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15:“空中经济”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房山区蒲洼乡 森水村
如今,森水村从前的羊倌都变成了“蜂倌”,一年能收入五六万元。
从城区驱车3小时,隐藏在山窝窝里的森水村终于出现在眼前。房山区蒲洼乡是京西南最远的乡,小村森水就坐落于群山环绕的山洼中。沿着起伏的山路进村,花多、景美是对森水村的第一印象。森水村党支部书记郑明满得意地告诉记者:“养蜂可是我们村的重要产业。”
低端养殖
青山被羊群啃成“秃头”
置身群山之中,野芳幽香,佳木繁荫,3年前,森水村却看不到如此好景致。
2008年,随着煤矿关停,蒲洼乡的青壮年纷纷离开山乡外出打工,留下的村民主要靠养羊等低端养殖业来维持生活。蒲洼的深山里,最多时曾经放养着两三万只山羊,原生态的山坡植被被啃得坑坑洼洼如同秃了头。赶上下雨,雨水携山上的泥沙滚滚而下,染黄了穿村而过的小溪。
当时全村96户居民,低收入户就有28户,三分之一的人家都靠养羊为生。为了保护青山绿水,2017年7月,一场清退经营性养殖业的战役正式打响。短短20天,以羊为主的畜禽1.7万只全部清退完毕。
另谋出路
发展“空中经济”率先脱低
清退养羊业后,森水村开始为老百姓另谋出路。“森水四面环山,山上长着荆条等上百种野花野草,甚至还有黄芩等中草药,特别适合养殖我国独有的蜜蜂品种‘中华蜜蜂’。不如把‘羊倌’变成‘蜂倌’。” 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郑明满将眼光投向了更环保的养蜂业,打算发展“空中经济”。
但想要养蜂,谈何容易。请专家来培训讲课,村民不积极,讲台下稀稀拉拉没什么人捧场。好不容易在免费提供养蜂用具的情况下,劝说村民养起了蜜蜂,却又遭遇了蜜蜂“传染病”,全村的蜜蜂几乎“全军覆没”,几个月的辛苦白白打了水漂。辛辛苦苦收获的蜂蜜没有销路,每斤3元钱都鲜有人问津。
郑明满和驻村“第一书记”马永臻想办法,请专家上山“问诊”、培育新蜂王、用药、蜂箱全部淘汰换新、满世界推销找销路。
一年过去了,“蜂倌”发展到了32户;村里养殖的中华蜜蜂从起初的200群,增至了两千多群。一年下来,“蜂倌”轻轻松松就能到手五六万元。2018年,森水村成为蒲洼乡第一个脱低的村子。
一起致富
蜂蜜“触网”售价翻了20倍
“来,看看我们的蜂场。”清澈小溪穿村而过,郑明满推开溪边一处小院的院门,芍药、百合、丁香、海棠等花卉树木间,点缀着一个个蜂箱。原来,这些花都是特意给蜜蜂种的“口粮”,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又防止蜜蜂缺粮“逃跑”。想让全村所有村民一起走上致富路,就必须给人人都找到赚钱的营生。于是,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村民,纷纷在村里的蜂场或是养蜂合作社“打工”,按月领工资。
昔日3元一斤都鲜有人问津的蜂蜜如今走上了“网购”路,价格不仅翻了20倍,甚至还推出了198元两瓶的精致蜂蜜礼盒。“坐在村里,一周通过网购就能卖出一百多斤,村民都惊讶了。”马永臻翻着网上客户的点赞,越看越高兴。
中华蜜蜂养殖已成为森水村低收入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2019年,产蜜量一万斤左右,通过养殖中华蜜蜂,森水村人均增收5000元。今年预计产蜜两万斤左右,预计人均增收8000到9000元。”郑明满踌躇满志。
2020年,注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放眼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最后一程的冲锋号已经吹响。首都北京承担了7省区90个县级地区的扶贫协作任务,助力受援地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与此同时,北京致力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将确保京郊低收入农户全部“脱低”。
为了共圆京郊小康梦,多年来,北京推出了一系列帮贫扶困的举措。一批批“第一书记”不辞辛劳,啃下一个个“脱低”硬骨头;细化到每一个低收入农户的帮扶任务,落户到村里的每一个新项目,村民掌握的每一项新技术,雨后春笋般配齐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高质量补齐全面小康短板,京郊农民蹚出致富路,古老的乡村面貌一新。
京郊农村脱低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走村记”专栏带您走进京郊农村,听乡亲们讲讲小康生活里的北京故事。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张楠 )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29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