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打棒球的少年们,他们到底能有多棒?

 

自全国院线上映以来,高分棒球电影《棒!少年》的关注度一路有增不减,激发出多维度的思考共鸣和讨论,青少年棒球教育以及中国棒球的未来之路便是其中的热点话题。

在北京的郊区,前中国棒球队队长孙岭峰创建的“强棒天使棒球基地”里,一群被困在阴影里的孩子通过学习棒球获得了“叫板命运”的机会。

2018年,在美国举办的PONY小马联盟U11组世界大赛上,这支由平均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组成的“强棒天使队”,受邀作为亚太地区唯一一支少年棒球队登上世界少棒的顶级赛场,这在中国棒球史上是首次。

从逆境中走向国际舞台,棒球为这群孩子开辟了一片开阔的天地,让他们成为优秀的棒球少年。

源自棒球场上的青少年教育思考

在影片上映后,基于《棒!少年》所呈现的棒球培养模式,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棒球之于青少年成长的独特价值。

1月9日,《棒!少年》战略合作伙伴MLB联合知乎发起一场观影活动,强棒天使创始人孙岭峰、MLB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祁冬,以及来自知乎的内容创作者代表们进行了一场对话,交流探讨电影背后的青少年棒球教育问题,以及中国棒球发展之道。

当天,电影主人公、强棒天使队队员马虎、小双、大宝和李海鑫四位小球员也来到现场,分享了大荧幕之外的棒球生活,讲述了棒球陪伴他们成长的真实经历和感受。

“棒球是一项宽容的运动,无论高矮胖瘦都可以参加,也许你个子不高,块头不大,跑得不快,练不了其他运动,但在棒球场上,总能找到你的位置。”孙岭峰表示,基地是一座桥梁,真正接纳并给予孩子“叫板命运”底气的是棒球运动本身。

同样作为棒球产业从业者,祁冬对孙岭峰的培养模式十分赞同。在祁冬看来,青少年学习棒球运动的益处是多方面的,棒球是一项重策略、重团队、轻对抗的运动属性,非常适合作为小孩成长教育的良好手段。而且,棒球运动充满人文色彩,观赛、练球等场景都具有很强的家庭和亲情属性,能够成为亲子关系的重要纽带。

祁冬同时还认为,对于我国棒球运动发展而言,青少年培养是最关键的一环,青少年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决定中国棒球的未来发展,也是中国棒球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MLB十多年来一直坚持深耕青少年培养,在无锡、常州、南京三地建立了棒球发展中心,并积极推动MLB First Pitch棒球公益课进校园,组织青少年棒球联赛。

“体教融合大战略下,棒球进校园将大有作为。我也注意到,已经有很多学校和MLB棒球公益课等项目合作,多方合力能够为校园体育带来更专业、系统的课程体系,让更多学生在最佳的成长阶段得到学习锻炼,这将为我国棒球发展夯实底层基础。”站在行业观察者的视角,知乎内容创作者们对校园棒球的教育价值十分赞同。

“争取有朝一日能去MLB打球,向最顶级的赛场发起冲击。”马虎也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努力训练,成为一名出色的职业棒球手。而在刚开始到基地,还没有开始融入团队的时候,马虎是一个让所有人都头疼的“问题少年”。

两个极端的孩子也能在同一片棒球场成长

《棒!少年》中那些训练和比赛的时刻也让我们看到,学习棒球的小孩,他们到底有多“棒”。

马虎、梁正双,性格迥异的两位主角在棒球场上找到了实现自我成长的位置。刚进入基地的马虎激愤顽劣、惹事斗狠,他对尊重的理解是“当上老大”,但年过七旬的师爷张锦新告诉他,赢得尊重的正确方式,是遵守棒球队的规则,好好训练,在球场上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一开始,马虎打得非常糟糕,沮丧外化为挑衅越演越烈,师爷并不着急教训,让他自己体会挫折。性格中的无所畏惧起了作用,他不断试错,身上使不完的劲儿反而成了球场上的一抹亮色,一次在击球手位置上的亮眼表现获得教练认可,马虎找到自信,开始学着尊重棒球。赛场上并肩作战后,马虎也开始懂得别人的悲欢。

在美国的比赛遭遇惨败,小双陷入崩溃,马虎忙前忙后给予安慰,“还有的是机会。”可在小双看来,“机会只有一次。”小双内敛隐忍、细腻敏感是他性格的底色,投手的位置,是他蜕变的机会。

“失败可怕吗?可怕的是不敢再站起来。我最自豪的,是你把基地当做家。所以,只要我不死,我们就一起努力,好吗,小双?”小双在输掉比赛后回到大伯身边,孙岭峰去看他时,掏心窝子说了这番话。坚强,是棒球人的必修课,影片公映前,小双放下心结,回到了基地。

导演许慧晶说自己很喜欢这部作品的英文名“Tough Out”,这个词代表了打棒球需要的品质,意味着坚强,但也意味着艰难。无论是马虎向外式的坚强还是小双向内式的坚强,最终都经过棒球运动的淬炼,成为他们回击命运的武器。

棒球场是最好的成长

一边学会面对失败,一边渴望忘创造奇迹,这是棒球场上的常态。以目前世界上最高水准的职业棒球赛事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为例,162场常规赛的漫长赛季对所有运动员都是身心的双重考验,每个队都要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经历起起伏伏,即便是一流球队,也仅有六成胜率。

美国著名作家保罗·奥斯特在写给诺贝尔奖得主库切的信中提到:“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喜欢棒球,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棒球教会我一个道理:失利是常态,失败不可避免。今天早晨我扫了一眼报纸上的积分榜,发现排名最好的球队在这一赛季赢得了58场比赛,输掉了34场,估算一下也就是63%的胜率,这意味着在30支球队中最强大的这支球队,在37%的时间里,是带着挫败感回家的。”但“即使你真的战死了,第二天你还得从棺材里爬出来,竭尽全力发挥你最好的水平。”

棒球场上的胜负难料,让屡败屡战少了丝悲壮,多了些顽强。常有人把“九局下半”视作最动人的体育名词,因为它几乎等同于奇迹,且通往奇迹的门永远向顽强的团队敞开。棒球常规比赛共有9局,客队与主队分别进行半场攻防,上半场客队进攻,下半场主队进攻,但最后一个半局即九局下半至关重要,因为九局上半结束后,无论主队之前落后再多分,也能凭借最后关头的殊死一搏获得逆风翻盘致胜的可能。

因此,在棒球人的字典里,顺境、逆境都是再普通不过的词汇,他们要做的就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向前。正如棒球本身具有极大的包容度,MLB也是一个世界的熔炉,怀揣棒球梦前来朝圣的年轻人来自世界各地,有的出自发达国家的名校,有的发轫于贫困地区的乡村。

无论是棒球基地的孩子还是在MLB追梦的少年,棒球在他们成长的路上都起到重要作用,强大的抗压能力、面对挫折的乐观心态、独立生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面对更广阔世界的思维和视野,都是这项被誉为“绿茵场上的国际象棋”的运动给更多青少年受用一生的馈赠。

一次电影放映之后,坐在观众席上看完3年前的自己,跟随许慧晶出席影展的马虎,登台后手捧棒球帽,站得笔直说:“现在的我有了很大的改变,已经不像原来那么匪了。”有观众问他为什么保持这样的站姿,他回答:“因为这是我们棒球队员最起码的礼貌。”

孙岭峰记录下这一幕转到朋友圈,“棒球人不光在棒球场上,在球场下也要为棒球赢得喝彩,这才是一个棒球人的本质。”

来源: 消费日报网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