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教育系列——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民族语言为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哈萨克族主体在中亚、西亚,主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中国、 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国。哈萨克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占其总人口的65.5%。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总人口数为1462588人,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天山及伊犁河谷一带的大草原上。
哈萨克族最初崇拜大自然现象,崇拜诸神。远古时代,他们在广袤的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通过对自然的崇拜求得牲畜、生命的平安无恙。
哈萨克族皈依了伊斯兰教之后,巫师医士仍然很多。在新疆哈萨克族人聚集的地区,一直到了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才开始修建清真寺和经文学校。
哈萨克人居住的地方,按一年四季分为冬窝子、春窝子、夏窝子、秋窝子,一般春秋两季为一处。冬季,住在土块或干打垒的房子里,林区则在木房里过冬,其它季节住毡房。
毡房是春夏秋从一个栖息地搬到另一个栖息地的简便的活动房屋。毡房防风挡雨,通气透亮,移动方便,一般30分钟内就可支撑拆除装卸完毕。
哈萨克族服饰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吐马克”是哈萨克族男子冬季戴的帽子,冬天穿鞣制过的、羊毛朝里的皮袄或皮裤。
哈萨克族女性的服饰比男性服饰要复杂一些,款式繁多,做工极为讲究,而且随着年龄的变化,着装上也有所不同。妇女的头饰主要有帽子和头巾两种。
哈萨克族的饮食和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主要有茶、肉、奶和面食。哈萨克族奶制品的种类主要有鲜奶子、酸奶子、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马奶酒等等。
在哈萨克族人的日常生活里,人们都很自然地把致“巴塔”作为重要的礼仪,以此表达对人、对事物的良好祝愿。
哈萨克族民歌中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对唱。哈萨克族的各种乐器都便于携带、易于演奏。
传统的哈萨克族舞蹈,多以模仿飞禽走兽的动作为特征,夸张幽默,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传统的舞蹈有《哈拉卓尔哈》。
哈萨克族的节日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主要节日除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外,还有“那吾肉孜”节。
哈萨克族婚俗中特别强调终身婚姻,因此过去哈萨克族离婚的以前几乎没有,现在也很少见。
新疆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历史厚重,弥足珍贵。了解哈萨克族,为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0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