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深度分析!未来40年的确定性机会!2万亿储能蛋糕怎么分(名单)

 

  本周,有关新能源的两大重量级利好相机落地,一个是碳达峰碳中和总体部署,另一个是《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这两条消息规划了未来10年到40年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远景目标,意义十分巨大!其中明确强调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在这两份方案中,有三大看点是值得大家重点关注的,一是风电和光伏未来的总装机量占比;二是配套的储能产业发展计划;三是动力电池。本文,旌阳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新能源发展绕不开的行业,储能!由于很多投资者都是新股民,所以旌阳尽量用大家都能理解的方式来把这个行业讲明白!

  一,储能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储能?

  从定义上看,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的过程。听起来和电池的功能非常相似,实际上电池也确实是储能的主要技术之一。所以储能本身不是新兴的技术,不过从产业角度来说却是近几年才出现的,目前处在拐点爆发期!

  那A股市场中热炒的储能板块,和电池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国家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去推广和发展呢?

  其实大力发展储能和风电与光伏发电不稳定是密不可分的。以光伏发电为例,只有白天可以发电,午间发电量最大,晚上是没有功率输出的。但是用电侧不管是工业也好,商业也好,还是民用也好,用电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除此之外,用电也有波峰和波谷,这就会造成光伏发电的曲线和电力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出现。在这方面,风电的情况也是一样的。不像核电、火电,可以做到随用随发可以控制发电量。

  所以,国家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以光伏和风电作为突破口,就必须要有配套的储能来解决发电波动的问题。

  二,储能行业发展的瓶颈与政策扶持!

  从高层的能源板块战略意图上,要用光伏和风电,就离不开储能。不过从市场的角度上看,储能行业的发展还是有很多的制约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商业化的问题。说简单点,就是投资回收期特别长,而且储能发电成本很高,压制了相关企业的投资热情。

  还是以光伏电站为例,现在的大型光伏电站审批,除了考虑电力消纳问题,还需要配置一些光伏储能设施,否则很难获批。从投资回报上看,单单光伏电站收回成本一般要6到8年,加上储能成本的话,投资回收期会进一步拉长。上文说到,储能的原理是把发电高峰期多出来的电量储存起来,在发电低谷或用电高峰时释放出来达到平滑发电波动的目的。所以储能的两次能源转换效率决定了储能的发电成本,目前来看,电储能的度电成本仍然较高,约为0.6元/千瓦时-0.9元/千瓦时,距离规模应用的目标成本0.3元/千瓦时至0.4元/千瓦时还有相当的差距。这是制约储能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不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最近几年高层的相关政策措施可谓密集出炉。今年4月,发改委、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9月时,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此外,今年8月,能源局公开征求《并网主体并网运行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电力系统辅助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俗称新版“两个细则”,正式将新型储能作为市场主体,纳入到国家并网运行管理及辅助服务管理中。再加上上文提到“碳达峰碳中和总体部署”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可以发现过去半年来储能行业的政策面利好非常的密集!

  三,储能行业的市场空间!

  在政策面利好密集推动下,储能行业作为新能源转型的主要驱动力,未来也将迎来指数级增长!即新能源发电占比越高,储能的配置比例也会越高。按照机构投资者预测,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光伏、风电装机持续增长,分别达到450、140GW,复合增速分别达到30%、18%。目前新增新能源项目的储能渗透率在10%左右,在2025年达到45%的背景下,储能在2025年的装机功率、容量有望分别达到70GW、210GWh,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储能行业有望实现70%以上的复合增长,2025年储能出货量冲击300GWh。这个复合增速可以说是非常高的!

  如果把时间拉长,到碳达峰碳中和总体部署规划的2050年,未来40年全球一天的电力需求在166TWh,其中70%由光伏和风电提供,储能的配置比例在30%左右,那么储能对应的市场空间将达到2万亿规模,相当于30%-40%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

  四,储能的应用场景和技术路径!

  在了解了储能行业发展的大背景后,我们再来聊一下储能行业涉及到的一些分支领域。

  先来说下储能的应用场景,目前储能的应用可以分为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在电源侧主要用于大规模风光并网,可解决光伏、风电因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的弃风弃光等并网消纳问题,起到缓和波动和平滑功率输出的作用;电网侧储能以电力辅助服务为主,提高电网系统稳定性,主要参与调峰调频环节,调峰是指在用电高峰期为电网提供额外电量或响应新能源消纳降低输出功率,而调频则是对于波动的电压和功率进行精准调节;用户侧储能的主要功能为削峰填谷,利用储能系统在用电低谷时段充电,在高峰时段放电的方式,以达到利用峰谷电价差获得收益或减少度电成本的目的。

  目前电储能的商业化应用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电源侧,储能可有效解决光伏、风电电站的消纳问题,降低弃光和弃风率。统计显示,随着储能在新能源发电侧的渗透率的提升,中国光伏的弃光率和风电的弃风率分别由2016年的10%和17%下降至2020年的2%和3.5%。

  再来说一下储能行业的技术路径,我们时常听到的有抽水蓄能、锂电池等,这些都是储能技术,但并不全面。总体来说,储能可以分成热储能、电储能、氢储能三大类。热储能即储能系统储存的能量以热能的方式输出,电储能自然就是以电力的形式输出。这三大模式中,应用最广的自然是电储能了。在电储能技术模式下,有可以划分成:电化学储能和机械储能。然后还可以继续划分,电化学储能分成: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铅蓄电池。机械储能可以分成: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

  如下图所示:

  五,各技术路径的优劣势!

  不难发现,储能的技术路径非常的多,不同技术路径的优劣势是不同的,而且成长空间也不一样。目前来看,商业化应用最广的储能技术为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是最为成熟、成本最低、使用规模最大的储能技术,主要应用于大电网的输配电环节,占据了储能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目前存量达到170GW左右。但是劣势也比较明显,受制于地理位置。在《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抽水蓄能确定性迎来快速发展,2030年底装机达到1.2亿千万,截止2020年底装机0.3亿千万,利好抽水蓄能的建设商以及设备供应商。

  电化学储能存量8.2GW,为第二大体量的技术路线,不难发现,存量规模远小于抽水蓄能,但是增量上却占据较大优势。过去一两年,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占比达到接近80%,发展趋势似乎更猛。在电化学储能中,锂电池占据明显优势,一方面是锂电池性能最好;,另一方面在动力电池快速产业化带动下,锂电池的循环寿命提升。当然,锂电池也有比较明显的短板,就是成本。目前锂电池主要应用在三大领域中,即消费电子、动力电池和储能,锂电池之所以受到市场关注,也多半是因为动力电池。今年来,锂资源价格在不断攀升,自然会造成锂电池成本大幅增加。正如上文提到的商业化问题,前期投资额过高是制约储能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锂电池的高成本也会影响到储能的普及应用。

  除此之外,比较受市场关注的还有空气压缩储能和氢储能。

  压缩气体储能是利用用电低谷将气体压缩到盐穴或压力容器中,等到用电高峰时再释放出来发电,从而提升电网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技术。它包括压缩空气储能、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和其他压缩气体储能。除了盐穴压缩空气储能有选址要求外,一般的压缩空气储能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没有选址要求。除此之外,压缩空气储能也比较安全,空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是易爆气体。而且储能系统的寿命长达30年以上,在全生命周期内,循环效率不衰减。成本方面,压缩气体储能系统所需要的全部都是常规材料,储能要用的空气更是随处可见,二氧化碳也是工业领域常用工质,本身易于获取。不像电化学储能会用到锂、钴这样的稀有金属。制约压缩气体储能的因素来自于技术层面,从理论上看,压缩气体储能最高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但由于不可避免的损耗,估计最后可以达到70%的水平。目前多数项目达不到这种效率的转换率,就造成了很大的能源衰减。

  另一个是氢储能,相比电储能,氢储能更加高效。氢能能量密度高,运行维护成本低,可同时适用于极短或极长时间供电的能量储备,是少有的能够储存上百千瓦时以上的储能形式。清洁环保是氢储能的特性之一,通过发展“新能源+氢储能”可以利用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弃风、弃电”进行电解水制氢,再用氢气发电。除了发电外,氢能还可以转换成为热能和化学能等多种能量形式。根据机构分析,氢储能产业比电储能产业更具有想象空间,也是资本市场上的热门话题,特别是氢储能技术可以在多个储能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使得它具有更丰富的商业化路径和应用场景。

  六,储能产业链上市公司!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储能板块涉及到的技术路径很多,下面的分支很广,因此相关上市公司数量规模庞大。从交易软件统计的结果上看,目前储能板块已经涵盖了131家上市公司,不仅涉及天合光能和新风光等光伏和发电设备公司,更涉及以宁德时代、特锐德为代表的锂电产业链公司以及科大国创和格力电器这类软件技术和终端应用公司。由于相关公司数量众多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大家在遴选标的应主要考量两方面因素:一个是营收构成,观察公司能否在储能领域获得更多订单,另一个是研发投入,决定了公司能不能跟上行业的发展节奏。

  储能产业链A股公司主要公司

  1、储能系统集成商: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固德威、欣旺达、科华技术、中天科技、许继电科、南都电源、派能科技、杉杉股份、上海电气、远景能源、沃太能源、协鑫集成、中恒电气、四方股份、科陆电子、智光电气等;

  2、国内锂电: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派能科技、杉杉股份、江苏国泰、海亮集团、鹏辉能源、德方纳米、百川股份、珈伟新能、翔丰华、科陆电子、亿纬锂能等;

  3、锂电回收:格林美、赣锋锂业、华友钴业、雄韬股份、厦门钨业、猛狮科技等;

  4、储能变流器:阳光电源、许继电气、中天科技、上海电气、四方股份、国电南瑞、禾望电气、中恒电气、上能电气、新风光、华自科技、英威腾、科士达、明阳智能、动力源、易事特等;

  5、储能系统:比亚迪、宁德时代、阳光电源、固德威、锦浪科技、天合光能、派能科技、南都电源、欣旺达、科士达、亿纬锂能、中天科技、华自科技、德业股份、金冠股份、易事特、等;

  6、配套设备:九洲集团、英威腾、科华数据、正泰电器、林洋能源、英维克、山东威达、科泰电源、新朋股份等。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8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