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翻译神器”问世了,就真的不用学英语了吗?

 

啊?宝宝这么辛苦过的四级难道都白学了?

最近一款科大讯飞打造的翻译神器开始在朋友圈越传越广,各种”神器“的翻译视频层出不穷,不得不说,这款设备在翻译准确度和达意程度上绝对让人震撼。不信来看看下面这些视频,我敢说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款翻译软件或设备能做到如此程度——科大讯飞做为中国本土企业,在这个领域的确走在了世界最领先的位置。

我们来看一下翻译神器已经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复制链接并用浏览器查看)

https://v.qq.com/x/page/x0520lkbco2.html

https://v.qq.com/x/page/s0513xzvg95.html

就像任何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无数社会冲击一样,翻译神器的出现让人在对未来浮想联翩的同时,也不免感到危机,于是有人说

——有了翻译神器,还学英语干嘛?

——未来绝大多数翻译要失业了!

虽然现在的翻译机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各种各校的小缺憾,并不是万能的,但随着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长足进步,未来翻译机的功能会更完善、更准确是必然的。

然而,这是不是真的代表,有了它,人们就不需要学习外语了呢?

我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对于那些依赖翻译工具的人来说,他们永远无法透过语言的表象,去了解一个语言背后的文化和韵律,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许多不可言传的内涵,只有当对这门语言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后,才能一点点摸到一些门路,这也是为什么每种语言都有很多表达方式在其它语言中没有完全对等的词句,只能根据语境的不同对能找到相近的表达。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的洪流已经淹没了几乎每个人,这种碰撞所产生的结果就是,语言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不断地有全新的表达方式涌现,这些全新的表达方式有的可能是方言谐音,比如“蓝瘦香菇”,有些则是不同领域的含义组合,比如“颜值”——它把自古以来就含有“面容”意思的“颜”,加上了理工科才用的“值”,给人的长相美丑一个极其具体的衡量,却又不可能真正具体,像这样的词汇完全颠覆了语言的传统,但却又能让语言的使用者一目了然它的意思,这,也是语言的魅力所在。

任何人即使不学外语,也能看译制片,甚至是原声电影——只要有配音或字幕就足够了,但是,如果不是真的能听懂一门语言,我们能够百分百理解其中的意思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在很早就有了很深的体会。

从前有一部很火的美剧叫《成长的烦恼》,翻译成中文后在各地方电视台很是播了一阵子。那时我父亲对它的评价是:”这帮老外幽默感太低了,屁大点事就狂笑“(这话放到今天说就是笑点低),当时深以为然。

然而后来我发现不是那么回事,父亲觉得不好笑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两点:第一,他对美国本土文化一点也不了解,第二,他对这门语言一窍不通。

所以除了剧情上的笑料、以及那些全人类通用的滑稽动作外,他看不到任何好笑的地方,自然无法欣赏这部剧的全部魅力。大概十年以后,我开始对英语有了一些感觉,再找出这部剧的原声去看,突然发现原来有那么多隐藏在语言和文化本身后面的幽默,当年根本就意识不到!

而由于我对英语和西方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今每每和亲朋好友一起去电影院欣赏原声大片时,我们对于剧情和对白的体验也有了很大差别,我不时地发现许多由文化和英语本身所构建的小包袱并乐在其中,但不懂英语的同伴往往对此毫无感觉。

最近看到一个国外的小笑话很形象地揭示了这一点:

两个人对话:

“What’s in that paper bag?”——那个纸袋子里面装了什么?

“Bottle of wine for my wife.”——给我妻子的一瓶酒。

"Good trade."——好买卖!

不懂英语的人完全无法理解这有什么好笑的,反而会觉得摸不着头脑,明明说袋子里的酒是给妻子的,为什么成了”好买卖“呢?更有人可能直接理解为”把酒献给妻子以求婚姻美满“,含有”经营婚姻“的意思,这其实完全是中国式思维的理解。

而这段对话的原意其实根本是另一层意思,第二句话本身在不同语境下就有不同的含义——“Bottle of wine for my wife.”还可以翻译成”拿老婆换了酒“。笑点完全没有那么隐晦。

而像这样的笑料,根本无法仅靠翻译就传达清楚——除非你在翻译的同时也把双关含义解释一遍,然而任何双关语一旦需要解释,趣味性已经大打折扣。

此外,语言是一种文化最直接的符号,它的背后绝不仅仅只有表达习惯、方言口音、用词方式这么粗浅的内涵。一个从来不了解中国的老外,永远不可能懂得”你可长点心吧“有什么好笑,同样,一个不在圣母玛丽亚受圣灵感孕生下耶稣的典故写在《圣经》上尽人皆知的社会中长大的人,也不可能理解“圣诞节就不能让未婚妈妈歇一天吗”这句话所代表的真正意味。

翻译机就算能识别再多口音,再多句型,或者把语境识别得再准确,再忠于原意,也不可能瞬间教会你那些沉淀了成百上千年的文化,和语言本身的魅力。

科大讯飞的翻译机在技术方面的确非常优秀,而在可预见的将来,翻译行业一定会受到翻译机的冲击,然而,并不代表人们真的不需要学外语。说到底,翻译机只是一种工具。

如果说自身学习外语是升级自己的软件环境从而提升竞争力的话,那么翻译机充其量只能算一件外设,适当地使用翻译机能够很好地帮助那些需要随身翻译的人,它比雇来的翻译节约了太多成本,表现也未必会差。但如果迷信一台设备能搞定一切,一旦与软件环境已经加载了文化内涵的真正语言使用者相比,高下立判。

至于那些拿翻译行业大受冲击来大做文章的炒作者,有没有看过类似”你的职业会被机器人取代吗“这样标题的文章?在不久的将来,被高科技和人工智能取代的行业会越来越多,翻译行业只会是其中一个而已。

那又怎样?人工智能再厉害,也只是把人们的双手和时间解放出来,好让我们去做更多有创造性的事,否则我们干嘛要开发人工智能呢?

人工智能也许能够取代许多,但自己长期培养出来的学习能力、领悟力和创造力,是无论如何也取代不了的。

而对于真正热爱语言而去学习语言、探索文化,以及那些应用自己真实的语言能力去交流并乐于其中的人来说,有没有翻译机又能对语言学习有多大影响呢?就像科大讯飞发布会上国际友人Nancy所说的那样——

“这个设备震憾了我……但学习中文仍然是我最大的兴趣。”

说得多好啊——同理,学习外语也仍然会是我最大的兴趣。


我是零珑心

一个把英语说得跟电影原声一样好听的

永远在学习和成长的好奇宝宝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83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