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系列报道《小物件里的大变化》之一:“退休”的农具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本栏目推出系列报道《小物件里的大变化》,和您一起在一个个寻常的物件中,体悟发展的日新月异。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很多原始的农具已经走向机械化、自动化,让人们得以解放双手,提高效率。在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曾担任新中国第一个畜牧业合作社拖拉机驾驶员的那达木德老人,就见证了这段农耕器具的发展演变。

在乌兰敖都合作社纪念馆里,陈列着昔日原始的农耕器具,在尚未使用机械化生产设备劳作时,诸如犁杖、锄头、爬犁等,便是农民的常用工具。

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牧民 那达木德:就是这个农田锄草 有垄 在垄中间锄苗草 就清除掉 锄草的这是 现在这个都是机械化多了 不用这个 用什么呢 用药 灭草

每当回想起昔日的生活,80岁的那达木德老人总是感慨万千。上世纪七十年代初,30岁的那达木德成为乌兰敖都合作社的第一个拖拉机驾驶员。

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牧民 那达木德:那时候年轻 也是才开上拖拉机 心里也高兴乐呵 在牧区开个拖拉机不容易 咱们这地方那时候也没有 拖拉机,以前都是牛马耕地 都是人工 来了拖拉机以后扣地扣得也深 地整得也好 产量上也有保障

传统的农耕器具粗重笨拙,并且需要牲畜配合,往往耗费人工且生产效率极低,在烈日骄阳下的辛苦劳作,给那达木德老人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牧民 那达木德:1970年以前都是本地犁杖种的 牛马套着,牛马前面牵着犁杖开沟 后面留种子 人工都是 过去那一天一个人一个犁杖也就种一亩来地 这个一天种好几十亩地呢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化设备得以全面推广,从七十年代开始,老人驾驶着这台拖拉机,在阿什罕苏木的沃土上耕作了30余载。如今,老人家中的院子里停满了多台现代化设备,让生产更省力。

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牧民 那达木德:这是播种的 今年新买的 新式的播种机 过去是没有这样的 这是滴灌带 上面那个就是 那边是种子箱子 这边是化肥箱子 春天播种时候(用) 就是春天一季

放眼未来,那达木德老人充满了期盼,他计划与大儿子再购买几台农作物加工设备,形成小型的生产加工产业链,方便粮食销售,更多的增加家庭收入。

翁牛特旗阿什罕苏木牧民 那达木德:现在干活不费力气 都是机械化 所以说老百姓都不费力 种地也好 干嘛也好 现在老百姓(生活)挺美的 各个方面都挺好的

全媒体记者:杨仪佥 于献策

新媒体编辑:毕永宝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72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