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天宝千金难求的沉香木雕
沉香,似木非木,是混合着树脂、树胶、挥发油、木质等多种成分的凝聚物,放入水中,会自然下沉。
沉香形成有一个过程,健康的香树在遭受强风吹折、电闪雷劈、人为斧砍、虫兽啃咬等各种伤害后,伤口会分泌大量树脂弥补受伤部位,当这种香树干枯后,随着地质变化深埋于地下,经历时间沉淀,其中凝固的香脂就会逐渐凝聚,形成沉香。
因沉香形成条件苛刻,历时漫长,因此数量稀少,弥足珍贵,有“一刻千金”之说。
沉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古语“沉檀龙麝”中的“沉”即指沉香。
沉香因其香品高雅,获取困难,自古被列为“众香之首”,受到历代贵族及文人雅士的喜爱。
秦汉时期,沉香文化已初具规模,沉香成为贵族阶级修身养神、驱邪除秽的专属品。随着佛教东传,沉香逐渐成为礼佛上品。
隋唐时期,国力强盛,佛道发展,沉香使用愈加频繁,甚至形成了系统化的沉香使用规则。
到了宋代,沉香使用从上层开始向民间发展,兴起新的沉香使用方法“隔火熏香”——通过隔片炙烤香品,这种方法减少了烟气的产生,使香味释放更加缓慢绵长,极大提升氛围感,深受宋代文人雅客青睐。
元明时期,沉香的使用更加世俗化,方便精巧的宣德炉在明代得到广泛运用。
清代,是沉香发展的繁盛时期,无论是沉香的开采技术还是制香工艺、使用规模都达到空前的水平。
沉香质地坚硬、油脂饱满是上等的艺术雕刻材料,明清时便流行将其制成各类文房器物和木雕作品。
沉香一则因为是木质和油脂的凝聚物,质地不均,油脂部分绷脆,施刀难控,二则因为存量少、体积小,形状怪,难再生,所以雕刻难度要高于普通木雕。
匠师需要用精细的构思与细致的工艺手法对沉香进行“减法”式雕刻,保护性呈现,在实现木料性状与作品意蕴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沉香的损失。
因此,除了圆雕、浮雕、镂空雕等常用雕刻技艺外,顺丝(不使用任何现代工具,致力于顺随沉香自然纹理而进行雕凿的技法)和留皮(一种致力于呈现材质原生之美的方法)也是沉香木雕中频繁使用到的技艺。
“知音”摆件
沉香 《知音》 张志华 作
这件福建博物院藏张志华雕沉香“知音”摆件,通长24厘米,通宽7.5厘米,通高25厘米。
摆件中部雕刻着一棵苍郁的古松,松下一名老者正凝心聚气抚琴,另有两名老者,一人静立于旁,一人席坐于地,均为琴音所感,神态专注。背后是巍峨的高山,座下是湍急的流水。
构图充分利用沉香的面积空间,物像平铺陈列,清晰展现。远观可感山高水急之气势,近看可见雕工之精细,人物之生动。
沉香 《知音》局部 张志华 作
题材化用了中国著名文化典故“高山流水遇知音”。传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
“节节高升”摆件
沉香 《节节高升》 郑映新 作
这件福建博物院藏郑映新雕沉香“节节高升”摆件,通长11厘米,通宽9厘米,通高24厘米。
匠师充分运用顺丝和留皮技艺,根据沉香原始形状,将其雕刻成竹笋,以沉香外部的原始肌理来表现笋箨(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底座刻有一朵灵芝,为竹笋增添了不凡之气,整件作品浑然天成,栩栩如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沉香的自然意蕴,突显了匠师的巧思。
竹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重要的题材与意象。常言:竹笋,地下三年,一朝破土,一朝长一尺,一天长一丈。作品寓意节节高升,势不可挡。
注:本文作者吴志跃系福建博物院院长,陈萍萍系福建博物院助理馆员)
《文化生活报》版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文化生活报社出品
国内统一刊号 | CN35-0042
新媒体责编 | 汪明权
新媒体主编 | 邹璐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82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