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漫漫太极演进史,给太极拳一个定义,《太极拳史》作者说太极
文/李通国
你说,我练的是太极操;我说,你练的不是纯正太极拳。
你说,我练的是太极舞;我说,我在与时俱进。
你说,你是武当正宗;我说,我是源。
你说东家长,我言西家短。
你说,什么才是正宗的太极拳?
少年推手比赛,来自网络
一 关键的问题应该是什么样的拳才叫“太极拳”
是陈鑫所说的,“太极拳缠丝法也”吗?
太极拳就是缠丝法,把太极拳定义为一种技法。似乎远没有找到它的本质。
还是《中国武术百科全书》及中国高校武术教材中使用的“太极拳”定义:
太极拳是武术拳种之一,结合古代导引术、吐纳术,吸收古典哲学阴阳学说与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产生的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
于志钧先生认为,在这个定义之下,太极拳成了养生术,忽略了武术的本质——技击术。
如何给太极拳一个更好的,既有自身特色又能突出武术本质的定义呢?
《太极拳史》作者于志钧先生,以一个先知先觉者站在长时间,大空间的视角,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俯瞰漫漫太极拳演进历史,不妨听听他的高见。
晨练
二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谁是太极拳的基础理论
是顾留馨所说的陈王廷《拳经总歌》吗?且看。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
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拴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庄跟腿;
截前压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
藏头盖面天下有,攒心剁肋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其一,就拳术理论上而言,“我皆依”有了太极拳随屈就伸、用意不用力的思想。“缠绕”,陈家后代认为这是陈氏太极拳特色的劲法“缠丝劲”的来源。这也反正了“缠丝劲”是由后代或陈鑫个人创造出来的理论。
其次,战术思想。“闪惊巧取”、“佯输诈走”、“引诱回冲”、“声东击西”等,确立首次将两人敌对时战术的应用,正因为如此,顾留馨认为《拳经总歌》是推手理论。不过细推敲,这应该是所有武术战术的基本思想。
其三,《拳经总歌》似乎有太极拳最早的招式总结,如“靠”、“劈”、“打”、“推”、“压”、“搬”、“撂”、“采”、“钩”、“拥”、“逼”、“揽”、“截”、“压"等,从中可见太极拳的一些手法、身法,但是又并非太极拳特色技术所独有。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呢?看文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指代推手)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察四两拔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凖,活似车轮,偏沈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是为论!
纵观《太极拳论》,它说明了太极是阴阳变化的基础,阴阳之变贯穿在变化万端的推手过程中;它描述了推手的成熟过程“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对身体内外的要求“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技术熟练阶段的内在感知“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它用反衬手法“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说明推手技术是以弱胜强,以慢胜快的技术。
所以,于志钧先生认为,比起《拳经总歌》,《太极拳论》才是一篇总结太极拳推手经验和演练技巧的文论,它所依据的理论是古代哲学朴素的阴阳学说,以此作为贯穿太极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成长成熟过程的基本理论,“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太极发放
三 太极拳既然是武术,本质一定是技击术
于志钧先生认为,太极拳是一种民间个体技击术,所以一切所谓的表演、一切所谓的养生都不是太极拳的本质。他的理由是,太极拳的传统经典和精华都是讲求技击方法的。
他说,如果太极拳定义为体操、舞蹈、养生之道,我们就没有必要考证太极拳的源流;如果太极拳不是武技,就不会有人感兴趣,也就不会研究它的发展史。
所以,太极拳必须回归技击术,有了丰富的内涵,才值得研究。
确实,于志钧先生是他技击理论的实践者。
他的推手会过各门派拳种的不同类型的习练者。1997年,应台湾国术总会太极拳委员会暨台北太极馆邀请,赴台进行太极拳交流、讲学。由于不拒与台湾同道交手,多次与各种水平者实战交流,且无败绩,深得台湾武术界之广泛赞扬。2005年,2006年、2008年、2010年四次应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邀请赴莫斯科、圣彼得堡、贝加尔湖、海参崴等地游览、传授太极拳、推手及器械,受到俄方好评。
于志钧先生也是他技击理论的积极倡导者。
他已经整理成书出版的关于太极拳技击方面的书籍有:《杨式太极拳小架及其技击应用》(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已被译成俄文在俄罗斯出版)、《太极剑技击大观》(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太极推手修炼》(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太极拳推手正宗》(香港版)等等。
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武者!文能妙手著文章,武能上场演太极。
杨氏推手
四 给太极拳一个定义
关于什么是太极拳?综合于志钧对太极拳的看法,可以概括为:
太极拳,是一种以太极学说为基础理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顺势借力达到以弱胜强为技术特点,的中国古代民间个体徒手技击术。
这是于志钧先生的定义,你以为如何呢?
有了太极拳准确的定义,然后,各位网友,自己以这个做筐,把应该属于太极拳的太极拳装到太极拳的筐子里吧!
参考文献:
于志钧著.中国太极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39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