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古人的金饰,才知道什么叫高级审美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黄金又土又俗
直到看过文物里的金器方才知道
土的是如今的设计
俗的是当下的审美
近年来,随着国潮的兴起
不少金店也开始蹭传统文化的热度
推出了所谓的古法黄金、传承系列金饰

首先我们要知道
中国人将金器用作身体装饰
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夏朝
甘肃出土的这件金耳环就是证据:

公元前2100—1600年 金耳环 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藏
素圈显然无法体现古人的技艺水准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博物馆珍藏文物里的金耳坠和金手镯
感受一下真正的的高级审美吧~
耳坠

战国 圆锥体弹簧式金耳坠 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藏
图源:动脉影
耳坠是中国传统耳饰的一种
比耳环多了一部分下垂的坠饰
看到这对战国时期的金耳坠
爱吃妙脆角的朋友会不会觉得有点眼熟
圆锥体、弹簧式设计拼的就是脑洞
黄金+绿松石的配色更是一个字:绝!

北魏 嵌宝石金耳坠 大同市博物馆藏
2004年大同交通苑北魏墓群出土
图源:动脉影
这对来自北魏的金耳坠
由琥珀、银环、金环、花丝柱、
镂空金珠、麦穗花等多种元素组成
通过编织、焊接、锤打、拔丝等技术
打造出了繁而不乱的效果

唐 球形镂空串宝金耳坠 扬州博物馆藏
图源:动脉影
隋唐时代的人们对黄金首饰的向往
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当时的金银器制作还发展出了
掐丝、镶嵌、鎏金、包金等几十种高超工艺
一句“骊珠迸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
便带我们回到了耳缀骊珠的舞者
正表演胡旋舞的现场

南宋 瓶莲鸳鸯金耳环 蕲春县博物馆藏
1985年湖北蕲春罗州城遗址窖藏出土
图源:动脉影
虽然打耳洞、戴耳饰的习俗自古有之
但这种习俗直到进入宋代以后才流行开来
宋代的耳饰素材较之前朝更加丰富
上图中这对耳环从上至下用圆环串起了
荷叶、莲实、花瓶、花卉、鸳鸯、刀形吊饰
整体长达8.5cm
或许它的主人是个拥有修长“天鹅颈”的女子

南宋 古瓶花卉金耳坠 上饶市博物馆藏
图源:松松發文物资料君
这对金耳坠中的古瓶造型十分罕见
瓶中还有似为单瓣水仙的插花
如此简洁古朴又不失美感的金饰
试问谁不想拥有?
但在宋朝,普通老百姓也就只能想想罢了
因为太宗、真宗、仁宗都曾多次
明令禁止服饰用金
珍珠也因采集不易而只允许命妇使用

明 八珠环 江西省博物馆藏
江西省南城县益庄王夫妇墓万妃棺出土
图源:卡拉·蔡
明代则首次将耳饰的形制
纳入了皇家服饰制度规范
一只耳环嵌四颗珍珠的形制
便是宫廷样式之一
图中这对八珠环的主人
就是益庄王朱厚烨的继妃万氏

明 金累丝镶玉蝶赶梅耳坠 蕲春县博物馆藏
蕲春县彭思镇张滩村猪头咀出土
图源:动脉影
都昌王朱祁鑑之妃袁氏墓曾出土过
一对金累丝镶玉蝶赶梅耳坠
这对耳坠上方是一顶镂空的金累丝花叶伞盖
伞盖下缀系的金累丝镶玉装饰物
正是在明代金银首饰中
可与“凤穿花”平分秋色的“蝶恋花”

明 金丝葫芦形耳坠 兰州市博物馆藏
白衣寺多子塔塔刹出土
图源:卡拉·蔡
葫芦环也是明代最为常见的款式之一
取的是“福禄”的吉祥寓意
规格最高的为“四珠葫芦环”
用金玉制成的葫芦环规格就略低一些

明 镶金嵌玉葫芦形耳环 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打浦桥顾从礼家族墓出土
图源:卡拉·蔡
总的来说
明墓出土的纯金葫芦环
不仅在数量上远多于金宝珠葫芦环
在工艺上也更加精湛多样

明 石榴形金耳坠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藏
四川眉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水
图源:动脉影
石榴在民间具有“多子多福”的寓意
这只石榴形镶珠金耳坠是江口沉银的出水文物
见证了明末农民起义将领张献忠
计划将从陕西、河南等地搜刮而来的财物
运离成都却在彭山江口遇袭的历史
小巧可爱,是放到现在都不过时的款

明 勾亭金耳坠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南京太平门外板仓徐达家族墓出土
图源:动脉影
这对亭阁状的耳坠也极具设计感
3厘米高的重檐小亭使用了花丝等工艺
让人惊叹的是
亭子的四面除一面为固定的屏风之外
另外三面的双扇门居然还是可以开合的

清 金耳坠 宁夏博物馆藏
宁夏平吉堡姚氏墓出土
图源:动脉影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
将小巧简洁的耳环称为“丁香”
将繁复华丽的耳坠称为“络索”
宁夏博物馆藏的这件清代金耳坠
用累丝与锥碟工艺塑造了灯笼与绣球的形象
造型繁复逼真,充满了喜气
是明清时期最高工艺水平的代表
手镯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跳脱”、“臂环”
“腕钏”都是手镯的别称

东晋 金镯 南京市博物馆总馆藏
南京雨花门大树城出土
图源:松松發文物资料君
这件和王羲之同时代的双股金丝圆镯
方便调节宽窄
是欧亚大陆最常见、
最简单的镯子样式之一

隋 金手镯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
图源:动脉影
“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
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
给最宠爱的曾外孙女李静训打造了一对
镶有松石、玻璃等珠宝的金手镯
小巧别致,满满的都是爱

唐代四龙双鞘金镯 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藏
1988年西安咸阳机场M2初唐贺若氏墓出土
图源:松松發文物资料君
隋唐墓葬中有不少
风格源自北印度、中原本土制作的手镯
这件金镯以金二龙缠绕构成半环
再以合页轴连接,固定成环,一端为插销式
巧妙、奢华有内涵的设计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
金镯主人的夫君正是独孤信的长子独孤罗

唐 孔雀花卉纹金镯 洛阳博物馆藏
图源:动脉影
这件孔雀花卉纹的金镯
将大唐的繁华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眼看去,盛世的贵气扑面而来

唐 联珠纹金手镯 扬州博物馆藏
图源:遗产君
唐末以后
手镯的造型除了圆环形
还发展出了绞丝、串珠、竹子等形制
这件金镯展开后呈柳叶状
镯面饰有三层联珠纹
走的是简洁大方的路线

金代金手镯 辽宁省博物馆藏
图源:遗产君
这件今日看来依然十分吸精的金手镯
虽然线条简单,但纹饰精致可爱
有网友说:
“没仔细看还以为是卡地亚”
明清时期的金镯通常是成对出现的
钟龙纹是最多见的纹饰
通常为双首二龙戏珠状


明代双龙首金镯 南京市博物馆藏
南京江宁将军山沐瓒夫人刘氏墓出土
图源:松松發文物资料君
2005年南京江宁将军山
沐瓒及其夫人刘氏墓中出土了一对金镯
金镯两端口各雕饰一螭龙首
这对情侣款金镯还有一些细节上的不同
这波来自明朝的狗粮,你吃饱了吗?


明 嵌宝石金手镯 南京市博物总馆藏
图源:动脉影
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山沐斌夫人梅氏墓中
也出土过一对金镯
金镯上嵌有各色宝石数枚
恍惚间竟让人想起了灭霸的无限手套

清 镶宝金手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源:动脉影
相比之下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这件金手镯
虽然也镶了宝石
却因配色简洁而显得低调、气质很多

清代镂空花卉纹金手镯 首都博物馆藏
图源:遗产君
这件清代的金手镯造型独特
镂空的花卉纹简约又不简单
可以说是一下子就戳中了小编的心巴
这么多设计审美都在线的金饰
你最喜欢哪一件呢?
参考资料:李芽《明代耳饰款式研究》扬之水《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王欣亚 王妮《唐代金银器中的外来文化——以摩竭纹装饰为例》《中国金银器发展历程及各朝代特点》《中国古代金银首饰探源——宋元(篇)宋代耳环》
文中配图来源于@动脉影、@卡拉·蔡、@松松發文物资料君、@遗产君(均已获授权)
原创:觅渡君 来源:澎湃新闻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5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