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恽寿平“没骨神品”现身,为何吴湖帆称他是中国花鸟第一人?

 

1922年,潘静淑三十岁而立之年,父亲潘祖年用宋伯仁编绘的南宋景定年间刻本《梅花喜神谱》相赠庆生。因为那年岁逢辛酉,与南宋景帝年间刻本《梅花喜神谱》干支相合,潘静淑、吴湖帆二人喜不自胜,即以“梅景书屋”名其寓所。

在二人以“梅景书屋”为名合作的《梅景书屋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中,几间茅草屋掩映于山涧、白梅之中,而屋内一文人雅士与红衣女史凭案对坐,俨然吴湖帆与潘静淑的美妙写照。

作为近现代艺坛著名的丹青伉俪,吴湖帆与潘静淑不仅在生活上是情意绵绵的人生伴侣,在艺术上更是亦师亦友的搭档与挚友。除共同创作之外,吴湖帆潘静淑夫妇二人经常合作临摹美术史上的精品佳作。

在诸多艺术史大家中,吴湖帆最为推崇恽寿平。吴湖帆在鉴定史上经手了众多恽寿平的作品,学界已有公论。据不完全统计,经其鉴藏、题跋和品评的恽氏书画大致有二十余件,且多有题跋,并在日记、随笔中多有记录。

今秋,一件恽寿平1684年《山水花卉册》精品将现身中国嘉德拍场。而这本册页背后恰好写有吴湖帆的一段题跋:乙亥(1935)秋日向陶庵先生借观至梅景书屋,吴湖帆潘静淑合临一本并志眼福

恽寿平(1633-1690)

山水花卉册

册页(十开) 水墨、设色纸本

甲子(1684年)作

尺寸:23.50×36.50cm(每幅)

题识:(一)千树红霞一钓丝,孤吟惟有碧云知。却笑非熊溪上叟,白头犹作帝王师。拟赵伯驹花溪渔艇。

(二)琳池鱼藻。临刘寀本。

(三)娇春双艳。苕华馆制。

(四)方壶用意飘洒,烂然天真,脱去町畦,超於象外,画手之龙变者也。南田客。

(五)吹罢琼箫咽凤尘,粉痕暗减镜中春。低垂翠袖红妆侧,舞倦龙绡一美人。寿平。

(六)软玉风前落锦茵,长条无力系残春。锦机不是含愁织,空对流黄忆美人。寿平。

(七)如在空山雨后听,风梢吹落半帘青。待他三尺梁园雪,化作瑶天白凤翎。临鸥波老人琅玕春色。

(八)临徐崇嗣春风图。南田。

(九)乌鹊将栖处,溪烟欲上时。秋声何处起,风在最高枝。橅曹云西风林晚鸦。寿平。

(十)甲子春三月南田寿平拟古十种。

钤印:南田草衣(二次)、寿平(三次)、叔子(二次)、寿平、正叔(二次)、寿平、南田小隐、恽正叔(二次)、寿平之印、恽·寿平

鉴藏印:颂阁所藏(十次)、陶庵经眼金石书画记、爱画入骨髓、陶庵心赏

吴湖帆题后页:乙亥(1935年)秋日,向陶庵先生借观至梅景书屋。吴湖帆潘静淑合临一本,并志眼福。钤印:吴湖帆、静淑书画、梅景书屋

褚德彝题签条:恽南田山水花卉神品。陶庵珍秘。辛巳(1941年)夏,松窗。钤印:褚德彝印

出版:1.《清初正统画派》,图126、图127,艺术图书公司,1985年。

2.《恽南田画风》,图71、图72,重庆出版社,1995年。

3.《朵云轩木版水印艺术》,图195,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

4.《古代书画精品录》(叁),第214-234页,长城出版社,2003年。

5. 《恽南田山水花卉神品》,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

6.《中国花鸟画通鉴·写生正宗》,第46-4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

但第二年,吴湖帆就购得一件《恽寿平花卉册》八开(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据其中吴湖帆题跋可知:为了却心愿,吴湖帆考虑了一晚上,决定把家里的一册文徵明及文氏家族书画扇面卖掉,才凑齐钱把这本花卉册买回来。

比照这两本册页,不仅复原出民国初年吴湖帆对恽寿平心摹手追的传奇故事,也为恽氏作品鉴藏补充了研究文献;更重要的是,此件可流通的《山水花卉册》作为恽寿平山水、花卉合璧的最精之作,或将续写一段收藏佳话。

吴湖帆赞誉恽寿平“千年第一”

心摹手追谱写佳话

恽寿平,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常州画派开山祖师,他的花鸟承自北宋徐崇嗣,将没骨技法推到新高度。《石渠宝笈三编》的编修胡敬在其著作《国朝院画录》评恽寿平:“国朝花卉,当以恽寿平为第一。

1938年,吴湖帆得到一件《恽寿平花卉册》八开(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欢喜不已,欣然提笔写下:“余最爱南田翁花卉,盖其天资丰神堪称空前绝后,虽起徐、黄亦未必能过,其后如南沙、新罗亦跳不出其篱笼。”

将恽寿平评价为“空前绝后”,对于这位“中国花鸟史第一人”之作,吴湖帆究竟有多喜爱?

据江苏省国画院研究员黄朋研究,吴湖帆后来收藏的这本恽寿平花卉册画成于康熙乙丑(1685年),也就是恽寿平画《山水花卉册》的第二年。他对这本册页宝爱至极,在每一页裱边上都进行了题跋,而这些题跋内容涉及书画赏鉴的方方面面。

右:中国嘉德恽寿平《山水花卉册》之腊梅图上的“寿平”印

左:吴湖帆旧藏花卉册上的“寿平”印

黄朋指出,其中月季花这一开的题跋里,吴湖帆写道:“乙丑以后,此‘寿平’朱文印‘平’下直弯处已断,如是甲子以前,‘平’尚完整也。”这是关于作者常用印磨损度的探究,这种探究对于恽寿平画作的真伪鉴定及分期,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他在题跋中继续写道:“今秋见此册从故都来,展觉神往,顾索值昂,踌躇一昼夜,乃将旧藏明清文氏书画便面一册质去,复益巨金辇归,以成斯愿。”

吴湖帆得于戊寅年(1938年)《恽寿平花卉册》八开中题跋,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可见,为了能收藏一件自己喜爱的恽画,吴湖帆不惜卖掉文徵明及文氏家族的书画,又加资购买。末了,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于恽寿平的喜爱,“……冠册之白牡丹一帧,尤见清华朗润,凝脂耀月,光射十步也,是谓神品,谁曰不宜?戊寅(1938)冬日,吴湖帆识,潘静淑宝藏。”

自幼成长于南画大本营的吴湖帆,在师学戴熙之外,又复取法正统派与董其昌,包括文徵明、唐六如诸家,其间亦开始接触恽寿平。恽寿平显然是极令青年时代吴湖帆倾倒的画家,吴氏之于南田,几可称每见则拟。

在众多丹青之中,潘静淑格外喜欢各种花草植物,其画作古淡清雅,工整秀润,颇得宋元气息。

中国嘉德秋拍即将现身的恽寿平《山水花卉册》,包含五开花卉,五开山水,各页均有自题诗或图名,诗书画“三绝”俱全,是恽寿平山水、花卉合璧的最精之作,也堪称中国美术史的“没骨神品”。

五开花卉包括牡丹、桃花、蝴蝶花、绣球、腊梅等四时花卉,没骨写生已至炉火纯青;五开山水则包括“拟赵伯驹花溪渔艇图”、“仿方从义云山图”、“橅曹云西风林晚霞图”、“临刘寀琳池鱼藻图”、“临赵孟頫春色图”等。

除去末页吴湖帆的题跋“借临”一事外,另有鉴藏印“颂阁所藏”、“陶庵经眼金石书画”,“陶庵”即是民国时上海大收藏家徐俊卿,庞莱臣的掌眼人,他与庞虚斋、吴湖帆相友善,庞虚斋多次参加美展之画品多由徐俊卿经手办理。

徐氏收藏古画颇具眼力,据《吴湖帆日记》所载,他藏有王绂、倪元璐、恽寿平、王翬等人的至精之作。

从原本恽寿平《山水花卉册》与临本吴湖帆潘静淑《临南田山水花卉》二者比对上看,画面物象、布局、笔墨几乎完全一致,唯临本更见新艳;所题诗、跋和款也完全一样,唯书法带不同的个人风格。

恽寿平《山水花卉册》册页(十开) 水墨、设色纸本(局部)

吴湖帆、潘静淑 《临南田山水花卉》(十开) 水墨、设色纸本(局部)

钤印共有吴湖帆印、才似春山万树花,吴潘静淑、吴湖帆、吴湖帆、湖帆临本、吴湖帆印、梅景书屋、梅景书屋、湖帆、静淑书画、潘静淑、吴潘静淑、双修阁内史、静淑书画、潘静淑、吴潘静淑、双修阁内史、静淑画记、吴湖帆潘静淑合作等31方印,可见其十足的青睐。

恽寿平《山水花卉册》册页(十开) 水墨、设色纸本(局部)

而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萧平认为,女性的画家一般非常喜欢清雅的作品,而清雅必须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才能退去“俗”字,“所以女性画家学恽寿平这一路的特别多,吴湖帆夫妇临摹这幅《山水花卉册》,吴湖帆临摹了山水,潘静淑临摹了花卉。吴湖帆是海上著名的大画家、大鉴定家、大收藏家,他们自己心摹手追的作品肯定是头等作品。”

《山水花卉册》是恽氏集大成之作

研究清代文人画的范本

吴湖帆、潘静淑对恽寿平的这件《山水花卉册》青睐有加,不是没有缘由。

《山水花卉册》创作于1684年,是恽寿平返回家乡常州之后的第二年。当时,他在白云溪渡口南岸建“瓯香馆”并定居于此,时而出游苏州、常熟、宜兴、无锡、昆山、杭州等地。

在生命最后的六、七年内,他潜心书画创作。萧平认为:“恽寿平分为前期山水画和后期花鸟画两个阶段,这本册页是他非常好的一个时期的作品,年龄大了,画这一路细致的画会有问题;年纪小了,可能修养功底略逊一点。”

其山水画初学元代黄公望、王蒙,深得冷澹幽隽之致,大幅求“势”,小幅求“趣”,寄郁勃于悠闲,枯而有润,淡而有奇,自成格局,有“四王”未到之处。

自清至近现代以来,学界以郑午昌、黄宾虹、傅抱石为首,皆有恽寿平山水高于四王山水的艺术论断,吴湖帆评价其为自董其昌之后最与倪瓒精神相通的文人画家。

此套册页中的五开山水涵盖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诸山水既各具一格,又同呈细秀、清润的个性特色,可见其“出以己意”,别具简逸清新格调,自成一家。

恽寿平《山水花卉册》册页(十开) 水墨、设色纸本(局部)

其中临刘寀琳的“池鱼藻”实用花卉之法,游鱼、荇藻均运没骨法,与五十五岁《花卉图册》中的“鱼藻图”页甚相似,唯稍见繁细;仿方从义的“云山图”,水墨滋润,运锋圆润,深得方氏兼宗米芾、董源的画法之长;橅曹知白的“风林晚鸦图”,笔法尖劲,墨色明洁,树姿奇兀,又颇具曹氏承李、郭传统的笔墨特色;临赵孟頫“春色图”,干笔墨的山石和洒脱如写的竹叶,则反映了恽氏深悟赵氏枯木竹石法之要诀;拟赵伯驹的“花溪渔艇图”,却别具宋元青绿山水画之意韵,青山红树,绚丽清雅。

恽寿平《山水花卉册》册页(十开) 水墨、设色纸本(局部)

此册山水之精妙,是其晚年都未放弃山水画创格的追求,也是至高的艺术水准。

恽寿平在《瓯香馆集补遗画跋》六中自评,“出入风雨,卷舒苍翠,走造化于毫端,可以哂洪谷,笑范宽,醉骂马远诸人矣。”

而传统文人画往往强调神韵,不求形似,恽寿平却强调在写生中先有形似而后方能传神。在上海博物馆藏恽寿平《石榴图》扇页上,他题写道:“写生家神韵为上,形似次之。然失其形似,则亦不必问其神韵矣。”

他还曾说:“白阳、包山写生皆以不似为妙,予则不然。惟能极似,乃称与花传神。”可见,唯有极其形似了,才能为花传神

恽寿平《山水花卉册》册页(十开) 水墨、设色纸本(局部)

恽寿平题跋“临徐崇嗣春风图”

黄朋认为,这是恽寿平非常重要的观点,也是他的画作拥有过人之处的原因。

如此来看,《山水花卉册》可谓是恽寿平集大成之作,也是研究恽寿平山水画及清代文人画路径的重要范本。

恽寿平博物馆级重器

“一本等于两本”

这套恽寿平《山水花卉册》可谓当之无愧的中国美术史“没骨神品”,从中年时的沉厚、鲜丽转向晚年淡雅、清逸,没骨写生花卉更加炉火炖青,凸现“清如水碧,洁如霜露”的特色。 五开花卉中桃花、腊梅、蝴蝶花纯运没骨法,色彩渲染出花瓣形态轮廓和浓淡深浅,再勾点出花蕊和花托;牡丹、月季、绣球则用极淡的色线或墨线轻勾轮廓,再以色彩细致晕染;花叶亦以没骨显外形,线勾见筋脉。

而究其没骨法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在当时面对花鸟画的日渐式微,恽寿平开始转型。他自称效仿徐崇嗣的“没骨法”,主要是指“没骨花鸟法”,但徐崇嗣的没骨法作品现已无存,恽寿平大约也未见过,实际上恽寿平对“没骨法”的传承是“借古开今”。

所以,恽寿平作为“花卉没骨法”的集大成者,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明末清初的花卉画有“起衰之功”,被尊为“写生正派”。《国朝画征录》上载:“近日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家南田,户户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

“世人皆以不似为妙”,然而恽寿平的花鸟画以似求不似,画风清新雅丽,其没骨画法风靡一时,追随者众多,中国绘画史上记载的常州派画家就达百人之多。他在继承了徐崇嗣的没骨花卉画法的基础上,又揉合了黄筌、徐崇嗣两家的精髓,重视形象写生,“以花传神”。 “点花粉笔点脂,点后复以染笔足之”,融工笔与写意之精华为一体,既有工笔画的形态逼真,更兼具写意画的意态传神。方薰认为这是“前人未传此法,是其独造”的新风貌,而恽寿平自称是“徐家传吾法”。

用色甚轻淡、清雅,下笔极简逸、柔细,笔、墨、色融和一体,深传花卉自然卓约之姿,其出色的创新成就,诚如至友王石谷在恽寿平《国香春霁图轴》题跋中所评:“北宋徐崇嗣创制没骨花,远宗僧繇,傅染之妙,一变黄筌勾勒之工,盖不用墨笔,以彩色染成,阴阳向背,曲尽其态,超于法外,合于自然,写生之极致也。南田子拟议神明,真能得造化之意,近世无与敌者。”萧平则认为恽寿平借古开今,其实是借徐崇嗣的名义来实行他自我的研究与创造,“恽寿平就是高雅、清雅、典雅,把’雅’字占尽,完全用没骨技法,画得如此清丽、古雅非常不易。他将易俗的东西画得这样高雅,是有创造性的。这本册页既有山水精品,又有没骨花卉精品,从收藏的价值上来讲,一本等于两本。” 清以后,恽寿平广受推崇,被尊为近古以来的花鸟画宗师。任伯年、齐白石、吴昌硕等名家都研习过他的作品,从海派到岭南画派深受其影响。清初迄今300年来的花鸟画创作,皆在恽寿平没骨技法的影响下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

恽寿平《山水花卉册》册页(十开) 水墨、设色纸本(局部)

对比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两件恽寿平作品,1675年43岁所作的《山水花鸟图册》和1687年55岁所作的《花卉图册》,前者用笔趋精细,设色较鲜丽,属典型中年风格;后者笔法变更简练,运色亦淡雅,呈晚年面貌。此次上拍的《山水花卉册》甚接近于后者,尤其腊梅画法极为一致,珍稀程度极为难得。

知名美术史学者汤哲明认为,“这件作品即使放在博物馆,也是重器。尤其五开花卉的艺术水平首屈一指;其中一开牡丹,更是曾被上海书画出版社《花鸟画通鉴》选作封面。” 南京博物院收藏有恽寿平多件精品,其陈列艺术研究所所长万新华看过此作后认为:“这件作品可以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的收藏相媲美,是一件博物馆级的之作。”

吴湖帆潘静淑二人临摹的《山水花卉册》曾于2003年嘉德春拍中惊艳亮相,而这件恽寿平《山水花卉册》在2007年的成交价为806万元,14年后原本再次现身,或将续写一段新的收藏佳话。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7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