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印记:墙篱笆
沿着墙篱笆一路走过,
你会产生时光倒错的奇妙感觉。
小时候居住的弄堂里,有一些人家用整根细长的竹子,或长长的毛竹片,编扎成篱笆,或做自家院子的围墙,或者作为房屋外墙的“外套”,既结实,又气派,很土豪。
上海人把这种竹编的围墙或外套,叫做“墙篱笆”。
“墙篱笆”(这里的“墙”读作qiāng,音同羌)在吴方言中,是指用竹子、竹片做的篱笆(围墙),北方叫做“竹篱笆”。从前,在上海,一般老洋房,别墅等围墙用“墙篱笆”的不少。自民国以来,“墙篱笆”就是上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宋家花园外的墙篱笆
(陕西北路369号)
上海的中心城区,已经很少能见到上图宋家老宅外的这种“墙篱笆”了,据说这种竹篱笆是最结实的一种,也是最难扎的一种。这里的大门也是经常紧闭的,只能偶尔有幸在开门的瞬间,窥得这栋建筑的真貌。这里是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典礼场所之一。这里住着曾经影响整个中国命运的人,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恍若。
在儿时的记忆中,弄堂里凡有“墙篱笆”的人家,大多是小康、殷实之家。
那些人家的孩子,温文尔雅——他们的家长一般是不允许自家的孩子同一帮家长整日在外劳累、奔波的“小赤佬”一道玩什么官兵捉强盗、老鹰抓小鸡、打弹子、钉橄榄核、刮香烟牌子之类的游戏的……
慢慢地,我们长大了,走出了弄堂,发现,“墙篱笆”不只是弄堂里有,市中心许多公馆、花园洋房都有“墙篱笆”。长长的,高高的,比弄堂里面小户人家的更加坚实,更加气派……
黄兴公馆外的墙篱笆
(武康路40弄1号)
在武康路上的黄兴公馆,可以看到黄色洋房群被高高的竹藤围墙隔离开来,只留下一间狭小的铁皮门。可墙内的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洋房建筑的气派显然也是“关不住”的。我很喜欢这种风格的墙头,不像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将人远隔与外,竹篱笆,透着些许亲近与自然。
古人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江南多雨,有利竹子生长,上海周边盛产竹子,先民们自古就在生产,农作,经营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竹子。以江浙人为主而构成的上海人,对竹有着深深的依恋和好感。
华山路上的丁香花园仍采用雅致而庄重的“墙篱笆”
当年辞官归田后的陶渊明,在闲适与宁静中偶然抬起头见到南山,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绝句。闲逸高雅,脍炙人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展示了一幅让人予以无限美好想像的村野桃花源图,让人品味出无限韵味。回归自然的情感涌动于心里。试想,若当年陶渊明采菊时见到的是一排水泥砌就的小围栏,那是绝不会有这样好心情的,也绝对吟不出这意境深远的诗句。
随着城市的变迁,老式里弄不断被拆迁,“墙篱笆”成了上海这座城市里一道罕见的独特风景线了,成了老上海留下的印记。
静安公园内的八景园边门采用竹门竹篱
如今,我们匆匆穿行奔走在这座城市里,高楼大厦取代了棚户简屋,现代化住宅小区取代了昔日曲里拐弯的老式弄堂陋巷。昔日常见的“墙篱笆”日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各类考究的水泥墙、铁艺墙、石头墙等等。美是美了,但多了些冰冷,少了些亲切。如今偶尔见到有“墙篱笆”的地方,心头总会涌起一股暖意,仿佛有种回到儿时的暖意……
思南路上周恩来纪念馆的法式篱笆围墙
不可否认,墙篱笆的消失,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实属正常,时代总是要发展的。但每当想起这座城市里逐渐消失了的老式里弄,棚户简屋,石库门,老虎灶,弹硌路……不免总有些怅然若失。人总是这样,一些东西拥有时并不感到什么,一旦失去了,才感到珍贵和失落。
我真怀念篱笆墙。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高原雪峰文史摄影网易博客
部分图片来源:邵国良1953新浪博客
←
←长按二维码订阅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还可下载看看新闻APP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80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