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飞速发展,为何95%仍要进口?和国外差距在哪?
我国各行业近年来都在大跨步飞跃,某些行业甚至领跑全球,其中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占比更是越来越高,达到了31%。
可是在所有的高科技产品当中,也还有一个短板——医疗器械。有数据统计,我国95%的都是依靠进口。为何其他产业都行,但唯独医疗器械不行?它对于中国来说,究竟难在了哪儿?
为什么95%的医疗器械都依靠进口?
其实,我们不是不能完整地制造一台设备医疗器械,只是很多零部件依然要依靠进口,所以制造出来性价比也不高,同样的设备在中国价格可能是美国的两倍。
这两年疫情肆虐,我们以在救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呼吸机为例,一台呼吸机的零部件有数百个,产业链遍及全球,目前呼吸机零件供应主要来自德国、瑞士、英国,这无疑提高了呼吸机造价。
既然我们不能完整地制造出一台机器,大半部分都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而且是从不同国家买进来,那我们分开买进来,还要花人力、物力、财力组装,无异于给自己制造麻烦,倒不如直接进口制造好可以直接使用的呼吸机来的方便。
而且,这还关系到我国很多医生的使用习惯,由于国外的医学发展较早,很多医生都是去国外进修学习、借助国外设备成长起来的,习惯了就很难适应新的。
一般医用器械上面按键都是用的英文,那些医学类专有名词是从他们医学生涯开始的那一刻就接触的,生僻的、专业的……有些英文翻译过来会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按键换成中文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专利方面的问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了2019年全球专利申请量数据,一共有322万项,中国占了140万项,位居世界第一,这么看来,是不是一股自豪感涌上心头了?
但其实像日德等国的专利质量是远远超过我们的,光有了数量还不行,还要提高质量才有竞争力。
以丹麦为例,作为助听器的最大专利国家,丹麦素有“听力王国”之称,丹麦助听器主要有奥迪康、瑞声达和唯听,价格高达10万元一副,人们仍争先恐后去购买。
这个东西看起来技术含量不高,只由一个耳芯和一个扩音器组成,但门槛非常高,还申请了专利,只有少数企业能生产,所以专利也是限制医疗器械生产的一个主要原因。
另外就是,国外发展医学比较早,自然对医疗器械的制造也有更成熟的生产工艺。
国产设备虽然总体上还是不错的,只是与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国际制造商相比还是略显粗糙,而一次医疗设备故障很可能导致医疗事故,所以一点都马虎不得,不能拿病人的生命开玩笑,医院和医生也担不起这人命关天的责任。
比如说CT、MRT、PET等医疗影像设备,近年来较受关注的手术机器人,还有内窥镜检查设备……如果检查结果与病人实际情况差之毫厘,那么治疗结果就会谬之千里,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出于稳妥,会选取更具有口碑的国际品牌。
2002年10月,韩某右腿粉碎性骨折到甲医院治疗,医院使用型号为SPW-96钢板的内固定术,几天后韩某感觉不适,于是去乙医院重新治疗,花费2万余元,韩某认为甲医院给自己用不合格的钢板,于是对甲医院提起诉讼,最终鉴定得出结论:钢板钢钉质量均不合格。庆幸韩某及时发现问题,不然毁掉的不仅仅是一条腿,将是一个人和一个家庭。
目前,我国的大放、普放等高端设备距离国外都还存在技术壁垒,普放主要检查的是X光片、透视、钼靶、数字胃肠造影等,目前都是DR片,2013年我国医疗、外科或兽医用X射线设备进口量为3695台,这些年进口量有一定下降,也说明了我们努力达到医疗所需的标准。毕竟我国在科技方面起步较晚,国外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就发展科技,很多国外品牌都是百年品牌,技术和工艺水平自然很高。
我们总是靠进口,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病人看病贵、医不起这种现象就随之发生。
打个比方,国外生产出一台机器可能只需要一百万,但是我们进口可能要花一千万,零零散散各种费用加起来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我们又不得不买,也就导致了医疗费用相当高。
有一种床价值百万你相信吗?烧伤科用的医用悬浮床,这种床的原理看着像沸腾的牛奶,实际上是用空气吹起细沙,使病人悬浮,让背部不受压,高温低湿的环境非常有利于病人恢复。但是,这台床,上去躺一会儿就是一百万。
生病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真的是毁灭性的打击,我们经常见到“水滴筹”,利用互联网的时效性帮助一个走投无路的家庭,从很多社会现象足以看出看病是真的贵。
我们常说“靠人人会跑,靠山山会倒”,没有自己的技术长期依靠国外,有可能会出现被控制的局面。就拿2019年的华为危机来说,那么大的一个公司为什么差点就不复存在了?
因为华为使用的芯片长期从美国进口,华为越来越强,难免惹人嫉妒,于是美国就断供芯片,华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大家都绝望的时候,华为CEO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华为芯片投入使用,其实早在十年前这位有远见的总裁就组建了自己的团队研发芯片,可谓十年卧薪一雪前耻。
医疗器械的制造方面与之大同小异,被别人“卡住脖子”,医疗器械的迭代就会减慢,患者用不上更新更好的技术,治疗不及时,带来的影响将是终身的。因此,我们自己拥有这项技术是最好的,大大地提高了医生治病救人的效率。
长期安于现状,依赖进口,会使医疗设备产业的发展速度受到极大限制。也许想着我们直接购买也挺方便,自己制造起来还麻烦,有些部件还要依赖进口,造价也高,就安于现状直接进口。
但是,如果我们自己掌握了技术,将会是一大笔有形和无形的财富,不光是医疗设备产业发展大跨步,国际地位也必然提高。
国产医疗设备这么多年有没有取得进步,距离国外还有多远?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国产医疗器械的崛会像华为芯片一样,默默研究、潜心制造,然后突然惊艳各国呢?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已从解放初期的基本空白发展到如今可以生产47大类,3000多个品种,医疗器械产生企业也超过1.2万家,这个数据可以说非常可观了,依照这种趋势,相信不久的将来就能赶上国外企业。
以心电图机为例,这是是每个医院的必需品。虽然操作简单,但生产一台机器可不容易。我国心电图机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和上海,专业生产厂家有30家左右;手术器械产量也从1949年的47万件提高到现在的上亿件,而且质量大大提升……看得出来,我国的科研人员在不断努力争取早日赶上国外先进的步伐。
近年来,迈瑞医疗市值4389亿的体外诊断龙头,理邦仪器市值73亿的心电与监护仪器,大博医疗市值200亿的骨科耗材开立生物市值128亿的医药超声,龙头,微创医疗市值619亿的心血管支架,爱博医疗市值261亿的人工晶体等医疗器械也在销往各国。
医疗是国家比较关注的领域,国家也给予了医疗器械产业不少政策支持
我们的国产医疗机械还任重而道远,需要从很多领域做改革,最重要的是抓紧基础研究,有了中国精神终能突破自我,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与鼓励,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必定会突飞猛进,取得好的成绩。
先试点,后推广的方法应该是从邓小平坚持开放经济特区这一政策中受益而来,也恰巧说明了这种管理办法灵活多样,善于借鉴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肯定会越来越好。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6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