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扬琴曲艺作品《蜀道》喜摘“群星奖”
人民网成都9月16日电 (刘海天)9月15日晚,在河北雄安新区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颁发了第十七届文华奖、第十九届群星奖等各类奖项。其中,四川扬琴曲艺作品《蜀道》脱颖而出,斩获“群星奖”。
该作品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打造、省文化馆专业指导、巴中市文化馆与巴中市巴州区文广旅局共同创演。它以千古名篇《蜀道难》为切入点,通过诗人李白和现代巴女两个人物的跨时空对话,传唱出从“蜀道难”到“蜀道畅”,从“蜀道穷”到“蜀道富”的古今巨变。节目还发挥四川扬琴独特的坐地传情、以唱为主、以说为辅的艺术形式,将历史之路、人文之路转变为致富之路、家国之路的沧桑巨变展现在舞台上。
“群星奖”获奖作品《蜀道》舞台演出剧照。四川省文旅厅供图
漫漫群星路,三年磨一剑。《蜀道》创作于2019年,创作者从李白的《蜀道难》中寻找到灵感,想到曾经的蜀道难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了蝶变,蜀道天堑已变通途。盛唐时期的蜀道之难已在新时代变成了美丽的风景之路,曾经的“蜀道难”不再“行路难”。成渝地区已四向通达,蜀道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关天经济区和“一带一路”相关路线的重要连接线。特别是在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蜀道之变标志着历史之变、时代之变。
为更好地彰显主题,曲作者查阅了大量四川扬琴传统曲目,学习研究了四川扬琴表现形式和声腔音乐特点,反复与词作者沟通交流,确定了“李白”和“现代巴女”的形象特点,深入把握“李白”与“现代巴女”的心理状态,“李白”的形象浪漫飘逸,“现代巴女”形象塑造上则具有时代感、现代性,清新脱俗、亲切活泼。该作品经过三年多时间的打磨,终于走上了征战“群星奖”之路。
入围“群星奖”决赛之后,巴中邀请国家、省级专家对作品进行了反复探讨、修改提升,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封闭排练。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从唱词到音乐、从演唱到演奏,大家精益求精。在唱词方面,作者加入了新的元素,从原来的蜀道交通之变提升到时代之变、世道之变,提升了作品的境界,升华了作品的主题诉求;在音乐上,则进行了重新配器,将原来的大提琴换成了大阮,让音乐保留了四川扬琴的特色,丰富了和声层次;在角色塑造上,让“李白”与“现代巴女”的定位更加准确。
第十九届“群星奖”吸引了全国145个作品和32个群众合唱团队登上决赛舞台。四川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四川作品的竞争力,文旅厅创新性地组织开展了多轮次、多渠道的作品孵化培育和打造工作,发挥省文化馆的业务辅导作用,调动全省群文系统的积极性,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共有7个作品(团队)在本届群星奖决赛中亮相。这些节目中除了《蜀道》,还有音乐类表演唱《博巴森根》《家门口》、舞蹈类群舞《就爱那片田》、广场舞《打亲家》、戏剧类小品《在路上》和成都市文化馆四季风合唱团作品。它们闪耀“群星奖”舞台,展示了近年来四川群艺创作的优秀成果。相较于往年,四川此次参加决赛作品数量大幅度增长,7件决赛参赛作品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4个传统门类和群众合唱、广场舞2个新增门类,实现了全国“群星奖”奖项设置精简后决赛作品数量的历史性突破。
据了解,“群星奖”是我国群众文艺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政府奖,于1991年设立,每三年一届,和“文华奖”一样都是中国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群星奖”的奖励对象是非专业的基层群众,表演形式不设门槛、适合基层演出,作品创作不限题材、带有浓浓的“时代性”“烟火气”“人情味”。自设立以来,推出了3600多部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展示艺术才华、实现艺术理想搭建了国家平台。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9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