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舆论战中 Web3能否颠覆话语权?
俄乌间的冲突不止发生在战场,也发生在一个个舆论场之中。
战争伊始,多个西方官员敦促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封锁“俄罗斯国有媒体”和宣传;同时这些平台也承受着俄罗斯方面的压力。目前为止,Twitter、Meta、谷歌、YouTube等科技公司已经做出了针对俄罗斯的多个制裁举措,包括删除俄罗斯方面的“虚假信息”、禁止展示 “俄罗斯国有媒体”广告、限制访问等。
《纽约时报》在2月28日发布文章《乌克兰战争测试了科技巨头的权力》,称“对世界上最大的一些科技公司而言,俄乌冲突已经成为一个决定性的地缘政治时刻。他们的平台已经成为一场平行信息战的主战场,数据和服务成为冲突中的关键环节。”
不过,权力与话语(discourse)的冲突之下,区块链技术也在以其独有的方式发挥作用。包括Arweave等致力于永久存储的项目,正在试图确保历史不会被某一种意识形态改写。还有一些DApp,可以对一些所谓的“虚假新闻”进行公正的核实,以及对新闻源头、传播过程的溯源。这样公众至少可以有一个比较公正、透明的方式识别新闻是否真实,而不是由某些巨头来独断。
在非常时期,我们看到大量区块链应用在被切实使用,并改善我们的舆论环境和公共空间。
数据永存+集体记忆:
区块链如何记录真相
自从有了新闻,就有假新闻。人们需要耗费时间精力明辩真假是非,而这正是自由的意义。俄乌冲突中,推特、Meta等社交媒体宣布将有针对性地删除俄罗斯的“虚假信息”。在这个过程里,Web2的社交媒体巨头正在定义新闻的“真与假”。
在乔治·奥威尔所创作的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中,存在一种名叫“忘怀洞”的文件销毁工具,它是个带门的大火炉,把文件扔进去,历史就消失了。人们可以通过忘怀洞任意“改正”历史。
如何与遗忘作斗争,Web3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即数据永存+集体记忆。理想的世界中,资产应该是绝对安全的,信息的传播不受到中心化机构的控制,而这正是Web3一直致力于实现的。
例如,Arweave社区正在呼吁人们使用去中心化存储平台备份和保存战争记录,特别是正在被Web2社交媒体删除的“假新闻”,以及可能会在战火中遭到破坏的历史与文化。他们希望成为“信息的搬运工”,作为证人客观陈述历史,让历史自己说话。在这一过程中,不会有审查与撤回,不会有被定义为无用的文件被删除,只有原始数据,等待时间定夺。
Arweave的创始人Sam Williams在采访中说:“在每个案例中,我们后来意识到,至少部分事实是不真实的,包括伊拉克是否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越南的东京湾事件和1939年的格莱维茨事件,最初都以某种形式被误报”,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在关于2003年入侵伊拉克、越南战争或1939年入侵波兰的档案中,存储我们现在知道是虚假的信息,我们将无法理解这些战争是如何开始的。”
截至3月8日,已经有1250万个相关文件被上传至Arweave网络,除此之外,加密原生项目Decent.land等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的用户与社区加入了这一行动,扩大战争信息的提取来源。
Web3将如何改变传媒业?
战争之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区块链也在帮助改善舆论环境和公共空间。
1、保护创作者自由
包括创作内容的自由、创作者身份的自由。首先Web3是一个对所有用户开放的互联网,任何一个创作者都可以拥有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身份,这个身份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平台,因而也不会被“封”。在此基础之上,创作者还能拥有彻底的对自己内容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存在区块链上的信息将无法被删除或篡改,即便要修改,也只能以添加新记录的方式,无法抹杀旧信息。
采用去中心化存储的媒体平台,还可以缓解高分辨率下内容加载速度缓慢的问题,这一点在去中心化流媒体中被广泛使用,例如Theta、Dtube等,这些项目通过代币激励机制,鼓励用户贡献自己的空闲宽带和计算资源,让自身设备成为网络中的缓存节点。观看视频的用户可从最近的缓存节点获取视频内容,而不需要从CDN服务器基站获取。
2、核实与打击虚假信息
报道和言论一旦上链,就无法撤销,无法改口。这样一来,人们就能非常方便地掌握对方真实的信用情况;不负责任的造假行为,也将得到遏制。而愿意将信息上链,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言论负责的体现,将对那些不这么做的媒体形成倒逼。如此,有希望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信源评级,净化传播环境,重塑信任关系。
另外,内容上链不需要中心化的机构进行审核。例如Permacast是一个不可审查的播客协议,通过Permacast上传的音频文件将永久存储,并铸造成Atomic NFT。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去中心化的媒体难道被非法内容和不当言论所淹没吗?
在一些特殊语境之下,这一问题在所难免。例如上文所提到的Arweave备份和保存战争记录的呼吁里,社区认为更重要的是让所有人都上“救生筏”,之后再解决问题。
当然也能看到一些切实的解决方案,例如,区块链技术可以允许编辑将审核的权力开放给专业评审和普通公民。通过引入外部的评审资源,有效解决过去审稿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强、编辑权滥用等问题,提高评审质量。在评审过程中,撰稿人的原始稿件、修改记录、审稿人意见和读者评论等,均可追溯。这显然有助于在快节奏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尽可能地提高新闻的质量,也有利于改善媒体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并降低成本。
例如Civil,它旨在打造一个可以持久自我维持的新闻出版发行平台,摆脱广告、假新闻等外部影响。凡是持有Civil平台代币的用户,将能对新闻编辑室的关键决策进行投票,判定新闻编辑室是否符合社区规定的道德标准等问题;他们还将把一定比例的资金,奖励给愿意参与事实核查的用户或专业人士。
3、促进内容变现
首先,区块链提供了版权保护的全新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区块数据和时间戳等来“重现历史”。版权信息变得一目了然,任何想要转载该内容的人,都可以便捷地确定它的许可权、归属权和与之相关的转载付费要求。
同时,创作者可以绕过媒介组织和广告商,实现新闻编辑室和读者之间的直接关系。这不仅意味着内容生产者可以直接向读者点对点“售卖”自己的单篇报道,也意味着内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依赖广告的旧模式,获得新的资金来源。
以去中心化的个人博客Mirror为例。围绕Mirror上的单篇文章形成了一个个利益相关的DAO,其中,创作者作为内容生产者,通过ENS身份系统和内容进行绑定。当发布文章时,创作者需通过签名密钥登录获得写作权限、发布内容和进行数据确认;创作者通过发布内容众筹挣取启动资金,并保留部分的NFT份额,投资者则通过投资NFT持有文章部分所有权,而每一次NFT的转手都可为整个代币持有人带来一定比例的收益,包括作者和NFT持有人。
另外,Web3的一些新思路也在影响着传统的媒体业。例如V神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曾设想采用平方投票法(Quadratic Voting)对新闻行业进行拨款。他指出,新闻是公共品,如果完全靠市场或政府,都会出现各种问题;采用二次方募资(Quadratic Funding)来处理对新闻行业的资金支持,或许可以同时尝试避免市场失灵或政府失职。比如建立一个用于资助媒体的资金池,通过平方投票法给合适的新闻机构或项目分配资金。
结语
Web3破除垄断,让信息重回用户手中,也为当下的传媒行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工具。在加密世界,17、18世纪的“自由主义”新闻理想是不是有了重见天日的可能?未来,用户或许可以不受外部约束地、有偿地在“观点的自由市场”讨论,而观点也将在讨论中“自我修正”、愈辩愈明。
但至少现在,在Web3技术助力下,我们至少可以听见并记录下敌对双方的声音,而非只有制裁与反制裁一条路可走。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8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