀潜阳胶囊、蛇芪通络复原胶囊、蛇羚通络复原胶囊等院内中药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专科制剂使用率达到专科病种数的96.4%。同时,该科还广泛应用多种针刺方法、推拿、拔罐、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灸法、针刀等43项中医诊疗技术,独特的太极针法、针刀序贯三、针刀五点三维法治疗面瘫、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受到患者好评。

该科的建设发展,不仅带动了医院整体实力的提升,在解决患者疑难重症就医和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还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较强的区域辐射,吸引了川陕甘毗邻地区广大患者前来就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该院将持续发挥国家重点临床专科的示范引领、人才培养和技术辐射作用,深化品牌建设,加强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专家,提升中医药领域竞争力,为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70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