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作 箍鱼器具
我插队的地方是丘陵地带,但地处长江以南,离南京和镇江都只有几十公里。江南的特点之一就是河流、池塘遍布。我们队里不仅有一个小水库外,大大小小的池塘也很多。 池塘里的水没干涸过,充足的蓄水保证了水稻生长 ,每口塘里还都养了鱼。
到了春天,生产队会派最3、4个最强的劳动力,他们都是一条条汉子,他们一顿饭吃一斤多米煮的米饭还叫着没吃饱!让他们去六十多里地外,长江边上一个叫高资的地方去挑“鱼花”。所谓的“鱼花”就是长江里的鲢鱼、青鱼产下的子。当地人会在江边张一种特殊的网,将随着水流粘在网上的鱼子刮下后出售。
他们到达高资在江边住下,有时要等上好几天才能等到“鱼花”。洗干净的木桶里装上半长江水后,再放入“鱼花”。与平时挑水不同的是,挑着“鱼花”一边走一边不停地轻微晃荡,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有的鱼子在半路上就孵化出来了,幼小鲜活的生命只有针尖大小,眼睛几乎看不到。挑着一担“鱼花”可不敢大意,中途每次只有片刻的休息,六十里的路几乎一气挑回到生产队。随后还要将鱼花放进事先准备好的池塘里才能歇息。我虽然也是十分工的整劳力,但与他们相比自叹不如——惭愧。
“鱼花”放进池塘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生产队会安排人每天将磨好的豆浆撒入塘中喂它们。鱼花逐渐变长大成了鱼苗。为降低塘里鱼苗密度,还要分塘养殖。大约经过两年的成长期,鱼大了肥了。
每逢春节临近,生产队就要请“专业户”来箍年鱼(句容话,意:拉网捕鱼)。一张网约九丈宽,根据塘面的宽度可拼接。渔网底边拴有铅坠,让渔网沉入塘底;渔网上口扎了木块,不让渔网下沉入水。
听说生产队要箍鱼,在家的不上工的老人和孩子最高兴了,他们都围在池塘边上观看。带队箍鱼的“头儿”观察池塘后,将所带来的人分成两队,展开大网慢慢放入水中。为便于指挥和防止渔网挂住塘底的杂物,“头儿”在我们那里叫“站盆人”坐在大木盆里,一边手里抓着象浆似的木板划动木盆,不时提一下可能挂上杂物的网,一边指挥着让岸上人如何发力拉网。
随着大网缓缓前行,也许碰到了在塘底静养着的鱼,开始有鱼跃出水面。快到收网阶段,网里鱼的密度增加,许多有力气的鱼此起彼落,不断从水里一跃而起,水花四溅开来。乐得老人们眉开眼笑,孩子们难得看到这场面,高兴地拍着手到处跑着、跳着、大声地喊着……
根据箍鱼量若多,捕上来的鱼多按1:9比例,鱼少则按2:8比例,清点鱼头数后,以鱼冲抵箍鱼费。此后,生产队按各家人头数分年鱼。人口多的人家,要用箩筐来挑鱼。我也美滋滋地拿回了自己队里分的鱼。由于此时离过年没几天了,我就学着社员,去除鱼肚肠后,有的用盐腌上,留着日后慢慢吃;有的用稻草包裹着挂在房樑上通风保新鲜。回南京春节真的从心底高兴,我们和农民一样拿不出钱给爸爸妈妈,有的只是肩上背着手上拎着自己种的葵花籽、芝麻、黄豆,自己养的鸡所生的蛋,生产队分的花生、慈菇和鱼。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衣食基本无忧,可随着年关临近,当年盼望生产队箍鱼分鱼带回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回忆那时箍鱼用的器具,做了个木盆(实际这盆近五尺多长,高近两尺),一根抬鱼网用的毛竹竿、两把浆和一张拉网。网是用淡墨汁染了一条医用纱布。自己搓了网上的纲绳。其中比较麻烦的是网上的几十个“木块”和紫光檀做的“铅坠”,它们比米粒大一点,要在上面开槽、打眼,还要一个个“捆扎”在上下网口。为了当年那份难忘的对箍年鱼的记忆,有耐心的我,坚持着一点一点用针缝上去,几天后箍鱼器具终于完工。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93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