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药在我国即将上市:三杀虫剂,一杀螨剂
30%“腈吡螨酯”悬浮剂、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10%“环氧虫啉”可湿性粉剂,20%“戊吡虫胍”悬浮剂
腈吡螨酯——新型吡唑类杀螨剂
腈吡螨酯是新型吡唑类杀螨剂,其作用机理新颖,可通过代谢转化成羟基化合物,作用于呼吸系统的电子传递链,扰乱琥珀酸脱氢酶作用,搅乱叶螨类细胞内呼吸,抑制线粒体正常功能,达到防治目的。与现有杀螨剂无交互抗性,可用于防治果树、茶叶和蔬菜等作物的多类害螨。该药剂已于1996年4月25日申请专利,并在日本、韩国、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国家取得登记。该品种由日本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在我国取得登记。
95%腈吡螨酯原药,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282;30%腈吡螨酯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270。
主要用于防治苹果树的二斑叶螨和红蜘蛛,在靶标发生始盛期,用100~150 mg/kg剂量喷雾,使用后的苹果至少间隔14 d收获,每季最多使用2次。
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新型嘧啶酮类介离子类杀虫剂
三氟苯嘧啶是新型介离子类杀虫剂,属于嘧啶酮类化合物。虽然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但却是目前唯一能够抑制而非激活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化合物,与新烟碱类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对水稻各种稻飞虱的若虫和成虫防效较高,且具有用量低、微毒、低残留等特点;因良好内吸传导性和渗透性,耐雨水冲刷,对水稻稻飞虱防效长达21 天,比其他同类产品长7~10 天,可有效防控、减少施药次数。同时,能快速停止害虫取食,药后3 天田间防效超过90%,符合绿色防控理念和农药减量的要求。对有益节肢动物群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传粉昆虫无不利影响,对蜘蛛、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等天敌影响极小,对环境友好。
该产品主要在亚洲水稻种植区域的泰国、印度、日本、马来西亚、越南、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同步开发登记。目前,已向日本、韩国、印度、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递交登记申请,其中,在新加坡和菲律宾已获得10%悬浮剂的登记。该品种由美国杜邦公司在我国取得登记。
96%三氟苯嘧啶原药,微毒,登记证号:PD20171741;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微毒,登记证号:PD20171740。该产品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飞虱,在水稻分蘖期至幼穗分化期(每兜5~10头稻飞虱时开始施药),在16~25g/hm2剂量下对作物茎叶喷雾1次。为减缓抗性产生,在21~25 d选用不同作用机理的产品,每季最多使用1次。
10%“环氧虫啉”可湿性粉剂——我国创制研发的第4代新烟碱类杀虫剂
环氧虫啉是我国创制研发的第4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选择性抑制昆虫神经系统烟碱型乙酰胆碱酯酶受体作用。是一种广谱、结构新、污染少、低毒性、高效新烟碱类杀虫剂。另外,在制备成本方面与传统烟碱类杀虫剂相比,有明显优势。拥有中国发明专利:ZL200810236885.X。
四川和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95%环氧虫啉原药和10%环氧虫啉可湿性粉剂将在我国获得登记,毒性均为低毒。制剂登记用于防治甘蓝蚜虫,喷雾使用,有效成分用药量22.5~30g/hm2。据查询,这是环氧虫啉在中国的首次登记。
95%环氧虫啉原药,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342;10%“环氧虫啉”可湿性粉剂,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365。主要用于防治甘蓝蚜虫,在若虫始盛期用22.5~30 g/hm2喷雾。每季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10 d。
20%“戊吡虫胍”悬浮剂——我国创制研发的结构新颖的新烟碱类杀虫剂
戊吡虫胍是我国创制研发的结构新颖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其将新烟碱类与缩氨脲类杀虫剂活性结构巧妙组建到同一分子中,获得兼具新烟碱类和钠离子通道抑制剂2种杀虫剂活性特点的硝基缩氨基胍类杀虫剂。该产品通过触杀作用,对害虫各发育期都有效(包括卵),具有杀虫广谱、速效和高活性特性,并有多个作用靶标,可降低抗性风险,对水生生物、两栖生物、蚯蚓等低毒,对环境非靶标生物友好,尤其对蜜蜂安全。其专利权人是中国农业大学。该品种由合肥星宇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取得登记。
96%戊吡虫胍原药,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095;20%“戊吡虫胍”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094。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飞虱,在其1~3龄期用60~105 g/hm2剂量,对作物叶面喷雾,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21 d;还可用于防治甘蓝蚜虫,在靶标初发期用30~45 g/hm2剂量,对作物叶面喷雾,每季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10 d。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0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