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原创」小议“月琴” 历史悠久 少数民族喜爱 戏曲舞台少不了她

 

京剧舞台上,为演员唱腔伴奏,除了常见的京胡、三弦、京二胡、阮之外,还有一样重要的乐器,就是月琴。她是京剧舞台文场“三大件”之一。

月琴的名称来源于她的形状,器身正圆,像一轮满月,所以得名。她脱胎于另一个民族乐器:阮。据说阮是由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发明的,所以称为阮,这应该是古人常常喜欢的附会托古,当然阮咸肯定是一位善于演奏类似琵琶之类的弹拨乐器的音乐家。阮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晋代时阮在民间流行开来。从唐代起月琴由阮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乐器,并获得月琴称谓。北宋陈暘的《乐书》是我国第一部大型音乐百科全书,其规模宏大、卷目浩繁,全书200卷,分上下两篇,其下篇称为《乐图论》,详细介绍了我国古代诸多乐器,有文献依据有尺寸规格,且图文并茂,其中就收录了月琴,乐书记载:“月琴,形圆项长,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转轸应律。”可以看出当时的月琴的形制已经定性,和现代月琴基本一致,到了清代,琴杆缩短为琴颈,月琴才最终演变成现代的式样。

月琴分布十分广泛,尤其受彝、苗、哈尼、白、布依、侗等民族的喜爱。在彝族地区,月琴是民间歌舞的主要伴奏乐器;苗族常用月琴与芦笙等乐器一起合奏;在白族人民聚居区,月琴地位仅次于龙头三弦。在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里,它更是不可缺少的用于传情达意的乐器。汉族地区的月琴多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戏曲、歌舞、说唱音乐伴奏。它是京剧、楚剧、豫剧、桂剧和台湾歌仔戏等戏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正因为月琴分布地域广,所以尽管形制基本相同,但外观千差万别。

按地域划分,我们常将月琴称为彝族月琴、苗族月琴等;按用途划分,我们习惯上将月琴分为民乐月琴、京剧月琴等。

自1958年起,民乐月琴经过了多次改良。先将月琴改为三弦二十四品,采用十平均律。这种改变使月琴音域得以扩大,可自由转调;在演奏技巧上吸收了其它弹拨乐器的优点。后来,又进一步将琴弦由三根增加到四根,音域更宽,表现力更强。

月琴在清代中前期甚至更早的时间就被引入秦腔。乾隆年间成书的《燕兰小谱》记载::“西秦腔…其器…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几十年后,作为京剧重要源头的汉调已由月琴与京胡、三弦一起伴奏,其伴奏效果如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清道光三十年成书)所描述:“月琴、弦子与胡琴,三样和成绝妙音”。在吸收徽剧、汉剧、昆曲和梆子等剧种的基础上,京剧逐渐形成以西皮、二黄为主的声腔音乐体系,作为京剧主要伴奏乐器的京胡、月琴与三弦被人们称作是京剧文场中的“三大件”。后来京剧大师梅兰芳将京二胡引入京剧伴奏乐队,很多人称京胡、京二胡、月琴和三弦为京剧文场中的“四大件”。长期为京剧伴奏,使月琴具有了独特的演奏方法,其配置的琴弦和品数与其它用途的月琴也有所不同。京剧月琴已成为独立的乐器品种。

京剧现代戏出现以后,京剧月琴为适应京剧现代戏音乐编配的需要,增加了半音品,品数由原来的几个增加到十几个(一般为13—17个),音域加宽。在演奏技巧方面,京剧月琴吸收借鉴了其他弹拨乐器的部分表现手法,演奏技法更加丰富。半音品及三根弦的使用,主要是在现代戏和新编戏的部分唱腔和音乐之中,而在大部分的京剧唱腔伴奏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演奏方法,基本只使用一根弦弹奏。


欢迎点击下方 “ 篆刻艺术【古典·挂轴】” 查看精美手工传统文化礼品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7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