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我们的耳朵,避免听力损失,从现在做起
听力正常,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听力损失,我们的生活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那么如何关爱耳朵,避免听力损失呢?
01
预防耳朵进水
外耳道是自耳甲腔深处的外耳门向内侧延伸到鼓膜的弯曲管道,深达2.5~3.5cm,外耳道内的耳毛及耵聍具有防虫、防尘、防水和保持空气温暖的作用。在游泳、洗头、洗澡时如耳朵内进水,处理不当,会诱发急性外耳道炎,一旦治疗不及时会降低听力。特别对鼓膜穿孔的人,极易导致中耳炎的发生,引发渐进性的听力损害,治疗起来也非常痛苦。那么,一旦外耳道内进水了该怎么办呢?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甚至可以使用电吹风将耳内的水分蒸发。
02
远离噪音源
如机器轰鸣声、KTV等长期持续的噪声刺激,会引起噪声性听力损失。限制暴露时间以及佩戴听力保护设备(如防噪耳罩)是预防噪声性听力损失的有效措施。
03
正确使用耳机
使用耳机时,应遵循“60-60-60”的原则,即音量低于最大音量的60%,使用耳机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环境的噪声不高于60分贝,可有效减少对内耳的毛细胞的损伤。毛细胞为感受机械波刺激的感觉上皮细胞,其作用是帮助我们感知声音,而它们的数量在出生时已经固定且没有再生能力,一旦损伤,会带来不可逆的听力损害。长期不恰当地使用耳机行为还包括:睡觉时佩戴耳机、长期煲电话粥、使用入耳式及劣质耳机。从现在开始改变不良用耳习惯,可在一定程度上远离听力损失。
04
避免服用耳毒性药物
引起耳聋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外伤、疾病( 腮腺炎、流行性感冒、伤寒、脑膜炎、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此外,煤气中毒、噪声刺激、出生时缺氧等因素也能导致耳聋。已经发现的耳毒性药物有百余种,最常见的有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红霉素等多种抗生素,还有水杨酸类制剂、速尿等强利尿剂以及奎宁、氯奎等抗疟疾的药物。慎用或禁用损害听神经的药物,用药之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向医生、药师询问是否具有耳毒性。
05
孕妈妈少去人多场所,控制好情绪
预防儿童耳聋应从母孕时开始。孕妈妈需避免到人多嘈杂的场所,以免感染病毒性感冒、腮腺炎、脑炎等疾病诱发耳聋,同时应尽量避免接触X射线。情绪过于激动、暴怒也是诱发突聋的重要因素,当人的情绪发生剧烈波动时,体内的交感、副交感神经会失去正常功能或发生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内耳听神经缺血缺氧而引发耳聋。所以孕妈妈要保持情绪稳定。
06
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
不要随意掏耳朵。外耳道的分泌物可随吃饭、说话而自行脱出,若我们自行掏耳朵容易引起耳道壁损伤,伤及中耳和内耳,引起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甚至耳聋。当耵聍过多时,可请医生解决。
大多数人在擤鼻涕时,同时捏闭双侧鼻腔进行用力,容易将鼻腔分泌物驱入邻近器官,诱发中耳炎、鼻窦炎等。正确的姿势应该是上半身稍向前倾,将纸巾覆于鼻上,压住一侧的鼻翼堵住鼻孔,朝另一侧鼻孔缓缓往外呼气,挤出鼻涕,然后重复以上步骤轻柔地擤出另一侧的鼻涕。
07
积极治疗慢性病
要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的速度。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时常捏耳、按摩耳廓颈后发际两侧凹陷处的风池穴等,可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
08
避免压力过大,作息规律
在压力面前学会自我调适和减压。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规律常诱发突发性耳聋。应合理安排作息,尤其不要熬夜。
09
定期检测听力
建议年龄大于50岁的人每年进行听力检测,以观察自身的听力情况。发现听力问题,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让我们永远拥有健康听力!
作者: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士 李巧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