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DeFi 市场争夺战正愈演愈烈
对信仰者来说,开放的公共区块链为构建数字经济提供了第二次机会。构建在这些区块链之上的应用相互协作,且它们存储的信息对所有人都是可见的,这一事实让人回想起互联网早期架构师们的理想主义,那时大多数用户还没有接受科技巨头提供的「围墙花园」。过去一年,随着构建在各种区块链上的应用在规模和功能上蓬勃发展,一种新型「去中心化的」数字经济成为可能。
也许这种数字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应用,这些 DeFi 应用使用户能够交易资产、获得贷款和存储存款。现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争夺战正愈演愈烈。最重要的是,以太坊,这个领先的 DeFi 平台,似乎正在失去其近乎垄断的地位。这场竞赛显示了 DeFi 是如何受到其他新兴技术中爆发的标准之战 (standards war) 的影响——想想 20 世纪 70 年代索尼 Betamax 和 VHS 录像带之争——也说明了 DeFi 技术是如何以闪电般的速度进步的。
DeFi 背后的想法是,区块链——也即分布在许多计算机上并通过加密技术保持安全的数据库——可以帮助取代像跨国银行和技术平台这样的中心化机构。这个新生的金融体系 (DeFi) 中存储的资产价值已从 2020 年初的不到 10 亿美元攀升至今天的逾 2000 亿美元,见下方图表。
上图:自 2020 年以来,存储在 DeFi 应用中的资产的增长情况。数据来源:DeFi Llama
直到最近,以太坊区块链是所有这些 DeFi 活动的无可争议的主导者。以太坊创建于 2015 年,是一种更通用的比特币版本。比特币的数据库存储了相关加密货币 (即 BTC) 的交易信息,提供了谁在任何时候拥有什么的证明。相比之下,以太坊存储更多信息,比如计算机代码行。通过代码编程的以太坊应用程序可以保证会按照编写的代码来运转,从而消除了对中介的需要。但正如以太坊在比特币基础上不断改进一样,它现在也被更新、更好的技术抢占市场。Circle 是一家发行了受欢迎的美元稳定币 USDC 的公司,其老板 Jeremy Allaire 表示,这场竞争就像电脑操作系统之间的竞争。
目前的区块链技术既笨拙又缓慢。比特币和以太坊都使用一种称为「PoW」(工作量证明) 的机制,计算机竞相解决数学问题来验证交易,以换取奖励。这降低了网络的速度并限制了容量。比特币每秒只能处理 7 笔交易;以太坊只能处理 15 笔。在网络繁忙的时候,交易要么很慢,要么成本很高 (有时两者兼有)。当以太坊网络上完成交易的需求很高时,支付给验证这些交易的计算机 (节点) 的交易费用会上升,结算时间也会增加。你可能需要花费了 70 美元来把 500 美元兑换成 ETH,然后等了好几分钟才从一个加密钱包转到另一个钱包中。
长期以来,开发者们一直试图提高以太坊的容量。实际上,其中的一个方向就是变革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今年晚些时候,开发者们计划将以太坊转变为一个更容易扩展的机制,称为「PoS」(权益证明)。另一个想法是将区块链拆分 (通过一个称为「分片」的过程来实现)。这些分片将分担这些负载,从而扩大容量。此外,一些开发者还在致力于研究捆绑交易的方法 (比如 Rollups),以减少必须直接 (在 L1 主网) 验证的交易数量。
问题是,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成本。DeFi 的支持者吹捧其优点是能够安全地进行交易,而且没有中心化的中介机构参与。但可扩展性提升必须与安全性或去中心化的损失相权衡。在交易到达区块链之前将它们集中起来,这通常是由中心化实体来完成的。对于黑客来说,攻击区块链的一个分片可能比攻击整个区块链更容易。因此,以太坊开发者们一直在缓慢地对其进行更改。
这种缓慢以另一种方式对该网络带来不利——推动了竞争对手的崛起。在 2021 年初,几乎所有锁定在 DeFi 应用中的资产都在以太坊的网络上。但摩根大通银行 (JPMorgan Chase) 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到 2021 年底,锁定在以太坊上的 DeFi 应用中的资产份额已经降至 70%。越来越多的其他网络,比如 Avalanche、Binance Smart Chain、Terra 和 Solana,现在使用 PoS 来运行区块链,这些区块链做着与以太坊相同的基本工作,但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举例来说,Avalanche 和 Solana 这两个区块链网络每秒都处理数千笔交易。
美元稳定币 USDC 经历的情况说明了这些转变。USDC 于三年前在以太坊网络上推出,但此后已在许多竞争对手网络上推出,包括 Algorand、Hedera 和 Solana。USDC 背后的发行公司 Circle 的老板 Jeremy Allaire 表示,以太坊上的交易受到成本和速度限制,而 Solana 上的交易可以处理「Visa 规模的交易量」,「结算时间约为 400 毫秒,交易成本约为二十分之一便士」。其他 DeFi 应用,比如成立在以太坊上的交易所 SushiSwap,也已经在其他几个区块链网络上推出。
摩根大通的 Nikolaos Panigirtzoglou 写道,由于以太坊计划中的一些变更很可能需要至少一年时间 (如果不是更长时间的话),「风险是……以太坊网络将进一步失去市场份额」。对 Jeremy Allaire 来说,当下的格局充满了竞争。「就像在网络领域,Windows、iOS 和 Android 都存在竞争,区块链平台之间也存在竞争。」他认为最终的胜利者将是吸引最优秀的开发者来构建应用并因此获得网络效应的网络。
但这个操作系统的比喻可能只能延伸到此为止,部分原因是开放的公共区块链的性质。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它们产生的数据并查看它们的操作代码,这使得构建跨多个区块链网络的「桥梁」或应用成为可能,也使得构建在不同的区块链之间聚合信息的应用成为可能。一些应用,比如去中心化交易所聚合器 1inch,已经在「扫描」各个区块链上的交易所,以找到加密货币交易的最佳执行价格;而像 Polkadot 和 Cosmos 这样的「多链」区块链,其运行方式就像是在不同网络之间的「桥梁」,使得跨网络运作成为可能。
只要 DeFi 有潜力获得成功,那么围绕成为 DeFi 网络选择的竞争自然而然会愈演愈烈。但是,「赢家通吃并获得对数字经济及其发展方式的全面控制权」的想法,有一天可能会像录像带一样过时。
原文来源:The Economist
原文编译: Unitime 南风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94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