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贵族文化与传统织造相碰撞,一本书带你领略织物的前世今生
2013年,一部由CBS制作,讲述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发迹秘史的宫廷剧《风中的女王》荧屏大热。然而,比起笼罩全剧始终的权力倾轧、阴谋、谎言与性丑闻,从女性视角来看,无疑对剧中多套制作精美的复古长裙及点缀于衣裙之上各种华丽丽的花边情有独钟。
在这部剧里,女王与其四位女侍的服装造型可谓一大看点。蕾丝花边,刺绣,塔夫绸,拉夫领,欧根纱,贡缎,流苏,皮草,丝绒轮番登场。男装的手工细节也毫不逊色。以玛丽第一任丈夫,法国王子弗朗西斯的服饰为例,金线,金边,丝络盘结,绣花,皮草,长靴,斗篷,佩剑,衬得王子长身玉立,英姿勃发。
纵观织物的历史,可谓非常之久远,人类在原始生活中利用树叶、兽皮来蔽体,在渔牧生活中结网捕鱼,就已经懂得运用编织的技法为自己御寒。随着文明的演进与科技的发明,人类不仅充分利用棉、丝、亚麻、羊毛等天然纤维,编织出生活所需的物品,更研发出了多种化学纤维、矿物纤维,使生活更为舒适便利,所以织物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人类文明与科技的发展史。
在英国自由撰稿人、作家卡西亚.圣克莱尔的近作《金线:织物如何改变了历史》中,将一部织物织就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串联起来,揭秘了13种或珍贵或普通的面料自诞生以来其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向读者娓娓道出织物对人类的影响,又是如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纺织大致起源于五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纺轮和腰机。作为一种服务于人类穿着的手工行业,纺纱织布,制作衣服,遮丑饰美,御寒避风,防虫护体,这就是纺织起源与发展的重要动机。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简单机械缫车、纺车、织机相继出现,汉代广泛使用提花机、斜织机,唐以后中国纺织机械日趋完善,大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
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纤维均为天然纤维,一般是毛、麻、棉三种短纤维,如地中海地区以前用于纺织的纤维仅是羊毛和亚麻;印度半岛地区以前则大量使用棉花。古代中国除了使用这三种纤维外,还大量利用长纤维——蚕丝。 蚕丝在所有天然纤维中可谓最优良、最纤细也最昂贵的纺织纤维,可以织就各种复杂的花纹提花织物。丝纤维的广泛利用,大大促进了中国古代纺织工艺和纺织机械的进步,从而使丝织生产技术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纺织技术。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男耕女织”的习俗,农耕社会,女子主要的工作便是纺织,一到养蚕的季节,上至天子嫔妃,下至平民农妇,全都忙忙碌碌。传说中黄帝的元妃嫘祖最早发明了养蚕缫丝。唐代著名韬略家、《长短经》作者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这无疑是很高的褒奖,由此可见嫘祖对中国传统丝织业的贡献。
不止如此,中国传统文化作品中关于养蚕缫丝的记载不知凡几。例如为了起到带头号召和督促作用,《礼记·月令》有规定“是月也,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具曲植蘧筐。后妃齐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惰。”
正因如此,在《诗经》中,不只有《豳风·七月》这样的农事诗围绕“男耕女织”来说他们的生活,在各类诗歌中都涉及到农业社会的特点。比如说思念的《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采葛织布;说战争的《豳风·东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感叹国家兴亡的《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等等。
东晋前秦时期,秦州刺史窦滔之妻、才女苏蕙因思夫心切而织就的回文诗《璇玑图》,至今已传世1600余载。她在家世显赫的丈夫抛弃自己、另有所爱之后,以聪慧绝伦的头脑、巧夺天工的双手,在一个长宽各8寸的锦面上,用红、黑、蓝、紫、黄五色彩线,织绣出了纵横各29字、共841字的文字方阵。某种意义上说,就中国纺织史与工艺美术史而言,苏蕙称得上为最早见诸文献记载的织锦女工艺家,她的回文织锦《璇玑图》代表了当时纺织技艺达到的最高水平。
我们再来看古老的织物之于欧洲。以书中阐述的花边为例。17世纪风俗画家维米尔的代表画作《花边女工》,以诗意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在编织蕾丝花边的专注平和的女工。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是17世纪中叶,当时正值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风格盛行,伴随着16世纪以来,服装装饰手法的日益娴熟,各种精美刺绣花边因其工艺繁琐复杂而成为倍受贵族阶层青睐的服装点缀品。以其细致优雅的质地,充满灵动层次感的设计成为欧洲上流社会贵族服饰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书中讲道,针线活在当时的欧洲,是少数各阶层妇女都被鼓励从事的工作。而花边自诞生以来,一直都被视为一种奢侈品,用来彰显财富、品味和地位。作为社会阶层符号的价值,体现在其精致、费工、昂贵的特性之中。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与出身富可敌国的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法国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风中的女王》中的玛丽与其婆婆凯瑟琳王后)都以喜爱做针线活闻名。凯瑟琳王后的私人财产中甚至包括几千条带有精美刺绣的方形网眼花边。
花边盛行的时代,最具有代表性和最有魅力的当属拉夫领。拉夫领最早兴起于法国,这种轮状皱领,成环状套在脖子上,有时还用金属丝放置在领圈中做支架。拉夫领流传到英国,伊丽莎白一世特别青睐这款新兴的领饰,此后贵妇们争相仿效。拉夫领起初单纯地用轻纱制作褶皱装饰,而后为了凸显它的华丽,贵族阶层便把当时最奢侈的蕾丝面料用了上去,并在尖头处镶上昂贵的珍珠,这赋予了拉夫领更高贵的气质。
到了17世纪,拉夫领不再高高耸立隐喻权利,而是温柔地下垂,成为胸前领口一片柔软的装饰物,原本用来支撑蕾丝花边的金属丝被去除,因而变得垂坠。后来褶皱也不再流行,拉夫领进化为一种小披肩式样的翻领,蕾丝被大量运用在拉夫领上。后人在整理大量传世的女王肖像画中发现,她无一例外地穿戴着一种特殊材质的领饰,体量并逐渐扩大夸张。无论在任何年代看来,这种领饰的作用在于:起到艺术装饰的同时,也是权利的象征。
在18世纪中叶前后的英国,一系列纺织机械相继被发明,并在生产中加以应用。1733年,约翰.凯发明了一种能使纬纱快速来回穿越经纱的飞梭,率先改进了织布技术。1765年,纺纱工人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的纺纱机——珍妮纺纱机。1785年,教士埃德蒙.卡特赖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到19世纪20年代,这种动力织机在棉纺织工业中基本上取代了手工织布。新式的动力纺纱机和织布机的发明及在生产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改进了原来的手工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纺织生产的效率。直到1830年,英国在世界上实现了纺织生产的机械化,开始了工厂化批量生产的近代纺织工业。
作为一本关于织物的百科全书,《金线》一书为我们描述了世界范围内织物漫长的发展史。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各种织物寄托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当古老的手工纺织技艺进入现代,当浓烈的人文气息与现代人追求的舒适感与时尚感相碰撞,这其间又该擦出怎样的火花带闪电?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47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