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戴有线耳机丢人吗?为什么选择有线耳机?
近年来TWS(真无线耳机)市场份额暴涨,许多厂家顺势砍掉了手机的耳机孔。在一些人看来,有线耳机俨然已经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不过若是细究的话,大家就会发现有线耳机跟无线耳机不过是科技树的不同分支路线而已,我从十几年前就开始用蓝牙耳机,知道那时候的蓝牙耳机有个什么特征吗?
绝大多数都是单边设计,原因很简单,蓝牙传输带宽有限,能勉强做个通话就已经不错了,听音乐?你是有多想不开?
而有线耳机就没有这个问题,因为解码和放大部分不需要耳机去操心,就算是最垃圾的手机自带的耳机孔那输出能力肯定也要虐爆当年的蓝牙嘛,所以当年的鄙视链上绝对是有线耳机居于顶点,只是时过境迁,随着蓝牙和芯片技术的大爆发,TWS横空出世,用无线便捷这个优点击败了有线耳机,而且最要命的地方在于iPhone砍掉了耳机孔,这下有线耳机你跟我说音质好?再好也没用啊,你得加个小尾巴才能充分发挥音质优势,所以这鄙视链又掉过来了。
当然了,技术进步不仅可以为蓝牙耳机插上翅膀,也可以给有线耳机带来革命性的进步。比如说刚刚结束的旷世Questyle新品发布会上,旷世就拿出来了全新一代的有线耳机解决方案:NHB12,而这套方案的最大特点,是旷世竟然开始自己做芯片了。
没错,NHB12上用了全新自研电流模专利音频SiP芯片,旷世显然对此非常自豪:
NHB12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一个小尾巴与耳机进行了串联,而是从底层逻辑上打通了苹果生态下音频回放的最后一个瓶颈。NHB12通过了苹果MFi授权的苛刻要求,能够在小于10mA的极低功耗下实现高至24位/192kHz的解码,而失真只有0.0002%。为了同时满足低功耗、低失真、母带级解码能力与小体积的极端要求,旷视科技这次真正拿出了压箱底的绝活:芯片设计。
众所周知,旷世赖以成名的绝技乃是“电流模放大”技术,而在欧美Hi-Fi圈中,旷世创始人Jason Wang与电流模放大技术从来都是深度绑定的,烧友们甚至专门创造了“Jason‘s CMA”这个词,用以形容两者间的“密不可分”。但很少有人知道,正是在美国IC公司的多年历练,才催生出了Jason‘s CMA。
我们的故事还要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70年代,基于晶体管的深度负反馈电路带来了失真低至0.01%的放大器,然而老烧们却并不满足,甚至怒斥这种电路带来了糟糕的“晶体管声”。
是他们在吹毛求疵吗?
并不是,晶体管放大器虽然能够有效降低谐波失真,但也有瞬态互调失真这一缺点——所谓瞬态互调失真,是在负反馈过程中由于晶体管电路固有缺陷所引发的一种失真。晶体管放大器为了减少失真,通常要使用深度负反馈技术,但是为了减少深度负反馈所引起的高频寄生振荡,人们又要在晶体管集电极和基极之间引入电容以滞后高频相位。但问题在于,电容总是需要充电的。
而充电一定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当一个瞬态很快的信号被输入时,由于电容来不及充电,便可能造成系统中负反馈暂时失效,输出过载,信号削波,形成所谓的“晶体管声”。而往往只有最关心音质的发烧友,才会关注到巨大瞬态下的这一点微小改变。为了解决这讨厌的“晶体管声”,一些人甚至转向了谐波失真更大的电子管放大器。而直到直到21世纪初,随着模拟电子技术的进步,大家才找到了根本性的解决方案,那就是用电流模(Current-mode)电路,代替电压模(voltage mode)电路。
所谓电流模电路,就是使用电流代替电压作为变量,进行信号处理的电路。2004年的一个春天,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一个学生,在进行电流模通信线路实验时错误地将电路进行了组装。然而让他意外的是,这个不能处理通信信号的电路,却拥有极低的瞬态互调失真,而且具备高速放大性能。
这块错误的电路,就像是砸到牛顿的苹果一样,点亮了他的思绪。
很快,同年秋天,运用全新的设计思路和拓扑结构的第一台电流模音频功率放大器就在实验室里诞生了。在这种放大电路上,影响速度和带宽的晶体管级间电容工作在阻抗很低的节点上,能够消除瞬态互调失真,同时实现超宽频带、高速、低失真和低噪声放大。第二年,他申请了一项名为“电流模高保真功率放大器”的专利。同年,他在《电声技术》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基于电流模技术的高保真声频放大器》的文章,他乐观地认为,电流模高保真声频放大器由于采用了高速通信和视频处理技术中新兴的电流模技术,实现了超宽频带、高速、低失真和低噪声放大,其性能较传统电压模式高 保真放大器有突破性的提高,因此“将对未来高保真声频功率放大器技术产生深远影响”。
只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彼时创业的气候对这颗幼苗来讲还嫌太冷,尽管他自信电流模放大技术“将对未来高保真声频功率放大器技术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却依然需要在招聘会上按部就班,迈入打工的洪流之中。此后数年,曾被他寄予厚望的电流模功放也毫无动静,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时光荏苒,昔日的少年已经成为了一家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IC设计公司的工程师。然而在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之下,却是对Hi-Fi从未止息的热爱,曾经昂贵而复杂的电流模放大部件在他的手中已经化作一片薄薄的芯片,正等待着铸造一个崭新的企业。
而于此同时,苹果正全力以赴地推动着“Mastered for iTunes”服务,使用数字技术来完成从混音到母带处理的全过程逐渐成为了音乐人的一种习惯,人们将其称为“Mix in box”。而在这一切背后,无数金子般宝贵的母带资源静静地沉淀在了苹果的服务器上,只待一个合适的机会,这些模拟时代无数人求而不得的珍宝,便要降临人间。
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伟力,更是数字时代发烧友史无前例的狂欢。然而在步入盛宴之前,人们依然有最后一道关卡需要迈过——那就是数字与模拟之间的转换。而当时代的洪流将这道难题带到旷世面前的时候,一个新的思路油然而生:既然可以通过芯片化来实现电流模放大部件,那么为什么不能进一步将原件集成,从而打造一款真正的无损便携耳机系统呢?
于是一个大胆的构想被提出了,那就是彻底丢掉PCB板,使用SiP封装技术,将核心的DA转换与CMA电流模放大芯片封装到一起。
所谓SiP,乃是与SOC(片上系统)相对应的一种半导体分封装概念,SiP强调将多种功能的有源芯片与无源器件视为一个整体,集成在一个封装之内,从而实现一个基本完整的功能。
这样一来芯片之间可以以更加紧密的形式彼此连接,走线密度远高于PCB板限制,从而能够降低功耗、提升带宽,减小芯片体积。
从2021年开始,旷世便联手果链首选的SiP芯片供应商USI(环旭电子),共同开始了音频SiP芯片的研发。经过700多个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之后,最终MA2430音频SiP芯片横空出世!
MA2430是旷世“真无损”便携耳机系统NHB12的核心,得益于旷世成熟的电流模放大技术与高度集成的SiP封装,MA2430最低工作电压仅为2V,整个系统仅需要3mA的电流便可以对24bit/192k的母带级音乐进行解码,并将微弱的电流以极高的效率进行放大,同时失真却控制在了极低的0.0002%!
这是已经逼近电声极限的优秀数据,但却远远不是旷世的极限。更小的体积、更低的失真、更完美的电声重现,这一切早已刻入了旷世的基因之中,在MA2430之外,他们还有更加宏大的构想,这种专业与执着的态度也同样打动了USI,使得他们从原本并肩作战的战友成为了亲密无间的伙伴——2022年底,USI对旷世进行了战略投资,成为了旷世的股东。
由于旷世在设计之初便将NHB12视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因此在一般小尾巴上占据了大量空间的3.5mm/4.4mm接口被干净利落地取消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直连耳机的二针无氧铜镀银线。而耳机采用了特殊定制的低失真声学单元,阻抗为42欧,可以由前端直接进行阻抗匹配,因此也就省却了一般解码耳放上检测耳机阻抗的电路,使得整个系统的体积被进一步压缩:
而在外观设计上,NHB12采用了现代感极强的镜面金属质感,耳机单元外壳使用离子PVD沉积技术镀层,整体造型精致流畅,与银白色的镀银无氧铜线材相得益彰:
而在配件方面,NHB12额外附送了5套硅胶耳套,与一条3.5mm二针耳机线,以及一个特别收纳的磁吸耳机包。耳机包以Napa真皮打造,触手质感绝佳:
由于到手时间不长,所以我仅仅对这套耳机系统进行了简单的试听。总的来说,旷世在NHB12上采用了比较讨人喜欢的“微笑曲线”风格,加强了低频与5KHz附近的高频声音,以换取更抓耳朵的听感。整套耳机系统基本上是“即插即用”的,你只需要将其插到Iphone上,然后打开Apple Music、选择“高解析度无损”——剩下的事情就完全不用再管了。
我个人的意见是,NHB12代表了有线耳机系统的新思路——通过最先进的音频SiP封装技术,借助苹果已经构建的庞大生态体系,打造高度集成的随身有线耳机系统,从而催生了从设计语言、体积到技术指标都遥遥领先的有线耳机“新物种”。无论对旷世还是对整个Hi-Fi圈来说,这样的尝试无疑都是极具挑战性的,考虑到旷世已经拿到了USI(环旭电子)的战略投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旷世将会在音频造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未来有线耳机上更多的新惊喜,或许正在等待着我们去发掘。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89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