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黄河泥埙文化传承揭秘(附传承人所奏埙乐)

 

□ 李从喜

埙是我国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起源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往事越千年,埙韵穿古今。

王建在奏埙乐

▲妆台秋思 (演奏:王建)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陕西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小说《废都》中读到埙,当时实在想象不出埙的形状和音色。

时隔二十年后,我有幸在首个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河南省武陟县城听到了浑厚苍凉、沉缓悠长、如泣如诉的埙声,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贾平凹笔下一个人物——小知识分子周敏怀才不遇时的悲凉心境。

吹埙者叫王建,他虽然身居县城,但是在中国民乐界却是久负盛名。他是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黄河文化研究中心首批特邀研究员、河南省竹笛葫芦丝学会副会长、河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笛箫埙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郑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焦作市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焦作市民协理事、武陟县政协常委、武陟县音乐家协会主席。

王建是70后,膀大腰圆,身材魁梧。王建学过太极拳,身手敏捷,擅长擒拿、飞镖,网名为“飞刀王建”。

王建看似一介武夫,却是一个音乐奇才,他自幼深受音乐教师出身的父亲熏陶,对吹奏乐器有慧根和天赋,悟性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王建上世纪90年代初凭吹奏绝活考入沈阳空军某部文工团,担任笛子演奏员,师从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大师魏显忠学艺,深得真传。后进修于中国音乐学院,勤学苦练,不仅对竹笛、口笛、箫、埙、箎、葫芦丝、巴乌等吹奏乐器样样精通,而且悉心钻研,自制了埙、陶笛、竹埙、吐良、箎等民族乐器,尤其是他用家乡的黄河泥制埙,匠心独具,堪称一绝。黄河泥细腻、光鲜、柔滑、粘连,有极强的凝聚力、可塑性。王建先把从黄河岸边采集来的黄河泥像揉面一样搓揉,然后取一如小蒸馍般大的泥团用双手揉捏造型,形成笔筒状后再封口抹光,接着打孔、试吹、调音,晾干打磨光亮即可吹奏。

武陟县位于黄河中下游交界处,与郑州隔河相望,自古以来为治黄重地,黄河文化积淀厚重,2013年5月荣获首个“中国黄河文化之乡”称号,同时成立中国黄河文化研究中心。

我有幸调入武陟县黄河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与王建先生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情同手足。

王建在奏埙乐

生长于黄河岸边、董永故里、身兼数职的王建,对“中国黄河文化特邀研究员”这个新职务、新使命心存敬畏,不敢懈怠。他悉心钻研,如痴如醉,不断改良、创新黄河泥埙制作工艺。他说:“我用黄河水和黄河泥,用黄河泥制作黄河泥埙,用黄河泥埙吹奏黄河音乐,用黄河音乐传播黄河文化。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尽快把黄河泥埙做成一个集传承、创新、研制、包装、销售、教学、演出、普及于一体的新兴文化产业,让中外游客到武陟乃至中国各地都能随处看到、听到、买到凝聚着厚重博大的黄河文化气息和黄土神韵的黄河泥埙,让独具武陟地域特色的黄河泥埙这朵美丽的黄河浪花光耀世界。”

2014年10月中旬,王建的黄河泥埙在加拿大举办的中加文化节上荣获银奖。2016年7月中旬,由中纪委批示,河南省检察院牵头拍摄的反腐倡廉院线电影《老娘亲》,其中埙乐演奏和制作贯穿全剧,是重头戏。该剧编剧蔡云川老师多方寻找最佳制埙人和埙乐演奏者,最终在网上找到我们黄河文化之乡——武陟县的黄河泥埙,主动与黄河泥埙制作专家王建老师联系,通过反复比较,达成合作协议,剧组领导盛情邀请王建参加《老娘亲》拍摄,负责其中的埙乐吹奏、埙乐设计,并在剧中扮演制埙人,与著名影视明星奚美娟、霍青、陈洁(陈小妹)、郭紫铭等演员一起拍戏。王建精湛的制埙技艺和扣人心弦的埙乐演奏征服了剧组所有人员,大家纷纷与王建先生合影留念,黄河泥埙为电影《老娘亲》增加了浓厚的黄河文化底蕴和高雅深沉的艺术氛围,也在现场观众心中产生强烈共鸣,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郑州师范学院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活动,选定黄河泥埙作为学生高雅艺术选修课,并成立80多人组成的黄河泥埙乐团,让高雅艺术迅速传播。王建被郑州师范学院高新聘为客座教授,每周到学院授课一次,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大家一致认为,埙乐育人,寓礼于乐,礼乐融合,美美与共,寓教于乐,妙趣横生,其乐无穷。武陟县教育局在武陟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黄河泥埙制作室和展厅,推动黄河泥埙在全县的普及。河南省博物院于2016年10月份邀请王建老师复制商代五孔埙,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音程关系排列完善,华夏乐团领导非常满意,又定制20枚黄河泥埙,并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在河南博物院开设黄河泥埙专柜展览、出售。河南省古音乐研究会非常重视黄河泥埙发展工作,给武陟县授予“河南省古陶埙研发传承基地”称号。王建全力开展黄河泥埙制作工艺攻关,取得显著成效,王建2016年荣获中国制埙名家称号。

黄河泥埙集优秀民族乐器、优质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珍贵礼品、旅游商品于一体,既携带黄土地泥土芬芳,又高雅脱俗、精致美观,凝聚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气息,是新时代黄河文化的经典符号和载体。

黄河泥埙

小学生学习埙乐

2016年6月,焦作市人民政府公布黄河泥埙制作技艺为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传承。2017年10月中共河南省委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党建期刊《党的生活》文苑艺海“品赏”栏目对王建及其黄河泥埙进行了专题介绍。

2018年10月,王建应邀赴西安参加丝绸之路“埙颂中华”高端论坛;2018年11月上旬,王建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埙艺术展演与学术研讨会;2018年11月下旬,武陟县黄河泥埙乐团应邀到澳大利亚开展黄河泥埙文化交流活动。助推“一带一路”共建,传播黄河泥埙文化。

2019年7月31日,黄河泥埙郑州市上街区研学基地开班仪式在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柏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举行。这是郑州市上街区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引进黄河泥埙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深受当地干部和群众好评。这也是黄河泥埙研究会助力乡村振兴的试点,积累经验后,将大面积推广,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2019年8月8日至14日,河南理工大学举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青年学生“汉语桥”夏令营(河南段)开营仪式,19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30名大学生通过学习制作黄河泥埙、吹奏黄河泥埙,体验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黄河泥埙文化,希望黄河泥埙文化能早日传播到自己的国家和家乡,并愿意为此不懈努力,让更多的家乡人欣赏到中国黄河泥埙的好声音,受益于博大精深的中国黄河文化。

助力文旅融合,探索文化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新路。

嘉应观是浓缩的治黄历史博物馆,是黄河文化旅游胜地和旅游景区。黄河泥埙研究会在嘉应观景区设立黄河泥埙展厅,为景区锦上添花,为旅游业增添浓厚的可耳闻目睹的黄河文化氛围。

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王建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武陟县优秀政协委员、优秀退伍军人等荣誉称号。2019年10月8日《人民政协报》委员故事栏目整版刊登了《黄河岸边的制埙人——河南武陟县政协常委王建与埙有关的那些岁月》和记者手记《做个有心人》,详细介绍了黄河泥埙的发展历程和美好未来,引起全国各界有识之士的青睐和赞赏。一个集黄河泥埙挖掘、研究、传承、创新、传播、生产、教学、销售于一体的黄河泥埙文化产业初具雏形。

上善若水、大气磅礴、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黄河精神是黄河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血脉!黄河泥埙是黄河水和黄河泥孕育出来的高雅文化精品!生活在黄河岸边的黄河人王建用黄河水和黄河泥,用黄河泥制作黄河泥埙,用黄河泥埙吹奏黄河音乐,用黄河音乐传播黄河文化传播黄河声音,用古朴典雅的埙乐语言讲述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明,延续历史文脉!

黄河泥埙是黄河的一朵美丽的浪花!黄河泥埙文化是黄河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黄河泥埙埙乐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恰似天籁,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荡气回肠,渐入佳境,回味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黄河泥埙凝聚并传递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气息,展示的是黄河儿女朴实高贵的本色、品质和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风、精神风貌!

我们支持黄河文化研究员、黄河泥埙研发人王建从开展黄河泥埙制作技艺攻关、普及推广等方面加大力度,致力于把黄河泥埙打造成一个集挖掘研究、传承创新、制作销售、教学传播、普及推广于一体的黄河泥埙文化产业,争取让武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河泥埙基地、埙乐之都。

王建

王建在制作泥埙乐器

目前王建老师已在上街、河南理工大学、郑州师范学院、黄河交通学院等地开展多个黄河泥埙教学基地,掀起传播黄河泥埙文化热潮。王建和黄河泥埙今年登上了央视,在全国范围得到主流媒体的大力传播、推广。

2020年6月,王建老师的黄河泥埙制作技艺被河南省非遗中心评选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

2020年11月6日,武陟黄河泥埙乐团应运而生,黄河泥埙乐团是我们打造集黄河泥埙挖掘、研究、制作、宣传、教学、普及、销售与一体的新兴黄河泥埙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武陟建设成埙乐之都、中国黄河泥埙基地的重要环节和推助器,是叫响中国黄河文化之乡品牌的新亮点和黄河文化产业的闪光点,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的具体行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王建,黄河岸边的黄河人,是母亲河滋养了他的艺术灵感和矢志不渝传播黄河文化传承黄河文明的责任感、使命感,为了让黄河泥埙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王建辞掉了武陟县竹笛葫芦丝学校校长、教师职务,回避了许多应酬,专心致志于黄河泥埙的研制,不断上档升级,精益求精,苦心孤诣,登峰造极,他逐步达到了人埙合一的境界。

黄河人,黄河泥埙,黄河埙乐,黄河泥埙文化产业正在成为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日益靓丽的新名片!

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通过恰似天籁的黄河泥埙埙乐传向大河上下、长城内外乃至世界各地,让礼仪之邦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寓教于乐,传播四方,促进世界和平,天下大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不仅仅是王建先生的使命,也是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我们中国黄河文化研究中心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一起加油!

(作者简介:李从喜,陕西省山阳县人。2002年3月任武陟县西陶镇武装部部长、镇政府副镇长,2013年7月至今任武陟县黄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喜欢写作,热爱文学,致力于综合研究运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太极拳文化、黄河精神、中医健康养生文化,服务社会,创造价值,造福人民。)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4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