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新型夜视仪亮相 解放军报强调提高部队夜战能力

 

来源:解放军报

上图:官兵运用新型单兵夜视仪进行夜间丛林搜索训练。李晗晖摄

解放军报讯陆栋钰、沈树豪报道:日前,第72集团军某旅组织夜间对抗演练。该旅装步九连官兵发挥新型单兵夜视仪的技术优势,隐蔽机动,对“敌”重要目标实施精准打击。据了解,此次夜训,参训分队整体行动速度、协同紧密程度、目标毁伤效率等指标,较以往均有大幅提高。

“有了新型单兵夜视仪,训练真是如虎添翼!”连长陈家福介绍说,单兵在夜间可视距离相对近,行动、观察、打击范围有限,新型单兵夜视仪配发使用后,有效破解了这些难题。

“现代战争的制胜理念、制胜要素、制胜方法都在变化,训练也须跟着变。”该旅领导介绍,近年来,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装备陆续列装,针对新装备训练更高的标准要求,他们深化科技强训,不断加大新装备列装后兵种战术运用研究,在演训实践中加快新装备战斗力生成。

演练现场,班长冯世杰使用新型单兵夜视仪搜寻到无光源标识的通路后,一边目测装甲车辆与步兵的安全距离,一边指挥全班交替掩护迅速通过,成功突破“敌”前沿阵地。冯世杰说:“科技是战斗力的倍增器,如今有了新型单兵夜视仪,部队行动更加快捷高效。”

据介绍,随着战术运用问题研究的深化拓展,该旅新装备融入作战体系训练进一步深化,推动部队战斗力整体提升。前不久,该旅新列装的某型轮式装甲侦察车、某型无人机侦察系统完成研究攻关,下一步将投入实战化训练与作战运用。

重视提高部队夜训质效

夜间训练是提高部队夜战能力的基本途径。实践发现,一些单位夜间训练在理念、训法、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继承发扬我军传统夜战优势,大力提升夜训质效,增强夜战能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提高认识,更新夜训观念。落实和强化夜战夜训,更新观念是前提。夜训不是简单地把白天的训练移植到晚上,更不能用白天训练的思维指导夜间训练。而应着眼未来夜战的特点规律,坚持信息主导、体系支撑,依托部队现有夜战夜训装备、器材和手段,探寻夜战装备发展变化的规律特点,结合各战略方向的战场环境、地形条件,确立信息化战争时代精判目标、精确指控、精准协同和信息主导、火力主战、跟进保障的夜战理念。推动夜训由单兵向综合、由战术向战役拓展。实践过程中,应坚持靶向发力,激活部队开展夜训的动力和热情。可结合理论学习时机,通过夜战经典战例的学习,使官兵增强危机感、紧迫感,了解现代战争特别是现代夜战制胜机理,不断增强抓夜训的自觉性主动性。

着眼于战,科学创新施训。要以战法研究牵引训法创新,聚焦现代条件下局部战争夜战,深入研究夜间作战新“招数”,破解夜间训练高耗低效的难题。把要素训练、单元训练、集成训练和一体化训练等训练方法,逐步运用于夜训实践之中。按照新大纲对夜训时间、任务、课目的要求,在力量编成上突出合成编组、小群多路、精兵作战,在战法运用上突出立体突入、精确打击等,通过不断创新完善训法体系,研究出具有我军特色、适应战场环境,能够扬长避短、克敌制胜的实用管用夜战战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夜训体系。坚持把信息主导、能力为本等作为前提,在抓好单元合成训练基础上,注重抓好夜间行动要素集成训练,重点解决好系统互联、信息互通等问题,把夜间侦察情报、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等要素练全、练实、练过硬。

健全机制,强化监察问责。促进夜训常态化规范化落实,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夜训运行、监督机制。要把训练监察作为促进夜训落实的重要抓手,严格落实各项制度。首先,突出考评机制。用好实战化考评这个“指挥棒”,把夜训内容作为各级组织军事训练考核的重要内容,既要涵盖全部又要突出重点,既要定期考也要随机考,把部队的夜间整体行动能力作为评定战斗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将夜训比武竞赛纳入各类评选活动中,把夜训成绩作为评定年度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和单位的重要依据。三是理顺保障机制。完善配套场地器材物资,系统论证和研究夜间训练保障标准,立足现有条件,有效集成夜训保障资源。此外,通过健全安全组织加强夜训保障,确保安全指令及时下达、有效管控,真正使夜间训练持久、常态地抓好落实。(作者:鲁卫成)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4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