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历史 | 明朝的海上走私,到底有多猖獗?

 

上一篇文章,我们分析了明朝的财政政策有多么失败,今天,我们来说一下明朝的海上走私,到底有多猖獗?

明朝海禁始于谁呢?没错,还是明太祖朱元璋。这个草莽出身的英雄,对经济的力量是一无所知,对人性的贪婪只有片面的认识。所以,朱元璋对官员苛刻,对百姓极好,算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一手创建的大明江山,可以说亡国的根子就埋在他手上。


朱元璋


朱元璋可以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妄想用一个亘古不变的制度,把整个大明框入其中,然后传承万世。所以,他规定了工匠的后代只能是工匠,军户的后代也只能是军户……只有自耕农的后代,能科举考试。但他还制定了给举人免税的制度,也就是说,等于把最有钱的一部分人给免税了。

明初年还好,举人以上免税的额度不大, 到了明朝中后期,已经是全然免税了。

在明朝初期就有这么一项规定,那就是家中有秀才的户籍不用服徭役,而且家庭困难的可以申请免税。最初这项政策是为了鼓励人们去读书,毕竟明朝建立之初汉文化经过元朝的荼毒,真正的读书人并不多。不过之后这项政策就有那么一点变味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秀才有点太多了,没有秀才的人家负担就越来越重。


明朝藩王的代表,福王朱常洵,被赐良田四万顷,王府的钱财李自成几千辆车运了几天才运完


再加上朱元璋这人很爱护子孙,觉得不能让子孙像刘备一样,去卖草鞋。所以,他封藩王,赐良田。但是他没想到,明中叶以后,皇亲国戚、文武勋臣大量兼并土地,而这些人往往享有赋役的优免,钦赐的土地又免税;没有优免的缙绅地主又把自己的土地伪托于权势之家,以至于到张居正时代,国家控制的纳粮当差的土地急剧减少,和明朝开国时期相比,“额田已减强半”。

其实在闯王李自成前面,明朝已经有不少农民起义了,为啥?被逼得活不下去了。这也是对朱元璋的嘲讽,他爱民如子,认为他设计的明朝制度能运转千万年。没想到,就这么百年过去,已经有农民造反了。流民,成为明朝的心腹之患。他们没有成为资本主义萌芽下的自由民(雇工),而是成为起义军源源不断的兵源。土地兼并严重的湖广、福建、江西,税赋较重的浙江、四川、山东都先后发生了小规模的起义。


嘉靖皇帝朱厚熜


明中叶的一系列的农民起义,使得明朝政府在嘉靖初年不得不在政治上作一些适当的改革,实行了减轻租银、整顿赋役以及抑制宦官、裁撤锦衣卫校尉等等措施。

嘉靖皇帝是一个极其聪明的皇帝,但越是聪明的人,越容易被蒙蔽。因为他根本看不到明朝的实情,只能任由内阁首辅诓骗。再加上嘉靖皇帝迷信道术,吃丹药,硬生生把自己作死,当时《西游记》就是影射这一问题。以至于民间有谚言:嘉靖者,家家皆净!

嘉靖年间,加派、提编、箕敛、派括、算税契、折民壮等等加派的税赋名目,再加上豪绅地主有特权免赋免役,贫苦农民的生活更加痛苦。流民更多,起义更繁。明朝到此时,已是风中柳絮,飘摇不定。


张居正


在明朝面临即将危亡的时刻,历史给朱家王朝一个机遇,把一个叫张居正的人推上了政治舞台。要不是张居正试点推行“一条鞭法”,清丈土地,恐怕明朝在万历年间就该亡了。



而就在明中叶时期,百姓生活水深火热的时候,却有这么一股团伙,他们无视海禁,走私成风,攫取了大量财物。要知道,明朝的海禁,是从朱元璋开始的,一直到隆庆年间,才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也就是说,哪怕是明成祖朱棣遣郑和下西洋,也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而后随着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严格。

这些国中的走私团伙,其实就是士绅家族,甚至还和海盗勾结。闽浙一带很多渔民都被禁海令逼成了走私犯和海盗,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和他父亲郑芝龙就是威震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海盗头目和海商集团领袖,当然,还有一部分商人从事的是另一种走私,他们走私的是货币,即中国的铜钱,把中国的铜钱和铜料运出国,然后再买回国外的货物甚至是白银在国内销售,按照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炒外汇。



那么,这些士绅海上走私,获利多少呢?这么说吧,海上走私的利润,是土地产出的数百倍!也就是说,这些士绅家族的财富加起来,比国库还多,真正的富可敌国。

这些士绅,就是所谓的“东林党”,也就是江南士大夫集团。他们公然阻挠开海,因为他们是走私活动最大的获益者,他们从海商集团的疯狂走私中获取了丰厚的回报,他们充当了海商走私集团甚至倭寇的保护伞。正是由于士大夫的破坏和阻挠,海禁政策一直延续到明朝末期。到了明末,士族变本加厉,他们不仅勾结倭寇,还勾结八大晋商,公然向大明最大的敌人后金走私粮食、铁器等违禁物资。可以说,明朝的灭亡,就是这些没有廉耻的江南士大夫一手促成的。

那么,明朝为什么一直海禁呢?难道他们就没看到,南宋就是靠着海上贸易,半壁江山都比明朝的税赋多吗?


朱棣


事实上,朱元璋看到了,朱棣也看到了。所以,明朝的海贸,前期一直掌握在朝廷手中,也就是所谓的朝贡贸易,获利不菲。朱棣,也是靠着郑和下西洋的所获,才有钱迁都,北征蒙古的。


郑和下西洋


但是,也正是因为海上获利过巨,让明朝的皇帝内心不安。因为朱元璋定调了,明朝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也就是说,小农经济才是明朝皇帝的心头好,因为好管理。而海贸,本身就是不稳定的因素。再加上稳固的小农经济下,哪怕出现了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也是自给自足的。

说白了,就是明朝缺乏对外贸易和扩张的动机。明朝既不需要海外的商品,也不需要海外的市场,明朝统治者反倒是更害怕海外贸易造成人口和财富的流失。明朝朝廷不仅不鼓励民间海外贸易,反而进行大力压制,由此催生了走私猖獗的海商集团,并导致倭患日益严重,就这样明朝的海上贸易陷入了死循环,最终走进了死胡同,只能实施与世隔绝的海禁。



海禁,加上失败的财政政策,明朝能撑两百多年实在是奇迹。不过,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闭关锁国是万万不行的,我们要不惧怕竞争,要在国际竞争中强大自身。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屹立不倒。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