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鞋校长”李振华:情洒沂蒙七十载 ,大爱无疆奉献心
是什么激励他义无反顾的舍弃大都市舒适安逸的生活,一头扎进贫瘠的荒山沟?
是什么支撑他在沂蒙山无怨无悔地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了半个多世纪?
是什么促使他倾尽心血和汗水,资助一名又一名贫困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国家建设人才?
他青春热血,情系沂蒙
1953年,年仅17岁的李振华响应党的“知识青年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伟大号召,带着父辈们的嘱托,告别故乡南京,千里迢迢到艰苦的沂蒙革命老区沂源县支教。
少年时代的李振华,从书本上读到的,特别是从老师那里知道了沂蒙山人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巨大代价,战争年代发生在沂蒙山的“红嫂”“沂蒙六姐妹”等感人至深的故事,一直感动着他,激励着他,那首优美动听的《沂蒙山小调》感染着他。他对沂蒙山怀有的一种敬仰和憧憬之情,坚定了服务老区人民的决心。
初到山东时,领导得知他从小在城市长大,怕他受不了苦,决定安排他留在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他却说:“还是让我到最偏远落后的沂蒙老区去吧!”就这样,李振华肩背铺盖,手提行李,来到了沂源县偏僻闭塞的穷山沟韩旺村。
出乎意料的贫穷落后,令李振华始料未及。走进半山腰那用3间破庙改成的教室,映入眼帘的是洞一般的窗户,仅有的一扇门和透风撒气的四壁,室内排列着大大小小的石头,旧药瓶制的煤油灯,后墙角放着的一张旧床,不像样的泥炉子和提水用的瓦罐子。这,就是他的岗位兼宿舍了。村支书告诉他:“这大石头是课桌,小石头是板凳,上课时你就吹吹哨子,没有表,你就看着日头掌握时间;阴天时,点一段麻杆,麻杆燃尽就是一节课。”
晚上,到处漆黑一片,屋子里冷得似冰窖。呼啸的山风夹杂着一声声狼嚎,令他毛骨悚然。从墙缝里钻进来的山风,吹得煤油灯飘忽不定,恰如他此时的心情,是无尽的孤独与乡愁。
他几乎一夜无眠。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教室里一下围拢来38名学生,最大的已是3个孩子的妈妈(识字班),最小的只有7岁。李振华在忐忑不安中开始了他的第一课,他的一口南方话,引来了阵阵笑声和议论。他不知怎样应付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也不知怎样去咽那从未见过的黑乎乎的地瓜面煎饼、糠窝头,李振华的心像针扎似的。
最初的生活使他苦涩不堪,产生了为难情绪。
在犹豫徘徊时,沂源人民博大宽厚的胸怀感动了他。乡亲们像当年支前那样关爱着他,大娘大婶们亲手纺布,在煤油灯下为他缝制了御寒的棉袄、棉裤,布袜子和走山路穿的钩子鞋,怕他吃不好,把家里最好的饭菜留给他,当乡亲们从怀里掏出还带着体温的鸡蛋时,李振华感动的热泪盈眶——那可是连老人和孩子都舍不得吃的稀罕物,乡亲无微不至的关爱,深深感动着他,好似“红嫂”“沂蒙六姐妹”浮现在他的眼前。
他还更多地了解到了老区人民对革命的巨大贡献,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乡亲们勒紧腰带、不怕牺牲,无私的支援革命。韩旺村在孟良崮战役中最多出过36付担架,有8位乡亲在战场上牺牲。
然而,这里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落后,让他忧心。他亲身感受到,乡亲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当他看到村里搞互助组却找不出一个记工分的人,只会在墙上画杠杠记数时,这种情景深深刺痛了李振华的心。他不由得热血奔腾,一切的矛盾和动摇,一切的怯懦和不适,都烟消云散,一个坚定而明确的目标在他心中树立起来:把自己融入老区,宁可一辈子留在这里,也要让孩子们有学上,让他们有一天能够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
这沉甸甸的使命感,从此伴随了他的一生。
他牢记使命,爱心倾注桃李情
李振华将一颗炙热的心融进蒙山沂水。他善待每一个孩子,在生活上关心,物质上资助,学习上指导,做人上引导,精神上鼓励。当时,沂源是国家级贫困县,乡亲们靠吃糠咽菜度日,有的人家冬天连被子也没有,如果没有资助,很多孩子是不可能走进校园的。为了能让贫困孩子上学,李振华首先想到的是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给贫困学生交书费、买书、买学习用品;没有鞋袜、衣服的,就帮他们添置;买来理发工具学着为学生理发,自制针线包为学生缝补衣服;老家寄来的大米,颗粒不留的分给贫困学生;冬天家里没有被子的男生来学校与他同铺,最多时能挤下三个孩子,遭了虱子也不嫌弃他们;夏天山洪暴发,他冒着齐胸的河水接送学生上学,学生生病,他背着去医院。
从工作的第一个月起,李振华就拿出工资的四分之一资助贫困学生,坚持到退休。1997年退休后,又将大半生的积蓄和国务院特殊津贴全部捐出,在他工作过的三所学校创建了三个“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为资助更多的贫困学生,将2001年外出打工八年所得50万年薪全部捐出,资助基金会以外的23名贫困生。打工期间,为了给急需用钱的贫困生筹措资金,利用早晚捡拾废品卖,为他们筹得资金1.6万元。现在他每月只留500元退休金作为生活费,其余全部捐出。
70年来,个人累计捐款152万元,资助2400多名贫困学生。 他几乎倾其一生所有,而自己却异常的节俭、朴素,不抽烟,不喝酒,甚至连茶叶都舍不得喝,吃饭依然以玉米糊和南瓜菜为主,依然戴着65年前30元买的 “钟山牌”手表,一辆“大金鹿”自行车骑了46年,一件灰蓝色的衬衣已经穿的泛白、领口破损,折断胶底的老布鞋也舍不得扔掉。
如今,他虽然生活很清贫,但内心却很富有,因为那么多的孩子因他而改变了人生命运,为党和国家做出贡献,因为他始终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和信念,尽到了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
李振华的善举带动了更多的人踊跃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振华奖学扶困基金”成立后的25年间,捐款者达8000余人次,筹集善款460余万元。2018年7月,他倡导发起大型公益活动“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联系省内外260多名爱心企业家与260名贫困学生结对帮扶。为改变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近几年联系多个社会公益组织捐款捐物,共争取社会资金960余万元。他特别担任了慈善企业家曲东升捐款5000万元创建的“淄博市郝守珍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沂源县微公益协会终生荣誉会长,学雷锋车队名誉队长等11个公益职务。
加入党组织是李振华最大的愿望,工作后六年时间连续向乡村党支部递交8份入党申请书,经常找老书记汇报思想情况 。1959年,李振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在日记本上写下“我最难忘的一天”,并写下“一名党员就应该是一面旗帜,一面旗帜就要映红一片蓝天”的誓言。60多年来,他不忘初心使命,时刻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
他大爱无疆,用心血为学子圆梦
李振华深知,“扶贫先扶智,治贫必治愚”。越是贫困,就越需要受教育。“知识改变命运”是振奋寒门学子的动力,只有不断增长知识技能,才能改变贫困落后的窘态。
每当看到那些翻山越岭、背着干粮或冰凉的地瓜来上学的孩子,每当触及孩子们那渴求知识的目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心在他心头升腾:宁可一辈子留在这里,也要让孩子们有学上,让他们有一天能够走出大山,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
为提高教学质量,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他发扬抗大精神,自制了28种教具,白天上课,晚上翻山越岭去孩子家里补课。李振华带的第一批学生毕业了,12个学生全部考上了初中,对于当时沂源县10:1的录取比例来说,韩旺小学百分之百的升学率引起了轰动,乡亲们喜出望外,他们终于盼来了一个值得信赖的好老师。县委书记为他召开了庆功会。
1965年,李振华被调到与韩旺相邻的张家坡中学任教高中政治课。李振华认真研究教材,上好每一节课,耐心辅导每位学生。为了更好的照顾那些住校生,他干脆搬进了男生宿舍,冬天为他们盖被子,夏天给他们驱赶蚊虫。为了不让学生吃变质的饭,他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逐村到学生家里拿饭。为生病的学生买药送水,做好病号饭送到宿舍,看到疲惫的李老师,学生们感动地流下热泪。他关爱学生胜过自己的孩子,学生非常尊敬他,都发奋攻读,年年考出好成绩,他教的学科在临沂地区名列前茅,许多山里孩子跨进了大学的校门。
1980年夏天,高考临近,担任班主任和四个班的政治课的李振华,接到一封“父病重,速归”的加急电报。突如其来的电报每个字都剜着他的心,李振华心情沉重地望着浸满母亲泪水的电报,他真想立刻飞到父亲病床前,但看到眼前这些高考在即的农家子弟,想着那些用血汗供子女求学成才的可怜父母,他犹豫再三之后,决定派班上一个学生替他去伺候老人,这个学生就是他读高三的小儿子。
儿子说:“关键时刻怎么能中断复习?”
“正因为是关键时刻才这么做。我是班主任,走了会影响全班同学的高考冲刺,那些农民的孩子苦读多年,命运就指望着高考,而你吃“国库粮”,考不上还可以就业呀!想来想去只有牺牲你了。你爷爷做了一辈子教师,他会理解我的。”
听了李振华的一番话,懂事的儿子眼含热泪,去了南京代父尽孝。
紧接着是第二封、第三封电报。病重的父亲没有撑到日夜思念的儿子回来,便撒手人寰了。电报上的寥寥数字,就像一记重锤,击打在李振华的心头,他的心在滴血。他眼前一阵发黑,瘫在地上……醒来后,从不迷信的他,不自觉地抓起桌子上的一沓白纸,步履沉重地来到学校的后山上,点着白纸,面向南方,跪在地上,嚎啕大哭:“父亲呀,儿子不孝,对不起你呀……”
一个小时后,眼睛红肿的李振华又强打精神走进了教室。讲台上,学生们破例给他放上了一把椅子,一杯热水。他深情地望着莘莘学子们,沙哑而富有磁力的声音,又在教室里响起……
这年高考,他班级的学生特别优秀,李振华所教学科的成绩特别突出!一份份大学录取通知书翩然飞来,儿子却无缘获取。李振华悲欣交集,父亲故去了,他没能在床前端一杯水,递一片药,儿子也落榜了……失去的永远地失去了,那颗为人子、为人父的心再也无法抚慰!这份悲怆与负疚,深藏心底永难释怀。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父亲的离去,击倒了相依为命的母亲,母亲落下半身不遂。南京的教育部门知道他是一名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优秀教师,很快发来商调函。
在极度的矛盾、纠结之中,李振华和家人开始收拾行装。
启程的那天早晨,李振华推开家门的一刹那,眼泪“哗”得流了下来:门外挤满了来为他送行的乡亲,有的抱着一只鸡,有的提着一篮子鸡蛋,有的捧着各种山果,没有一个人说话,许多人在悄悄地擦眼泪……
刹那间,李振华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想不到的决定:我留下来,不走了!
“李老师为咱们操心这么多年,到了帮助他的时候了。谁家有闺女,轮流到南京去,无偿地伺候老太太!”有人这样提议。
心之诚、意之切,让李振华再一次感受到老区人民的善良、宽厚与无私!
寒来暑往,母亲在床上躺了9年,先后有8个女孩子前往照料。到第10个年头,李振华实在不想再拖累乡亲们了,尽管他每月给伺候母亲的孩子发报酬。他回家劝母亲到沂蒙山看看风景,也给自己一个尽孝的机会。
已经是83岁的老人不愿意离开故土,但还是随儿子到了沂源。临行时,母亲悄悄带上了寿衣……
李振华真的想多陪陪母亲,尽儿子的孝心。可是事与愿违,母亲在一天深夜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李振华悔恨交加。他在母亲的遗体前长跪不起,任凭泪水落在母亲的脸上:“妈,我错了!我不该把您老人家接来,我对不起您哪……”
闻讯赶来的乡亲们也哭喊着:“老人家,您不要责怪李老师,他是为了俺这里的孩子们啊!”
1982年秋,沂源县成立了一所非常特殊的学校,108名学生都是其它学校的落榜生,而且都比较难管,平均入学成绩28.5分,26人的数学考了“0”分。李振华当起了第一任校长。针对有些教师对这些孩子的教育不抱希望的思想,李振华提出了:“转化一名后进生与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一名优秀生同等重要”“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和“用心教书,用爱育人”教育理念。
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在许多人眼里没有指望的一百单八将,毕业时的各门功课成绩都居全县之首。城关二中成为全县第一个省级文明单位,成为全市初中学校的一面旗帜,同时改名为沂源实验中学。专门为此刊发了《爱心滋润后进生》的文章,并配发了《校长是关键》的评论。
几十年来,李振华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们,圆了成千上万山里孩子的“大学梦”。
他老骥伏枥,日照桑榆情更浓
当年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是白发沧桑87岁高龄的老人,虽然眼睛不再那么清亮,却更加清晰来时的方向。为老区教育献身的步伐从未停歇,关心下一代的脚步也没有驻足,仍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
退休后,李振华担任了沂源县关工委副主任。为了解青少年思想状况,他深入到乡镇、社区和学校,利用多种途径和机会,呼吁全社会都参与到关心下一代的事业中。
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和问题少年的转化,他利用省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建议、议案,参与组织有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报告会、研讨会,创办“青少年心理咨询室”“孤儿爱心心理辅导站”。
1997年,他设立了“振华青少年思想疏导热线”,先后与省内外290多名问题青少年保持经常联系,建立帮促关系,帮助他们疏导心结、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健康成长。在他的耐心开导和关爱下,大部分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重新拾回自信、确立了人生奋斗的目标,有的入了团,入了党,有的考上了大学,还有的成为了振兴乡村的带头人······ 这些问题青少年的转化,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李振华积极参与“五老”志愿者服务工作,与其他老同志一起向全市万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发起“走出家门、奉献社会,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倡议,得到广大老同志的积极响应。他和志愿者团队定期检查校车,到学校食堂了解食品安全,护送学生过马路;创建了“道德讲堂”和“孝德讲堂”;组织青少年学党史、国史,作“两史”报告,对下一代进行知国情、感党恩教育;联系政法干警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并担任法治教育进课堂顾问委员。
他还担任着许多高校和部门31个单位的政治辅导员、教育顾问、名誉校长和监督员等职务,先后为全国各地的党员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学校师生等进行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教育,党史、国情教育,红色沂蒙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34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次。
从17岁来到沂源,李振华始终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父老乡亲的深情厚义时刻铭记在心。为了感恩老区人民,自2009年以来,他先后帮扶了生活困难的58名孤寡老人。夏天,给老人们买蚊帐和凉爽单衣;冬天,给他们买棉衣棉被;逢年过节给老人们买上各种食品;有生活不能自理的,还给他们喂饭喂水,打扫卫生······每次去看望他们,这些老人都紧紧握着李振华的手,舍不得他走。
为让孤儿不孤,李振华先后帮扶了23名孤儿,在经济上资助,生活上关爱、思想上安抚疏导,为他们送去新衣和学习生活必需品,春节给他们发红包。捐建了“希望小屋”,成立了“振华公益使者——希望小屋志愿服务队”。孩子们每次见到李振华都高兴地与他拥抱,临走时,双手搀扶着送出很远,孩子们不停地喊:“祝李爷爷寿比南山!”
李振华爱洒沂蒙,捐资助学的感人事迹,省、市领导多次做出批示,并号召学习。中央、省、市媒体摄制了《情洒沂蒙》等17部专题片,编写《爱满天下》《烛光与阳光的变奏》等8部200余万字的报告文学、话剧,谱写了《粉笔无言》等4首歌曲,高清数字电影《留住青山》在各地上映。70年来,李振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全国最美“五老”志愿者”等市级以上荣誉113项。
为铭记他为老区教育作出的贡献,沂源的父老乡亲自发捐款,为他立起了一尊半身雕像和振华基金纪念碑。为发扬“振华精神”,县里建立了“李振华事迹展厅”“沂源县振华实验学校”。为活着的人塑像,在沂蒙老区是绝无仅有的。洁白无暇的汉白玉雕像,凝聚着沂蒙老区人民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体现的是学生、家长们无以言表的感动。
李振华说:“1953年,在沂蒙精神感召下,我怀着对沂蒙老区的敬仰和憧憬而来。然而,当初这里贫穷落后的状况,令我始料未及,产生了为难动摇,是沂源人民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淳朴的感情留住了我。转眼间,来沂源已70个年头了,每当看到沂源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都会感到莫大的欣慰和自豪,因为这里留下我的足迹,孕育了我的收获,寄托着我的情,凝聚着我的爱。人老了虽然会面临许多身体、生活上的困难,但我要把困难转化为力量,继续发挥余热,全力做好我应做的事,以实际行动报答党的培养、领导的关怀和和沂源人民的养育之恩!”
历经70载的风雨剥蚀,李振华已把自己融入了蒙山沂水,和沂蒙山人没有什么两样,但他却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希望。
(通讯员 吕宏伟 张文强)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45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