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人类橱柜TOP1,你家小厨房别再装了
最近为了搜集「装修灵感」,一直沉迷于北欧各国的售房网站中。
逛着逛着,就发现了特别有意思的设计,比如在瑞典五六十年代的厨房里,橱柜居然会专门给擀面杖「留位置」!
不得不说,这样的设计实在精妙。抽屉深浅不同,就方便收纳不同大小的餐具。
图源 stadshem.se
顺着看了好几套,我发现这些 70 年前的厨房,恰恰设计最科学。
从买菜进门要怎么放、放哪里最合适,到烹饪完如何装盘最方便,都帮你想得明明白白。
面积大,未必能让厨房好用
此前,我和大家的想法一样,如果预算充足,厨房肯定要大不要小。
结果趁着写文章,翻完现代厨房的演变史后,我发现纵然厨房大,也未必好用。
这是 1876 年的厨房,面积足够大吧,但明显屋内通风不佳,烹饪、取暖时产生的热量往往让人不堪重负。
● 1876 年的英格兰厨房 ©️ H. W. Pierce.
这是 1920 年代的厨房,城镇住宅已经接上市政自来水和天然气,钻井取水、烧柴做饭成为过去式。
看着比之前的土厨房好太多了,但好用吗?未必。
因为水槽、灶台、储存柜皆为独立式,且分布在厨房各个区域,布局混乱,做份简餐都要累翻。
当时一位学者 Christine Frederic 就被繁琐的家务活压得喘不过气,直感叹「真希望自己没有结婚,依然在学校教书,那样至少还有收获!」
最后投入研究,规划出了现代厨房的「雏形」。简言之,就是她发明的你家厨房。
● 左:低效的厨房;右:调整后的高效厨房 扫描版 ©️scanner-ian-white
随后的 1923~1929 年间,不断有学者、建筑师完善厨房的布局形式,努力提高主妇们的工作效率。
例如,现在大家都爱的 U 型布局,其实是借鉴自心理学家 Lillian Gilbreth 设计的「三角工作区」,水槽、灶台与冰箱连为一个短边三角形时,烹饪更高效。
图源 Peter Oreill
整体橱柜开始变流行,要归功于奥地利建筑师 Margarete Schütte-Lihotzky 设计的「法兰克福厨房」。
图源 Christos Vittoratos
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洗碗机、冰箱相继被投入市场。各大电器品牌为了销售额,纷纷推出系列短片,努力刷屏,告诉大家何为「现代厨房」。
如果忽略画质,这些短片里描绘的场景,其实和 21 世纪的厨房生活没什么两样,甚至更亮眼。像用脚触碰按钮就能打开的冰箱,我现在也挺想买。
图源 GE
还有橱柜公司的推销员们,带着「橱柜模型」工具箱走街串户,亲自向主妇们演示厨房布局。
而且看画册,当时主打的布局类型,和现在一模一样!
所以说推敲布局,才是让厨房变好用的第一步,而非过分追求大空间。
图源 pam kueber /retrorenovation.com
装配式布局,才是最佳设计
常言 U 型布局最好用,但现实里许多厨房受限于原始户型,并不能大拆大改。
该如何找到适合的厨房布局?不妨来看看 1941 年 GE 公司推出的广告,里边展示的设计过程,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第一,拆分厨房的「大家具」:冰箱、水槽和灶台,是它们负责着食物的存储、清洗和烹饪。
第二,确定冰箱的位置。因为每次做饭,或者从超市买菜回来,我们最先使用的家电都是它,所以将其放在离门最近的地方最合适。
在冰箱周围设计吊柜和落地柜,无论是需要冷藏的食物,还是可常温存放的,都能集中整理好。
这样就完成了厨房的第一个「部件」:以冰箱为中心的食物储存区。
第三,设计以水槽为中心的蔬菜制备、工具清洗区,最好不要离冰箱太远。
同样的,围绕水槽搭建地柜和吊柜,可存放处理食材需要用到的厨具、餐盘。
有需求的可内置洗碗机、垃圾处理器,还有别忘了给厨余垃圾桶留位置噢。
第四,推敲烹饪区格局。广告里还先示范了一个「错误方式」:灶台靠墙放,这样会拉长到水槽的距离。
将灶台和地柜换个方向放,变为 Ⅱ 型布局,厨房就好用多了。背后再利用卡座和方桌组成用餐区,上菜更方便。
最后看前后对比,原本凌乱的布局变得井然有序;而且因为封闭式存储 + 统一色系,空间看着更干净、整洁。
这里还可以对比另一套房子,厨房格局同样周正,但明显面积更大。
因此相比 Ⅱ 型布局,它更适合组成 U 型,冰箱、水槽和灶台间的距离都不会太远。
所以说,不参考原始户型、不分析自己的烹饪习惯、流程,第一就谈布局的,都是「空想」。
只要保证「洗→切→炒→吃」动线流畅,冰箱、水槽、灶台间的距离合适,管是什么型布局,厨房好用就可以啦。
橱柜设计的骗局:越大越好
国内常见的橱柜,基本可概括为:多层板、少抽屉;地柜太矮、吊柜又高。
这样的格局,不仅导致收纳空间利用率低,连日常拿取物品都不方便,弯腰费劲、伸手还够不着。
可以说,在人性化设计上,远远不如上世纪四五十年代。
● A Step Saving Kitchen, 1949 扫描版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
地柜设定两种高度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市面上销售的地柜尺寸均为 91.44cm。
这是参考当时女性的平均身高来制定的,能保证主妇们站着准备料理时,手肘活动舒适、颈部不用常往下低。
图源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
同时,考虑到长时间站立身体会不适,设计人员还在地柜内部离地 66cm 的地方,嵌入一张工作板,方便主妇们坐着准备食物。
图源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
内嵌的工作板还可以化用为置物台面
▼
图源 clickamericana.com
对比现在国内的橱柜设计,显而易见好太多了。
我们的地柜标准尺寸还停留在 2008 年规定的「85cm」,高个子做饭着实「伤腰」。
当然现在可以通过高低台面,或者参考「做饭人身高 ÷ 2 + 5cm」的公式,来定制地柜高度,但都要付出一定金钱成本,而且不保证厂家的制作质量。
吊柜不到顶
翻看五六十年代的厨房图鉴,会发现他们多不将吊柜做到顶,因为要保证人站着时能够着物品。
图源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
空出的部分,就用橱柜门板或者石膏板进行填充。
图源 General Electric、clickamericana.com
根据当时的销售杂志,可以知道:
● 地柜高度统一为 91.44cm;
● 为适配冰箱、灶台、水槽,吊柜有三种高度选择,分别为:38cm、45cm、76cm;
● 地柜台面到吊柜底面的高度在 38cm~45cm 之间。
如若都按最大值计算,地柜底面到吊柜顶面的高度为 2.12m。这样的尺寸,对于身高在 1.5m 左右的人来说也很友好。
图源 Sears Roebuck & Co., Chicago
其实看国内发布的文件,里边也提出:地柜底面与吊柜顶面的高度宜为 2.2m,说明这样的设计,是适合大部分人的。
可能有朋友问吊柜不到顶,储物空间不够怎么办?
仔细看参考文件里的示意图,地柜台面至吊柜地面之间的距离定为 60cm。常用家电的高度不过 30cm,这意味着空出的 30cm 储物区被白白浪费。
图源 《住宅厨房及相关设备基本参数》 GB/T 11228-2008
所以不如依靠抬高地柜来增加收纳面积,蹲下取物,总比踩着凳子取物方便多了。
转角不浪费
不止现在,当时的研究人员也头疼橱柜转角处的收纳,想到的一种方法,是在转角处柜体的拼接形式上做文章。
比如将正常的直角拼接,改为「五边形 + 矩形」的形式。打造出的弧形结构,看起来也很有设计感。
图源 Modern Steel Equipment Co., Geneva, Ill.
另一种是加装「收纳转篮」。虽然这一形式现在也很常见,但实话说,当时的设计更巧妙。
因为没有管道的限制,转篮可以整体嵌入转角处,储物空间十分充裕。
图源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
同时设计了两个把手,即便在水槽一侧清洗餐具时,也方便打开转盘。
图源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
如果不想做旋转拉篮,也可以选择安装圆弧形开放格,同样不浪费转角处的面积。
图源 Modern Steel Equipment Co., Geneva, Ill.
抽屉、层板不同大小
你永远想不到,五六十年代的厨房对「抽屉」有多热爱。
图源 pinterest
比如这个冰箱旁的地柜,体积不大,却做了大小不一致的 7 组抽屉!
最上面两层放常用厨具,最下两层则是存储不常用到的物品。
图源 National Agricultural Library
水槽旁也会设计抽屉,适合用来收纳厨具和餐具。
从动线上来说很是流畅,像处理食材前可拉开抽屉拿取厨具;餐具清洗完,顺手就能放进旁边的抽屉。
图源 GE
但我要说,最值得借鉴的还是竖向开放格设计!大家正发愁的砧板、上菜板,都有地方存放了。
图源 GE
五六十年代,女性还被困在昏暗逼仄的厨房里。
当布局合理的整体橱柜出现时,大大提高了主妇们的家务效率,让她们能将时间用于它处。
● 当时的收纳设计,细致到惊人 图源 Modern Steel Equipment Co., Geneva, Ill.
在今日,有更多女性步入职场,但我们的橱柜设计依然没有跟上节奏,还在遵循着老一套标准尺寸,少有提出为家务做减法的设计。
我们期待行业可以有改变,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灵感,设计出适合自己家的厨房。
如果有启发,那就点赞告诉我们吧!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8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