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空调”来了!押金3000块每小时收费1元……潘石屹:共享已被玩坏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21君~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导读:越来越多物品被赋予“共享”之名,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来源丨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nbdnews)、新民晚报、新华社、创业邦(ichuangyebang)、36氪等
你骑着共享单车,用共享充电宝给手机充电,下雨了借一把共享雨伞, 想运动时借一个共享篮球,电影院排队时有共享KTV打发时间,累了,还有共享小马扎让你休息。难怪有人把2017年,视为共享经济的元年。
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最近,又有两款令人意想不到的共享产品出现了!。
空调也玩“共享”,押金3000块每小时收费1元
据广州日报、佛山日报等媒体报道,8月初,广东顺德一家企业提出了共享空调的概念,并在8月8日首发共享空调公测版。
这家企业认为,他们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的空调租赁不同。他们共享空调的一大特点是在空调产品植入物联网科技,厂家直接与消费者连接,并通过大数据技术掌握用户使用空调的状态。这也意味着,未来你家里用的空调可能不是你的。
经营模式上,该共享空调采用“押金+按时收费”的模式,每台空调押金3000元,按照每小时1元价格收费,电费用户自理。按照一年使用5个月,每个月20天每天6小时来计算,一台空调回本需要5年的时间。
图片来源:威锋网
而使用方面需要下载共享空调APP,注册下单之后,商家上门安装,消费者享有租、续、退三个操作,开机时候只要扫空调二维码进行充值即可。而这种共享空调属于短期租赁产品,随时可以退,设计也围绕共享概念,安装使用都非常简化。
图片来自该企业官网
该企业在官网称 ,除了传统租赁的单位宿舍、高校、酒店等大型的公共场所,他们的产品主要面向的是90后消费群体。因为90后们正逐渐步入社会成为消费市场新力军,观念比较超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按照90后人群每2人组建一个新家庭,每个家庭3套空调,有2.6亿套市场需求。
共享空调之路难走宽?
据佛山日报消息,一位叫刘步尘的市民认为,共享空调乃至家电只是短期商家销售宣传,热度很快会过去。尤其是空调,用了拆掉再安装,如此循环,产品品质会受到影响,也会影响到用户使用满意度。而且,家电产品本身并不具有共享性质,共享产品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流动,如单车。家电不同于其他共享平台,家电强调的还是以家用为主,私有化属性强,共享并不符合家电的发展趋势。
据广州日报报道,中怡康白电事业部总经理魏军表示,从各类家电使用情况看,空调的共享空间是最大的,“对一个家庭而言,空调投入大,但使用率很低,非常符合共享的特征。我们预计到2022年,共享空调规模可能在108亿元。”魏军认为。
中国工业网则认为,家电共享“不是窄胡同就是死胡同”:
本质上来说,共享经济一定程度上弱化拥有权和强化使用权,自行车、汽车这些产品能够对使用权进行碎片化分割,在满足公共场所随机性需求的同时,能够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然而,空调和冰箱、洗衣机、电视这些家电产品多为家庭私用、固化,拥有权和使用权高度重合,很难成为大众化消费方式。
一方面,产品属性决定共享空调之路难走宽。空调产品核心作用就是空气调节,主要固定在家庭范围内私有使用,难以符合共享经济的快循环和高流动的要求,这从根本上限制共享空调病毒式扩张、引爆,难以跳出小众化的“坑”。
另外一方面,产业特质直接掐灭空调共享之火。“三分购买,七分安装”,可见空调对于售后安装、服务的特殊要求,每一次移机过程中,“拆+装”两个过程工作难度和强度大,稍有不慎就会给专业安装工、用户等带来安全隐患。另外,成熟行业模式、淡旺季市场分割、安装工队伍不稳定等等多方面制约共享空调注定难以成为行业主流。
上海出现共享遛娃小车
据新民网8月19日报道,共享遛娃小车近日出现在上海街头。
“上午七八点钟这里大概停了三十辆左右的共享小车。”据附近保安说,有一些带孩子到世纪公园游玩的家长尝试使用,“我看到的,大概有五六个人吧。”这些家长随后便载着小孩进了公园,“平时就看到一些家长推着样子差不多的小车进去的。”保安还表示,后来来了一辆车将路边的共享遛娃小车都装走了,所以目前只剩下一辆,“看样子是他们(公司)搬走的。”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李若楠 摄)
中午时分,记者守候了近一小时,没有家长使用。记者随机采访了一对推自家小车遛娃的家长,他们认为商家的概念和想法值得肯定,“一些家庭不是电梯房,带着孩子又要拿推车,尤其是对老人来说,还是挺麻烦的。”在他们看来,安全最重要,只要车的质量好,坐着放心,他们也愿意尝试。
据每日经济新闻,通过这款共享遛娃小车APP查询到,这些共享遛娃小车的运营方是一家名为笛檬的上海公司。而且,这家公司在2017年5月26日才成立。
运营负责人王先生告诉新民晚报记者,8月18日,首批500辆左右的小车在世纪公园周边投放,投放的地点主要在小区、公园、商场、菜场等的门口和地铁口。“18日和19日早上,已经有上百人注册,其中一半都使用了。”王先生说。
8月18日,上海交通委发布通知暂停各共享单车投放,共享遛娃小车算不算“顶风上”?对此,王先生表示,他们虽然在使用模式上参考了共享单车,但概念是不同的:
很多家长和老人觉得带娃出门要推车很麻烦,可能就减少带孩子出门的次数,或者干脆不带孩子出门,小孩亲近大自然、接触外界的机会就少了,我们投入小车就是方便父母带娃出门,比如爷爷奶奶去买菜,在小区门口开辆小车,推到菜场,买好再推车回来,比过去省力了。
对于有人担心共享遛娃小车占道乱停等管理问题,该负责人表示,车辆本身不大,不会占用很大空间,在管理上他们日常有专人巡逻管理,夜间还会批量整理。该负责人还透露,他们将根据第一批投放的情况,在下周投放第二批小车,具体地点还未确定。
“共享”式生活,张嘴就是一个“风口”。然而,我们去在某网购平台上搜索了一下类似的遛娃神器,结果是:
同款溜娃车网购价格最低只要88元,但共享溜娃车押金就要99,你会使用这款共享溜娃车吗?
共享法拉利也出现了,1分钟1元,油费自付
据创业邦报道,8月20日消息,继共享宝马亮相后,共享法拉利也来了。
俄罗斯莫斯科的一家公司推出了共享法拉利FF的服务,该车单价超过500万人民币,是法拉利旗下首款四座跑车。费用方面,押金需要3000美元,按照分钟计费,每分钟10卢布,约合1.1元人民币,油费自付,加多不退。据悉,为了鼓励平民实现超跑梦,前三名使用时长最长的用户,可获得一天免费用车资格。
“共享经济”是盘活资源还是营销噱头
这两年,借着“共享经济”的风头,越来越多的共享模式产品走进城市生活,有的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方便,有的则大受冷落。
不时出现的“共享+”,让不少人感慨创新创业的神奇魔力,也带来了人们对真伪共享的讨论。有网友认为,虽然像共享单车这样的项目,的确给人们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一些商家推出的“共享”,并不太接地气,或许只是以圈钱或广告为目的,打着共享的旗号投放的产品随意占用公众资源,影响市容市貌,还是值得警惕。
“共享+”模式和产品不断出现,让人不禁追问:究竟何为“共享经济”?“共享”概念的内涵是什么?
“共享经济的两大内涵是资源是否流动起来,及是否运用了第三方的互联网平台。”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向新华社表示,目前资本涌入共享经济市场,大多集中在日用、交通出行等生活消费型的共享商品中,如单车、雨伞等等。
江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邓虹的一大感受是,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产物,其一大特征是资源是流动的,消费者无需将其购买就获得使用权。
“互联网环境下的共享经济应该是企业(管理平台)将供给者和需求者进行配对,资源与需求找到很好的对接。”广西某高校教师高伟认为,确实不少所谓“共享”更接近于分时租赁,有的只是打着“共享”之名行商家盈利之实。她表示,目前“共享”概念满天飞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日趋便利,大家习惯使用随手可得的服务,通过手机就能满足的吃住行等需求成为商家盈利的增长点,不排除“共享”只是商家噱头的情况。其次,城市公共服务没有跟上城市生活的需求。很多城市规划始于90年代,空间布局和发展思路比较滞后,公共服务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比如城市免费公用雨伞供应不到位,促使企业萌发投放雨伞进行资源配置、租赁的想法。”
新华社记者采访发现,对于新出现的共享经济新业态,专家普遍持包容态度,而共享经济的内涵也在延展,最初的闲置资源的共享可能较算是典型的共享经济,但如今延伸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都叫共享。
潘石屹:共享已经被玩坏了,不是每个行业都适合
据36氪报道,潘石屹8月20日在广州表示,“谈共享时一定要思考,什么是利用率最低的,什么是金额比较大的,这些才有共享的价值。像汽车和办公楼,都是价值很高、利用率不高,就需要共享。
像许多二线城市,办公楼空置率达到50%,所以就需要像SOHO3Q这样的共享办公。而像共享单车一边说共享,一边又大量占用城市最宝贵的地表面资源,其他像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这类价值很低的商品都说共享,这都是概念被玩坏了。”
(本文不代表21世纪经济报道观点,投资有风险,入市风险自担)
21君
你觉得“共享空调”靠谱吗?“共享家电”是否有发展前景?
作为家长,你又会考虑使用这种共享溜娃车吗?为什么?
未来你觉得还会有哪些物品能进入共享经济圈呢?来留言开开脑洞吧!
百万读者都在看……
马云: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
这个老师火了!“最燃”演讲爆红:人生很贵,请别浪费
本期编辑 黎雨桐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0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