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兔子还挺多事的
从古至今,小巧玲珑、温顺可爱的兔子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兔的形象与传说在历史的长河中格外引人注目。浪漫美好的传说,祥瑞的寓意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融入民族文化和世间生活的方方面面。 兔子很早就进入了广西人的生活及视野,距今12000年前的桂林甑皮岩遗址中,出土过不少兔骨,证明在远古时期兔子已经是广西人食物之一。 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兔字。兔字的甲骨文是一个象形字,像一只蹲坐着的兔子;金文的兔承接了甲骨文的字形;小篆中兔的字形进一步抽象化,线条变得圆润,依然保留了兔子短尾的形象。字形发展到隶书,兔字的初始形象消失;到了楷书,历经千年,最终蜕变成为我们熟知的兔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不仅是十二生肖之一,也一直被视为吉祥之物,因此古代留存下来的兔文物颇多。 在我国,兔的踪影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诗经》,《小雅·瓠叶》有“有兔斯首,炮之燔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的烹兔之法。 在兔子界,最有名的兔子莫过于嫦娥怀里的玉兔了。其实,最开始嫦娥奔月和月中玉兔是两个不同的神话。 嫦娥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商朝卦书《归藏》,但是直到西汉的《淮南子》才第一次出现了完整的嫦娥奔月神话,并且加入了羿的元素。 东汉时期故事更加完整,嫦娥与羿的夫妻关系确立,而嫦娥因为偷吃了仙丹触犯天条变成了捣药的蟾蜍。南北朝以后,嫦娥的形象从蟾蜍回归女儿身,并被描绘成绝世美女。 到了唐宋时期,“玉兔捣药”更多与“嫦娥奔月”的传说连接在了一起,并不断被丰润、扩充出更多或婉约、或多情的故事来。兔子的祥瑞形象也随着中秋节的普及,逐渐成了人们熟知的玉兔。 桂林博物馆馆藏的这件嫦娥仙人图梅瓶就是古人对光怪陆离月宫胜景的美好想象。 我国养兔的历史不晚于汉代,这件收藏于桂林博物馆的明代青花人物故事盖罐造型浑圆庄重,古朴大方。腹部主题图案绘有四组青花人物动物图案,饲兔者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当时豢养珍禽异兽成风气的直接体现。 作为祥瑞的象征,兔子的形象频繁出现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兔子的生态习性都早已被古代画家所捕捉。 在广西南宁的一间画室里,挂满了迎接兔年的画作,这些都是广西著名画家吴学斌的作品。吴学斌以画“神仙鱼”而闻名,但画兔同样也有着几十年的积累。 吴学斌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赋予作品独特的魅力,每幅画作总有画面以外的东西令人遐想与思考。 兔子全身都是宝,其中用兔毛制作的兔毫笔深受古今书画大家的喜爱。相传,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用兔毫书写而成。 兔毛并非都适合用来做笔,部位不同,毛的质地也不一样。兔子脊背处接近纯黑且在阳光的反射下略微呈现紫色的兔毛,称为“紫毫”,是制作毛笔的上佳原料。 紫毫的价格非常昂贵,甚至已经超过黄金。 在广西宾阳县大罗村,有这么一群人,以十几代人的传承,专注做好一支毛笔。他们制作的毛笔被称为“大罗毛笔”,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毛笔制作工艺繁琐,全部工序有上百道,十分考验笔匠的耐心与细心。 大罗毛笔兼具“尖、圆、齐、健”笔之四德,书写流畅,广受赞誉,静谧的大罗村,也让珍贵的兔毫笔得以在今天的广西继续流传。2012年,“大罗毛笔”制作技艺,纳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远古的呼唤,到玉兔传说;从瓷器绘画,到今人对兔的执着。兔与中国人的情感纽带,早已不再是简单言语。千百年来,中国人观察兔也学习兔,温良、娴静、机敏,兔的优良品德,如今已是中国人共有的民族底蕴,它也将继续滋养着华夏文明,见证新的伟大蓝图。 今晚21:20 广西卫视播出的 《广西故事・春满八桂 福兔呈祥》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00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