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那一抹七彩的云间——记正在崛起的上海松江“云间卉谷”花卉集散交流服务中心 | 案例

 

作者 | 魏达喜

松江是上海古老的根。它有两个昵称:一个叫“华亭”,另一个叫“云间”。

华亭之名从战争得来。三国吴名将陆逊在彝陵之战中,举一把火烧得蜀军大败,因功封“华亭侯”,封地就在松江。古汉语“华”通“花”,华亭即花亭。

“云间”之名也与陆氏关联,但更显浪漫。晋收三国定都洛阳。一日,陆逊之孙、文学家陆云来到首都,见到另一名士荀隐。循例互道来历,居住洛阳近旁的荀隐傲称自己是“日下荀鸣鹤”,陆云亢然应答:“云间陆士龙”!才思敏捷的两大文化人风云际会,成为千古佳话,也给松江添了又一美名:“云间”。

华亭也好,云间也好,都附含着松江人对提升生活品质的努力追求,也寄托着他们对亲近自然、享受美好的理想。松江由此少战乱重文化勤耕耘,终成富甲天下的“花一样的地方”。

——题记

松江花缘历千年

繁花锦簇遍地开

松江有花缘,缘深深几许?有人说,志书上描绘的古松江府城地图,就是一朵丰满欲放的牡丹花。在这座花城里,沉淀着好些花地:“卖花桥”“采花泾”“百花潭”“花园浜”“花树巷”“莲花寺”“桃园弄”“丹桂楼”“兰瑞堂”“文葩坊”“芝兰室”……满城比比皆花。花卉荟萃园林,而松江园林数量之多,也曾名冠江南。倪园、啸园、熙园、怡园、梅园、篆园(横云山庄)、濯锦园、秀甲园、孙家园、塔射园,以及名列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的“醉白池”,都在松江。甚至连逝者寻找归宿,也要与花相亲,盖个墓,就叫“杏花坟”!好文乐花的松江人,还把花引入谣俚俗语、编为舞曲,唱花颂花成为民家寻常之事。像《花篮马灯》《提花篮》《十二月花名》《花名宝卷》,等等,都是松江百姓爱看爱听的乐舞和民谣。

▲毗邻松江的奉贤南桥镇吴塘,四百岁牡丹“粉妆楼”依旧一年一度笑春风

▲轻松活泼的《提花篮》乐舞,在松江府民间流行已久

若问松江花缘为何如此之深,那是属于科学范畴的命题,事涉自然物候水文地理。松江地处长三角南太湖碟形洼地,丘峦起伏、气候温润、四季分明、阴阳调和。母亲河黄浦江穿境而过,承湖通海、交织水网、滋润大地,使这块土地成为一片宜耕宜耘、宜花宜草的沃壤。科学家曾做过调查,松江区区区600平方千米,却生长有全国约三分之二的栽培植物品种。

且听一棵老牡丹讲述的故事:明天启年间,松江叶榭名士、大书画家董其昌的好友、乡绅金学文乔迁,董赠其一对手植牡丹。得庇于这一带良好的水土气候和金氏后人、当地士绅的精心呵护,其中一棵牡丹的老桩迄今仍枝繁叶茂于松江近邻奉贤南桥镇,且繁衍出了许多后裔。那棵牡丹的名字,就叫“粉妆楼”。

“粉妆楼”牡丹延绵400余年的故事,足证松江及周边区域土沃人勤,特别适宜植物生长、花卉繁衍。它显示了花儿对这片土地深深的依恋,也无言而形象地讲述着松江人与花的深缘厚谊。

▲松江历史建筑兰瑞堂现辟为“朱舜水纪念堂”,雕梁画栋间满溢花香

上海引领新世纪“花潮”

“云间”萌生现代花卉经济

往事悠悠千百年。少战乱、重文化、勤耕耘的华亭样式、云间风范长盛不衰,而花儿与当地民众互相依存、人与自然互相交融的情缘也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现代松江人把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付诸了一个最直接的行动:发展花卉产业。这是一种人见人爱的美丽产业。号称“花卉王国”的中国,花卉产业起步却迟,又因多种原因长期踯躅不前,更一度在“文革”中饱受摧残。然而在国际上,花卉产业早已成为业态规模很大、产业链很长的集群经济。

这种经济的核心,就是市场。遍巡那些著名的国际都市,无不设有若干花卉市场。像英国伦敦的新考文特花园市场于1670年开业,至今已有352年历史,目前仍然是英国最大的花卉批发市场。法国西岱岛花市(今名“伊丽莎白女王花市”),自1808年开业以来,就成了巴黎最大的花市之一。至于上百年寿命的花市,更是多得不可胜数。

这些市场,长期来一直承载两大基本功能:一是促进消费,向市民供应多彩多姿的花卉,装扮独特家庭和美丽的城市形象;二是利于生产,沟通科研、生产、流通、消费,扩大花卉产销规模,赢得多重经济效益。

有人说网络经济兴起,花市必然衰落。其实大谬。不说其他,光是这些实体型花卉市场所独具的观赏、比较、集散、交流、引导、熏育等功能,就是任何网上销售形式所难以取代的。法国那座200多“岁”的西岱岛花市,之所以改名“伊丽莎白女王花市”,就是由于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用访问这家花市的特殊方式,弥合二战期间一度存在于英法之间的芥蒂,体现英国人民对法国的友好情感及愿与法国人民及政府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决心。而法国也顺理成章,将自己的古老花市改了新名,以响应英国的友好姿态,宣示两国友谊登上新的高度。试问花市这样的功能,有哪个网络可以替代?

作为中国近代对世界开放的排头兵,上海从20世纪中叶开始,便成为中外花卉产业交流的枢纽,既是中国各种传统名花向洋出海、艳惊世界的前哨码头,又是国际许多美花赶潮抢滩进中国的桥头基地。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甦醒过来并努力进取的整个中国花卉界,对于上海的花卉产业龙头地位,以及它在科研、生产、消费及产业进步中的领军作用,也一直抱有极大的期待。

当90年代上海市两个顶级花卉市场——上海花卉交易中心和上海市精文花市成立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中国花卉协会名誉会长陈慕华曾来到这两家花市,亲笔为之题名。正是这位前国务委员兼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曾在多次讲话中提出,上海应当在积极引导民众花卉消费的同时,努力成为中国花卉生产基地和向世界出口的窗口。在她的鼓励与支持下,这两个市场都被上海市政府评定为“上海市文明市场”和原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评定的“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并成为中国花卉市场“开放搞活,以放促活”的标杆。

德高望重的花卉界前辈、科学家陈俊愉院士,在长达70年的花卉园艺生涯中,上海是他始终关注的地方。记者就曾多次亲聆他的教诲,并近距离听他向前浦东管委会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前主任赵启正谈起:“上海是中国花卉商品化起步的地方、也是中国民众花卉消费的重镇,又是中外花卉交流的中心市场。我们希望上海能够继续承担带领全国花卉产业前进的责任,为促进中外花卉交流、向国民普及花卉消费做出新的贡献。”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中国花卉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中国花卉业制订了全国性的发展规划“八五”计划、“九五”计划。199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云南昆明成功举办国际A1级博览会——'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紧接着,2000年金秋时节,由建设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以“绿都花海——人·城市·自然”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在上海盛大举办。短短1个月,逾150万观众涌入主展场世纪公园,领略了由上千种、数百万盆(株)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珍花异卉组成的缤纷景观,创下了一项又一项世界性“花界纪录”。世界园艺协会多位负责人亲临会场,目睹人海与花海共涌的盛况,对上海拥有如此强大的园艺吸引力惊诧不已。

2000年上海花会的成功举办,带动整个神州大地涌现出强劲的“新世纪花潮”,全国各地花卉产业基地和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传统花卉产地松江,自然不会甘居人后,乘势做起了全新的“花样文章”。

从浦南花卉基地起步

向“长三角花卉科创产业园”攀登

新世纪松江花卉产业进入现代化的一大标志,当数占地千亩的浦南花卉基地于2003年在区域西南叶榭镇的井凌桥村挂牌。

依偎黄浦、“以井凌桥”——“井凌桥”这座建立在水网圩田遗址上的村庄,具有发展现代花卉业的天然条件:全村5000多亩耕地,粮地林地几乎各半;1200多户农家,种稻莳花平分秋色。周边散布许多著名旅游景点,都是用花大户:辰山植物园、车墩影视城、佘山欢乐谷、醉白池公园、月湖雕塑公园、上海方塔园,等等。加上四通八达的水陆公铁交通:西南通浙江,西北通江苏,东连上海市区,北靠虹桥枢纽,东接浦东空港,东南还有世界吞吐量第一的集装箱码头群——洋山深水港。世界上所有大型花卉集散市场所应有的气候自然地理交通种植传统等条件,这里几乎全部都有。

▲以花卉种植为代表的特色农业,推动着松江区井凌桥村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面貌一新。该村现已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李谆谆摄)

近20载的风霜雨露,近一代人的栽培耕耘,浦南花卉基地终于在2021年早春看到了新的希望。

2020年年终之时,上海市政府办发出[2020]72号文《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的意见》,提出要以打造松江区等3个市级花卉产业集聚区为重点,构建上海“3+X”的花卉产业集聚区发展格局。这份文件真如歌词所唱“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正翘首期盼春天的松江花农花商的心。也正是在那个既深陷疫情又充满希望的春日,浦东花卉基地的经营者获准扩大规模、升高层级,与南侧、西侧大片花卉种植土地与多家零星花卉市场联合,转身为“上海(松江)长三角花卉科创产业园”。资产拥有者上海松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天禄园艺公司、上海绿宇农业科技公司,以及他们共同聘请的以上海龙大花卉苗木基地董事长郭阿龙为首的日常经营运行团队,遵循市场运作规律,将这个较为刻板的园区,起了个可爱的花名——“云间卉谷”!

“云间”,既是晋陆云为松江所起的浪漫昵称,道出了它的地理属性和历史渊源,又是明清以来一种流行的诗歌流派和文学样式,充满爱国情怀、挚爱土地和人民,更体现了花卉产业对提升民众素养、陶冶文明道德所起的特殊作用,即所谓“一使云间翔,虹霓作衣裳。”

“卉谷”,本来常指花卉集中种植、生长的河谷地带,如保加利亚登萨河畔的“玫瑰谷”、印度的楠达戴维山“花谷”国家公园(又称“绝色花谷”)、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雏菊花谷”、南非比勒陀利亚的“紫薇花谷”、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花谷”。但近年却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潮语,即某种产业高度集中的地带,犹如美国著名的半导体高科技集中地“硅谷”。

▲保加利亚卡赞勒克的“玫瑰谷”,新一任“玫瑰女王”艳丽亮相——这是“玫瑰谷”最吸引世界游客的特色节目

就像当年松江名士陆云给自己取字“士龙”——“文士中出类拔萃的矫(蛟)龙”一样,投资人与经营者把自己的科创产业园区取名“云间卉谷”,显然也是想把这片园区打造成一流的花卉产业基地。

2021年5月25日,正当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上海崇明揭开花盖、舞动花裙的时候,叶榭镇人民政府借势举办了一场层次颇高的“全国花卉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高峰论坛”,郑重推出“上海(松江)长三角花卉科创产业园”。中国花协与多省市花协及主管部门,以及全国多家大型花市、农科院校、花卉苗木经营企业、电子商务与物流仓储机构的200多位负责人及专家与会,对建于上海松江的这一庞大科创产业园寄予厚望。一些眼尖的专家以及新闻界人士,对该园的花名“云间卉谷”表示出很浓烈的兴趣。

原浦南花卉基地项目负责人、上海天禄园艺公司董事长祝华伟在会上介绍了“云间卉谷”的概况。园区总面积超过2200亩,其中占地面积将近1200亩的北区是花卉生产示范区,主要作为传统盆花和各类花卉绿植、苗木、鲜切花的展示区和线下花卉交易中心;近1000亩的南区、西区主要规划为高档花卉种苗研发、培育、生产示范区,庭院植物(园景)展示区,特色乔灌木展示区,庭院花卉植物新品发布区,以及开展电子交易的商务大楼和花卉产业文创中心、“花匠之家”——商业服务综合体、物流仓储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

归纳起来,园区规划的近中期目标是:落实上海市政府办72号文精神,到2025年,完成传统产业升级,将“云间卉谷”建设成拥有品种创新、技术研发、生产经营、市场流通、社会化服务和花文化等“六大体系”的“四个中心”:特色花卉研发中心、种源生产繁育中心、花卉交易中心、家庭园艺服务中心,实现线下与线上交易互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基地的全面现代化,带动周边花卉产业腾飞。

▲“云间卉谷”大量的美丽花卉正在飞向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千家万户——虽然到“卉谷”采购的以远近商家批发者居多,但前来为家庭扮美的“散户”消费者也不少(张立摄)

“云间卉谷”问世迄今已逾年半,虽然由于疫情等原因使建设进程受到耽搁,但在上海市、松江区主管部门多方面有力支持下,各项重要建设项目仍在有序推进:园区的总体规划已获得批准,相关道路系统、雨水收集及给排水设施、供电管线设施已经施工完毕;原有基地相对落后的花卉简棚正陆续改建,附有地源热泵节能温控系统、灌溉系统、微雾降温设施的14000平方米高标准玻璃温室大棚已大体竣工;新建移动苗床生产线、花卉物流配送中心、物联网管理系统及中控室、电商直播大楼、鲜切花冷库冷链等设施已开始招标建设;软件开发如线上To B+To C平台(批发直销、社群团购)及花卉流通信息数据库、花文化传播网站等,均已在逐步落实。家庭园艺服务中心的骨干团队也已基本成形,正在长三角全域范围招兵买马、扩大队伍。

在此基础上,全园区的招商计划按原计划顺利进行,包括邻近浙江、江苏、安徽等长三角地区,及河南、山东、湖北等花卉集中产地的一批花农大户、商务机构已与“云间卉谷”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像河南陈砦花卉集团、沭阳(国际)花木城、金华澧浦花木城、上海源怡种苗股份公司等一批花卉龙头企业已以各种方式入驻园区;中国花卉协会市场流通分会、花卉景观分会相关领导先后来到“云间卉谷”考察,洽谈如何携手驱动花卉消费,繁荣花卉应用市场,带动上海乃至全国花卉产业全产业链延伸;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主要负责人等也专程前来,与“云间卉谷”经营团队就深化项目合作进行详细洽谈。

三大“支柱”力撑两个“中心”

抓机遇迎挑战“卉谷”盼七彩

金秋,本是花儿们最出风头的季节,许多本该在春天举办的花事,因疫情影响也都拖到秋天来凑热闹。于是,入秋以来,“云间卉谷”几乎每天都有大量各地的花商和市内外游人前来参访。花田密密、花房迭迭、花影瞳瞳、花香郁郁……纵你是谁,来到这片土地、这座市场,置身“云间”七彩斑斓的花海花世界,都难免会从内心发出“哦啊”的喟叹。

历史渊源、现实机遇,人心向美、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优势集聚——如今的“云间卉谷”,依稀已有了“长三角花卉科创产业园”的雏形和品貌。

但是,人们对它的期待远不止此:既然取了“云间卉谷”的大名,它的格局就不应局限于长三角,它的使命感理应更加广博,敢于攀登更高的峰峦,为上海乃至中国的花卉产业发展,承担更重的责任和更多的义务。

回想起历代上海松江先民千百年来对花卉的挚爱,回顾近200年上海一度辉煌的中外花卉品种、花卉文化大交流,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花卉产业蓬勃发展的好形势,对照以陈慕华和陈俊愉两位花卉界政、科领袖为代表的整个中国花卉界,对于上海的花卉产业龙头地位,以及它在科研、生产、消费及产业进步中所抱持的殷切期待,我们确实有理由对“云间卉谷”的未来提出更高的要求。

▲“云间卉谷”规划鸟瞰(右为北区、左为南区、左上是西区)(祝华伟摄)

▲目前上海最大单体现代化玻璃温室花卉大棚已经峻工、行将入驻(顾浩俊摄)

上海的许多花卉专家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近年,当全国花卉产业突飞猛进、花卉产供销与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时候,上海一度相对先进的地位已经削弱。当昆明、广州、北京、深圳、杭州、郑州、福州、成都等重要花卉消费城市,甚至一些二三线城市都建立了大型花卉批发市场,并以此为核心组建花卉流通网络体系的时候,上海却不时遭遇市场被动迁或拆除、供销体系被打碎的尴尬局面,包括“上海花卉交易中心”和“上海市精文花市”两大著名花市,都早已不复存在。尤其是2019年春天那场显然扩大化了的“拆违风暴”,对上海的花卉市场和整个花卉产业链所造成的巨大损失,至今仍令不少花卉经营者心有余悸。正是在这个特殊的产业背景下,“云间卉谷”横空出世,且不畏艰难,制订了颇有气势的发展规划,宣告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传承历史传统、践行“绿色发展”观,努力把上海建设成国际花卉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和人民花卉消费服务指导中心的历史使命。“两个中心”的建设,对“云间卉谷”来说无疑是一个有勇气的值得赞佩的举动。

我国市场经济大师厉以宁曾经分析,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语境下,一种产业或一家企业若想获得成功,必须有三个基本的“支撑点”:政策鼓励、市场需要、基本能力。如今,对“云间卉谷”来说,虽然政策、市场、能力都具有,但由于当前无论国际国内,都仍然存在不少难以预测的影响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因素。当机遇、风险与挑战同时呈现在面前的时候,“云间卉谷”的当家人能否既抓住机遇,又敢于面对风险、迎接挑战,付出多倍的努力,使自己的园区基地转化成奇谲美丽的七彩“云间”,灿烂辉煌地映照上海花市、中国花市,并在全球大牌花市中占据一席地位,给所有爱花、爱美、爱生活的国人与洋人带来更多的惊喜,且让我们“等待”“希望”并多加支持,一起开怀迎接这一抹“云间”的七彩。

(图片除署名者外均为资料照片)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7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