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7年过去了,大家还记得这位“布衣”院士李小文吗?

 

李小文

“当众声喧哗的网络,将‘布鞋院士’的盛誉簇拥向你,你却独盼这热潮退却,安静地做一辈子风轻云淡的‘技术宅男’。”

这是2014年度,“感动师大”给予李小文的颁奖词。

从这简单却饱含高度赞誉的颁奖词中,我们能脑补出一个恬淡儒雅的文士模样。

但只有见过李小文本人的照片,才会惊叹:“竟还有这样的院士!这样才高却低调,犀利而不失洒脱的院士。”

他是科研界,闪闪发光的“开路大神”;是学术界,孜孜不倦的“钻研狂魔”;更是是教学界,鼎鼎大名的“布鞋院士”……

属于李小文的头衔很多,可抛开那些瞩目的光环,依旧熠熠生辉的,是他崇高的信仰和品质。

距李小文院士逝去已经过去七年了,今人依旧记得他,也应该记得他!

1947年,李小文出生在四川自贡。

他的父亲是一名高级工程师,母亲是会计,放在那个年代,是妥妥的高知家庭出身。

李小文

李小文的父母也确实很懂得教育孩子,除了正常的校园教学,他们还格外注重发掘李小文的个人潜力。

在父母的有意引导下,李小文的各项才能都被“开发”到了极致。学贯文理两大科,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还表现出了超常的理工天赋,数学和物理成绩格外拔尖。

在同学们眼中,似乎只要李小文愿意,就能轻松拿下任何一门功课,是学生时代的“学神代表”!

1963年,李小文凭借优秀的成绩,一路冲到了高考的门槛,成功被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录取。

大学期间,李小文主修无线电测量仪器专业,这样听起来就令人头痛的专业,他读起来毫不费力,年年考试都是专业的佼佼者。

除了学习好,李小文还是学校里公认的“风云人物”,但凡有什么重要级别的活动,一定离不开他的身影。

古今中外,有才的人大多也很有个性,李小文就是个性突出的“怪才”。

因为脑袋瓜子灵活,读书学习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为此,每次考试的时候,他还专门计算自己的得分,确保最终的分数保持在及格边缘线,坚决不多吃“一点亏”。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还自有一套“歪理邪说”:“能考及格,绝对不考满分,那是对分数的一种浪费。”

时间久了,他也养成了“糊弄”心理,既然轻轻松松就能取得好成绩,何必多花心思和时间?

“那个时候,我最爱看小说,尤其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

学习之余,李小文将剩余的时间,全部留给了小说,在热血江湖的武侠世界,培养一位“大侠”该有的品质。

1978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各地,大批留学生踏上了国外的土地。

李小文研究生毕业之后,也顺应时代的号召,成了新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奔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进修。

包括李小文在内的所有留学生,都知道那会是一趟艰难的“求学之行”。毕竟当时中国势弱,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远不如今天,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一定会遭受各种歧视和打压。

其中的苦楚和心酸,李小文深有感受!

刚到美国之初,语言不通,生活饮食迥异,各种生活上的麻烦层出不穷,李小文好不容易重建起的自信心,又一次遭到了冲击。

好在他懂得调节自己的情绪,经历过“低迷期”的李小文,就像一株凌霜的松柏,在寂寞和严寒中长青不败。

“既然适应不了美国的生活,那就一心搞专业知识,反正我迟早是要回国的。”

秉着这种报效祖国的信念,李小文将更多的时间专注到实验和科研项目上,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等到毕业的时候,他不仅成功拿下地理学博士学位,还将计算机硕士学位一道收入囊中。

奖杯和证书,记录了李小文那些年的付出和汗水,更镌刻出一段光辉而灿烂的“留学岁月”!

1986年,李小文结束了在美国的学业,放弃高薪的工作,选择重新奔赴到祖国的怀抱。

回国之后,他被安排到中科院遥感研究所工作,担任图像处理室主任和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

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取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为中国的遥感事业打下了第一层“地基”。

不仅是国内,就连国外都多闻李小文的大名,邀请他去美国开展合作研究,还开出了极具吸引力的优渥待遇。

李小文统统拒绝了:“合作可以,但是我必须留在中国。

开展中美科研合作,对国内遥感事业的发展大有好处,正因如此,他才同意担任学界代表,从中“牵线搭桥”,中美两国来回跑。

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应该是李小文事业的高峰期,他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数不胜数。

从植被二向性反射,到几何学模型的创建;从地表遥感板块,到赫姆霍兹互易原理;从普朗克定律到波普特征的概念模型……

他肆意地“畅游”在科研的海洋里,每一项重大成果,都能激起惊涛骇浪,掀起的每一朵“水花”,都是他智慧的“结晶”!

除了开展各项理论研究,李小文还能极度重视实践,经常参加国内外各种重大科研项目,掌握第一线技术力量。

在他的努力下,中国遥感事业突飞猛进,势头一片大好!本该功成名就的时候,李小文又如武侠小说的中的“扫地僧”一般,退居二线,深藏功与名。

1999年,李小文从科研第一线退下来,“转战”教育界,为祖国培养新一代人才。

李小文的丧礼

当时他被安排到北京师范大学授课,报到的第一天,穿了身简单的衬衫加长裤,脚下拖着一双黑色老布鞋,挎着老旧的公文布包。

用同事们的话的来说:“李院士当时的打扮,很有些土的意思,不像大学老师,像刚进城的农民。”

正因如此,李小文进校门的时候,还被门卫拦住不让进,说是禁止推销农产品,最后全靠出示工作证,门卫才相信他真的是学校的教职人员。

此事闹了一个大乌龙,在学校传得沸沸扬扬,师生们对这位“农民院士”充满了期待,都等着一睹真容。

等真正见到李小文本人,学生们一致认为:“李院士还真像个农民!”

他们从没见过如此打扮随性,甚至可以称之为“寒酸”的大学老师,但学生们并没有因此轻视他,反而感到更亲近和敬佩。

只有内心充实富盈的人,才能看淡物质生活中的外在享受,李小文的朴实,恰恰印证了他的自信与涵养。

根据李小文的学生们回忆:“老师在课堂上说过,钱在本质上是‘非线性和非单调性’的。”

简单解释就是,他并不需要很多的钱,多出来的那些捐给有需要的学生,这样贫困的学生,就能有机会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往大了说,或许就是拯救了一条生命,增加了社会效益。

这种仗义疏财的洒脱气质,还真像极了金庸笔下的大侠。

李小文自己也很喜欢学生们将他当作“大侠”,而且还是个可爱的大侠。

他会紧跟年轻人的时尚潮流,用博客QQ等新型社交工具,一旦学生有什么疑惑的问题,就跑到博客下去问他,他都会一一回复。

有时候,还会在博客上留下专业的问题当作业,挑选学生的留言进行解答,师生互动十分有趣。

针对较为复杂的疑难问题,博客上解释不清楚的,李小文就留下对方的邮箱,进行详细的一对一定向回复。

至于每封邮件的落款,一定会是“小文”,这样亲切的称呼,瞬间就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丁小文还和班里的同学组建了QQ群,他的昵称是“黄老邪”,同学们就一致将群名改为了“桃花岛”。

“我们都是丁老师的学生,就像黄老邪治理下的桃花岛,大家都是一个大家庭!”

丁小文不仅是大家庭的家长,更是那个武侠江湖的“帮主”,时刻不忘记“肩负使命”。

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中央领导第一时间赶去灾区慰问,丁小文也时刻关注着灾区新动向。

可他发现航班上用来视察工作的,只有灾区的照片和地图,根本不是遥感的地势图。

李小文身为遥感领域的领军人物,心中说不出的难受,他在社交平台上发长文道歉。

“对不起大家,在所有人都关心汶川灾情的时候,我们身为专门的技术人员,竟然没办法制作出一幅完整的图,这对于所有搞遥感的,都是一种羞辱,恨不得打个地洞钻进去,也算地震殉国了。”

李小文的这番言论,在网上掀起不小的讨论度,大家都被这位院士的真性情所触动。

关注他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就有了一张经典的生图流出:照片中的李小文头发花白,穿着意见旧时布衣,专注地阅读手中的讲义,最引人注意的,是他讲台下的那双黑布鞋。

要知道他当时已经是中科院的院士,科研界的泰斗,竟然还如此勤俭朴素,像极了活在桃花源记里的人物。

好奇心大盛的网友们,开始疯狂找寻和李小文有关的信息,越是了解,越是喜爱敬佩。

这位兢兢业业,为祖国科研事业奋斗终身的老院士,一夜之间火遍全网。

2014年,李小文的热度依旧不减,被推选为“科学网年度人物候选人”,“感动十大候选人”,各种荣誉和头衔落在他身上。

没有一个人觉得名不副实,因为他值得!

李小文却不喜欢突然袭来的“荣耀”,他更倾向于低调的生活,平时专注科研,教书育人,闲暇时喝喝小酒,写写散诗。

功名利禄对他而言,都只是眼烟云,还不如埋头实干来得痛快。

就在大众和师生们,坐等老院士再创辉煌的时候,他被突如其来的病魔“击垮”了。

2015年1月10日,李小文于北京病逝。

就像一场猝不及防的“玩笑”,说走就走了。

有学生在他生前的博客下面留言:“布鞋院士走了,或许应为他感到欣慰,他过上了一心向往的清净生活。”

这样想想,学生说的也没错。

纵观李小文的一生,在科研事业上,沉心实干,在家国大事上,心怀天下,在生活上,朴实无华。

他当真活成了武侠世界中的人物,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