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席编织工艺几近失传,最后的“编席人”:年轻人没人愿意学
段满家,山西乡宁县麦田村人。虽然腿部有严重残疾,却自己坚强的信念和劳动坚守着当地几近失传的草席编织工艺。段满家两岁时母亲去世,兄弟姐妹5人全靠父亲一人来照顾。6岁时,段满家因病造成下肢残疾,未能成家,至今仍与哥嫂一块生活。虽然身体有残疾,但他心地善良,勤劳能干,同时灵手巧,精通珠算和记账,各种农活家务十分娴熟,尤其是他的编席技术远近闻名。|主编:刘昱|责编:张春颖 苏航|山西新闻特约摄影师:齐文辉
将芦苇扛回院中。
使用不同的苇穿子,将一整根芦苇劈开为俩到五片,这叫揭苇。
碾苇,即把苇篾铺在硬而平整的地上,用碌碡来回的压,其间要翻两次,直到把苇篾压的平平整整。
对平常人来说都很沉的碌碡,他却能运用自如。
只有这样柔软顺畅的苇篾才能编织出柔韧不断的好席子。
不同的花纹要采用不同的编织法:有挑一压一法、挑二压二法、隔二挑一压一法、挑二压三再抬四法等等。
冬天院里的温度太低,不能正常干活,只能转入室内。
“您教我学习编席子吧?”摄影师问道,他笑了说:“年轻人没人愿意学习这个啊。”
一双朴实粗糙而有力的双手。
整理席边,在每一个环节他都是一丝不苟。
席子大面积编织好后,要四周洒水浸泡20分钟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在闲聊时,段师傅讲述他们家的“兄弟情深”。
洒水浸泡好后,就可以折边了, 这样苇篾不容易折断。
这样整齐漂亮的90度折边技术一般人很难做到。
四边齐,尺寸足,席花紧密,这是对苇席编织的基本要求。
这几件看似简单的工具,参与了无数次的编织席子的工作。
两天时间一张整齐漂亮的席子完工。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7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