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面壁的六年,为何比开悟的瞬间更能打动人?
29岁的一天,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乔达摩 · 悉达多离开伽阇山苦行林,结束了在那里长达六年的修行。是为佛教掌故中著名的“释迦出山”。
据 Helmut Brinker 在 Zen in the Art of Painting 中的考证,以“释迦出山”为主题的画作最早出现在唐代,至两宋时已相当常见(尤其是南宋)。从画题的流行到“出山”一词的暗示,今天的我们很容易先入为主把“释迦出山”看作是某种开悟的时刻。
图片南宋 梁楷 出山释迦图。来源/东京国立博物馆
毕竟若非有所开悟,世人又何必对这个片段如此青睐?然而事实上,悉达多的六年苦行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成果。据记载,在做出出山决定前,悉达多这样回首此段经历:
“我今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身形消瘦,有若枯木,修于苦行,垂满六年。不得解脱,故知非道。不如昔在阎浮树下,所思惟法。离欲寂静,是最真正。”(《过去现在因果经》第三卷)
19岁那年的一个深夜,悉达多孤身逃离王宫。这个相貌非凡、备受爱戴的迦毗罗城太子放弃了未来的王位继承权,决心出家寻求“度脱众生于生死海”的正觉。
南宋 佚名 出山释迦图。来源/克利夫兰美术馆
接下来的数年间,他找过仙人(跋伽仙人、优楼频罗迦叶),寻访过大学者(阿罗逻迦阑、郁陀罗、摩子等),终无所得。他想到悟道的关键看来还是在自己精进,于是就到尼连禅河西岸、优楼频罗村外的苦行树中静坐苦思。
从最开始一天吃一米(或一麻),到后来七天才吃一米(或一麻),废寝忘食苦修了六年,最后消瘦得如同枯木,却依然不得解脱。回首过去的六年,他甚至觉得还没有当初在阎浮树下得到的多(当时还是太子),这才决定出山。如此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梁楷笔下他的表情并“不那么开心”,虽然他的眼神尚未失去光彩。
梁楷笔下的释迦
那悉达多修成正果,真正成为释迦牟尼是在什么时候?出山后的他来到尼连禅河外十里之遥的一棵毕波罗树(即菩提树)下结跏趺坐,发誓“不成正觉,誓不起座。”终于在七七四十九天后清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的他已经30岁了。
不画菩提树下修成正果的佛祖,而要画苦行六年、出山时仍前途迷茫的大胡子悉达多。或许这正是中国画让人感动的地方。相比于“得道”的瞬间,中国人似乎更能从黎明前的黑暗中找到意义。就像那个面壁十年,终得彻悟的菩提达摩——他的故事之所以动人,并非在于最后的彻悟。事实上每个人都可以求得各自的开悟,而面壁的过程却是你我与共的。
南宋 佚名 达摩面壁图。来源/克利夫兰美术馆
出山时的释迦若回首往事,离开王宫寻求正觉已经十年,经受了种种苦难,依然无所得,无法不苦闷。然而他若能遇见未来,其实距离修成正果只差七七四十九天。
彼时的他依然没有悟得哪条路是对的,但他至少知道了留在深山一定不是答案。接下来,就请再忍一忍。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46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