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鞋史系列篇之七十四——纳底布鞋之发展史
漫谈中国鞋史系列篇之七十四
纳底布鞋之发展史
纳底布鞋应该算是缝制鞋中的一种,但纳底布鞋的历史更古老、更久远,自从人类发明了针和线及编织物,就开始了纳底布鞋的发展史。
现代著名历史文物研究家沈从文先生在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中这样写道:新石器时代,“原始手工业如制陶和纺织工艺也得到极大发展,自然界的东西不仅被广泛利用,还不断被人们加工改造或再生产出来。其时各种各样的纺织品的产生和进步,为早期的缝纫工艺提供了新材料,并对服饰形制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最先受到注意的是纺织工具……年代较早的实物,是近年在河北武安县磁山新石器文化遗址发现的四件陶纺织轮,距今已有七千三四百年……值得注意的是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发现的距今六千年前的织物碎片。”
有纺轮,就有纺织品,就有织物碎片,就有纺织品制成的服饰和鞋子。沈从文先生还说:“纺织品实物,多为天然有机材料制成,本身易于朽腐毁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极难保存下来。所以原始社会的皮、毛、麻、葛、丝绸遗物极为罕见。”作为纺织物的鞋子,就更难有考古的织物类鞋子了。但是,从后往前推断,流传最悠久的织物类鞋子,无疑是纳底鞋。而纳底鞋的形象,最早发现于商代跪式玉人的足下,因其鞋底有清晰而规则的点状花纹与后世的纳制鞋底完全一致。《中国鞋履文化辞典》(下称《鞋履辞典》)记载“中国早在商周时代,就有麻鞋和丝鞋。”
无独有偶。在秦兵马俑博物馆中有一个跪射俑,与商代的跪式玉人的姿势如出一辙,更为奇特的是,两者的足下那密密麻麻的针脚纳痕竟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跪射俑足下的方头方口平头履与后世的纳底布鞋更为接近,比商代跪式玉人足下的鞋形更为清晰。跪式玉人和跪射俑,成为千千万万双中国古代纳底布鞋的“形象代表”。
先秦时代的纳底鞋称作“屦”。《辞海》说,屦是“麻、葛、丝制成的单底鞋。”无疑,单底鞋就是纳底鞋,是用麻布或葛布或丝绸制成的纳底布鞋。
有单底鞋就有复底鞋。复底鞋称作“舃”。《辞海》又说,舃是“古代一种复底鞋。崔豹《古今注•舆服》:‘舃,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意思是说,在纳底鞋上再加一层木底而成为双层底的鞋,以防泥水湿滑。史称,这种复底之舃,是从西周王朝开始帝王穿的祭祀用鞋,一直传承了千百年。这是纳底鞋的一种特殊款式。
汉代的纳底鞋,《鞋履辞典》记载道:“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前翘尖角青丝履,前翘部位有用五色勾画出的各种花纹图案,造型、色彩、装饰已十分讲究。”汉代《孔雀东南飞》更是将丝履描写的十分生动:“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刘兰芝足下的一双丝履与汉墓出土的青丝履,双双印证了汉代纳底丝鞋的“真容”。
唐代的布鞋不但十分流行,还赋予极强的文化色彩。《鞋履辞典》说,唐代布鞋的造型受“天圆地方”学说的影响,视鞋为地,鞋头呈方形;鞋前跷高耸,用于勾住袍的下摆,只露饰头。其鞋名也十分形象,如伏虎履、鹤头履、凤头履、云头履等。后来,鞋头简化逐渐变圆,近似现代的圆头布鞋。
宋代的时候,贵族官员多穿布靴,百姓爱穿双梁鞋,老年人喜欢大头鞋,缠足妇女时兴尖头弓鞋。《水浒传》里林冲的磕瓜头朝样皂靴,柴进的金线抹绿皂朝靴,公孙胜的云头点翠早朝靴,吴用的方头青布履,九天玄女娘娘的云霞珍珠履等各式布鞋更是异彩纷呈。
从元代以后,棉纺业的鼻祖黄道婆,推动了随着棉布纺织业的大发展,使漫长而古老的葛麻布时代进入棉布时代。市布,平纹布、粗布、细布,哔叽布、斜纹布、华达呢、府绸布、条绒布、灯芯绒、线呢布、绒布等棉布品种的相继问世,标志着棉布的兴盛时代开始。
于此同时,随着棉布鞋新时代的启程,传统葛麻布鞋时代渐近尾声。棉布鞋,是继革、葛、麻、丝等天然原料之后发展起来的绝好鞋履材料。说他“绝好”,是因为它具有棉织物的能耐磨、易洗涤、可熨烫、保暖强、吸湿快、透气好、穿着舒适健康等优势,棉布鞋也因此成为中国鞋履之国粹。棉布鞋的帮面、内里、袼褙、外底等部件皆为棉布,可谓实至名归的棉布鞋。款式多是棉布鞋的又一个亮点,如单布鞋、棉布鞋、棉布靴、单梁鞋、双梁鞋、一带鞋、橡筋鞋、扎花鞋等。
从此,在广袤的农村大地,家家户户都成为了种棉、弹花、纺线、织布、做鞋的小作坊,一个个农村妇女都是纺线、织布、做鞋的能工巧匠。她们既要生儿育女,又要承担着一家大小穿鞋的重任,甚至还靠卖鞋养家糊口。她们做布鞋完全靠手工,打浆糊、打袼褙、剪帮料、粘帮面、上帮里、沿鞋口、缝鞋带、绣花饰、纳鞋底儿、绱鞋底儿,一样都不能少;经她们手中制作的棉布鞋款式极多,单鞋、棉鞋、弓鞋、方口鞋、圆口鞋、深口鞋、浅口鞋、绣花鞋、扎花鞋、单脸鞋、双脸鞋、带袢鞋以及名目繁多的猫头鞋、虎头鞋、老人鞋等等,成为一代代中国人足下的新宠。
棉布鞋的兴起,也催生了鞋作坊的发展。1853年,北京内联升鞋店在东交民巷开业,这是由朝廷一个姓丁的将军出资、一个叫赵廷的鞋匠经营的专门以制作朝靴为主的前店后厂的鞋作坊。因为朝靴是朝廷官员的官履,又是“联升三级”的吉言,特别是朝靴品质优良,深受当朝官员的喜爱,后发展到普通百姓对这种鞋靴也青睐有加。
内联升的朝靴,缎子帮面厚、质感强、针码匀,久穿不起毛,浮尘弹之如新;32层布料的纳制底厚而不重,结实耐磨且舒适合脚。三品以上官员,赵廷便派员上门服务,绘脚形、量尺寸、试靴样、存档案。这“档案”叫《履中备载》,是内联升的镇店之宝。官员如欲更新朝靴,只需通报一声便可根据《履中备载》中记录的样子和尺寸制作,送货上门。赵廷推出的这种特色服务,令客户赞不绝口,内联升从此驰名京城。于是就有了民谣中“头戴马聚源,脚蹬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的美誉。
东江米巷的内联升,繁荣40多年之后,因八国联军的炮火而毁于一旦。为保住内联升的产业,赵廷四处奔走筹措资金,易地重新开张营业。不及两年,鞋店略有起色,又遭袁世凯兵变之扰而被抢劫一空。内联升连遭重创,73岁的创始人赵廷一病不起,含恨归西。子承父业的赵云书历经千辛万苦,将内联升店铺迁至前门外的廊坊头条继续营业。时光转瞬于民国年间,内联升顺应时代潮流,改朝靴为千层底布鞋、洒鞋、棉鞋等平民产品。无论何种内联升鞋款,必品质上乘,“京鞋”的美誉不胫而走。北京话“爷不爷先看鞋”的“鞋”,指的就是“京鞋”。
1923年,郭沫若在上海与郁达夫、成仿吾共同创办《上海时事新报》和《创造季刊》时,将他十年前去日本途中写的《咏鞋诗》刊登于报端:“凭谁踏破天险,助尔攀登高峰;志向务求克己,事成不以为功。新知虽勤摩挲,旧伴每付消融;化作纸浆造纸,升华变幻无穷。”上海天禄鞋庄的周老板看到了四十八字的《咏鞋诗》后,觉得这首诗将布鞋赞美到了极致,于是将郭沫若手书的《咏鞋诗》悬挂于鞋店的大堂。一时间,“名人效应”令天禄布鞋闻名遐迩。郁达夫夫人来鞋店买鞋时对周老板说:“周老板真会做生意,达夫说他第一次来定做布鞋时,就把他的脚型尺寸和爱好记好了,还对外宣传说创造社的郭沫若等大作家都喜欢穿天禄鞋庄的麻扎底小圆口贡呢布鞋,还宣扬说鲁迅先生也喜欢穿天禄鞋庄的麻扎底布鞋。爱屋及乌,许多文学爱好者都爱买这种布鞋穿,生意也越加红火了。还说这是郭沫若第一次为人题的字,就被周老板用来发财了。”
到了21世纪,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街,一幢高大的明清风格地标性建筑格外醒目,高悬于店门的“内联升”匾牌熠熠生辉。硕大的三层店堂里,琳琅满目纳底布鞋,迎来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熙熙攘攘的顾客,或选购或定制各款布鞋,或欣赏或收藏清代朝靴,或参观或感悟鞋履文化,昔日“脚蹬内联升”的歌谣声似乎又在耳边响起。 如今的内联升纳底布鞋工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联升布鞋产品已走向世界。
作者:全岳
编辑:王克林
原载:《西部皮革》杂志2019年10月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45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