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定窑白瓷印花枕?

 

我认证的头条兴趣,是生活领域创作者。我时常分享一些看似与兴趣认证领域不太垂直的文章。其实,玩石、赏玉、收藏,已经成为我生活内容一部分,这是我的精神生活家园。玩石,玩出趣味、玩出境界;赏玉,赏出心情、赏出美好;收藏,积累知识、收藏历史、传承文化,这是我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是我的追求,在此过程中,我追求完美,但不苛求完美。

今天,在分享我收藏的瓷枕前,先把我国特有的枕具~瓷枕,简单介绍一下。

(自藏瓷枕图片)

瓷枕,是我国古人的生活枕具。据说,最早是用石块简单敲打后,以石作枕,枕石而眠的。

我国古代最早、可考证的瓷枕,是隋代张盛墓出土的瓷枕,它是我国目前已知所见最早的瓷枕。

唐宋时期北方瓷枕制作及使用已开始渐趣流行。这与同时期的社会进步、手工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及成熟的制瓷工艺密不可分。

宋金时期,瓷枕的型制、装饰工艺、精美程度及审美都达到了当时相当高的水平,称其为鼎盛期,并不为过。

瓷枕型制繁多,主要有如意型枕、腰圆型枕、银锭型枕、长方形枕、人物型枕、动物型枕等等。

如意瓷枕(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按具体使用情况,又可分为:生活眠枕、脉枕(脉诊,主要用于看病诊脉之用)、陪葬枕具,其中,生活用枕居多。

瓷枕装饰工艺精美,装饰手法多样。主要有:剔花、刻花、划花、印花、褐彩、墨彩花卉、人物绘画、文人气十足的墨书诗文工艺,还有绞胎、绞釉工艺,而雕塑工艺,主要用于人物及动物圆雕瓷枕。真可谓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由于大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沉迷于艺术,使得整个社会形成一股思雅风气,上行下效,不管是书法、绘画都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及境界。尤其是瓷器,出现了汝、钧、官、哥、定、各具特色的五大名瓷,达到了空前未有的艺术高峰。

瓷枕的经典代表,北宋定窑孩儿枕,相信喜爱瓷器的朋友都不陌生。

北宋定窑孩儿枕(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瓷枕的使用,古代诗词可以佐证,比较著名的诗词,描述瓷枕的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其中“玉枕纱厨里”的“玉枕”,即是指瓷枕。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在一次视频分享里,把这里的玉枕,解读为青白瓷的瓷枕,因青白瓷,胎质细白,釉面青亮莹润,似冰类玉,所以称瓷枕为玉枕,也是瓷枕的雅称。

开始,我并不明白马未都先生为何把李清照词中的玉枕,解释为青白瓷瓷枕?而为什么不是宋代定窑白瓷枕呢?定窑白瓷,也是润白如玉啊!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一段时间,直到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把李清照生活的年代重新梳理了一下,这才明白,是缘于李清照当时生活在南宋都城临安,青白瓷最为著名的瓷器品种,是以南方的景德镇瓷窑烧制为主,其青白瓷品质极高,所以李清照词中的玉枕,为其所用,马未都先生把“玉枕”,解读为青白瓷瓷枕,也就顺理成章了。

大清乾隆年制天蓝釉堆白花瓷枕(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清代弘历,也就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乾隆,其诗明确指出了瓷枕的妙处,其诗如下:

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

僧榻雨花乱,客衾霜月寒。卢生如识此,岂复叹邯郸。

由此可知,宋金时期瓷枕的盛行,并一直延续到清朝,就连乾隆爷都还在使用,并津津乐道。有句话讲得好:存在的,即是合理的。足见瓷枕发明的适宜性。

(注:我今年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报道一位近百岁的长寿老人,特别提到了她依然使用小瓷枕而眠情节。)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我收藏的白瓷印花枕,并附多图,以便大家观察分析。

(自藏瓷枕图片)

这是一件品相完整的精美白瓷印花枕,是我的旧藏。因怕磕碰,只是偶尔拿出欣赏一下,但在我心里,一直有它的位置在。

(自藏瓷枕图片)

瓷枕型制:这件瓷枕,总体为长方体,上宽下略窄,中间矮两头略高翘,枕面中间稍凹的弧面,有称为银锭型瓷枕的。

(自藏瓷枕图片)

瓷枕规格:枕面长21.5 cm,端宽 11.5cm,枕面腰宽即枕面中间宽11cm;下底长17cm,下底宽6.5cm;两端枕高9.5cm,中间高8cm。

瓷质细密,温润如玉

(自藏瓷枕图片)

瓷质细密,釉色白里微黄,瓷表温润如玉。

这件瓷枕的装饰工艺,是宋代比较流行的印花。

枕面印花,以密集的小花叶及卷纹草为地,中间施一大朵三轮层叠牡丹 ,整个枕面的图案布局,规整繁密,秩序井然,主体纹样突出,又不失纤巧灵动。看到这个枕面的装饰手法,不禁使我想起~清乾隆时期,创烧的“百花不露地”瓷器的装饰技法,是不是受到类似这个瓷枕枕面装饰艺术的影响呢?

枕面印花

(自藏瓷枕图片)

瓷枕前后两面图案一样,有微突边线框住画面,主图为鳯戏牡丹,或者称鳯穿牡丹(根据瓷枕的纹样风格,应该为贵族女性的生活枕具)。瓷枕右上角有一绽放的牡丹,花瓣相背自然,花头饱满,开合有度,叶片大小相间,衬托牡丹;右下角,印有一朵小牡丹,两叶斜出。而中间这只玉凤,体态轻盈,双翅阔展,尾羽翻翘,似欲展翅云飞,活色活香,有吴带当风之飘逸,好像对之吹一口气,就能携风飘然而出一样。

鳯戏牡丹

(自藏瓷枕图片)

这里,插个曲,简单介绍一下“吴带当风”的由来。

吴带当风,是指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其画圣)吴道子,绘画人物衣纹的表现风格,使用兰叶描,以劲怒的笔力及博大的气势,来表现飞动的袍袖飘带,体现汉服褒衣博带的飘逸感,有一种“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效果。“吴带当风”的画风,也被广泛运用在敦煌壁画中,足见其艺术风格的感染力!

瓷枕的印花,开始也是先画画稿,经过审稿、修稿、定稿后,再制模,然后印在瓷胎上。朝代更迭,文化传承,承上启下,宋代必然会继承唐及前代经典的绘画风格,所以,这个瓷枕的印花,彰显飘逸灵动的特性,就不足为奇了。

瓷枕侧面印花

(自藏瓷枕图片)

再看瓷枕两端的侧面印花,为缠枝牡丹,这个图案,也是宋代一些瓷器的经典花式,北方耀州窑、磁州窑的剔刻等装饰工艺,常见在瓷器上饰以缠枝牡丹纹样。

这个缠枝牡丹,以似藤蔓卷草纹的枝叶串联,藤枝修长盘曲,细叶奇出,枝叶纷披,大小参差,灵动飘洒,使主题花纹更显蓬勃生机。缠枝牡丹,结构连绵不断,亦有生生不息之意。

(自藏瓷枕图片)

劲藤曲枝,如温柔地臂弯,揽一牡丹,坐落其中,花枝开合,并未封闭,之所以这样构图,一定蕴含了匠人审美取向。我,则是这样理解的:如果花枝围合,显得闷而不透,会失些灵气,否则,就更加雅致活络,有玲珑奇巧之美。一点浅识,不知妥否?

(自藏瓷枕图片)

综上,这是一件型制规整,印花满饰(除底以外,五面都饰以印花),纹样精美,釉面温润如玉,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白瓷印花枕。



(自藏瓷枕局部图)

另注:今夏,天气炎热,拿出瓷枕清洗一下,想体验一把古人夏卧玉枕的清凉感受,可枕膛灌水倒出后,近闻,一股藏香弥散,不便过度清洁,还是先保持其一点原始讯息,最后,还是不免有点儿失落地作罢了。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7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