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与众不同!这尊20多米的释迦摩尼造像竟然长了“蝌蚪须”

 

#头条创作挑战赛##甘谷头条#​

在佛教教义里,佛没有男女之分。《造像度量经》是佛像制作的重要参考,其中的三十二种标准佛相并没有胡子。但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古城,却有一尊释迦摩尼大佛竟然“长着”蓝色的胡须,让好多人迷惑不解!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古属雍州,为冀戎繁衍活动之地,周庄王九年(前688年),秦武公伐冀戎,置冀县,为中国县制之肇始,称“华夏第一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在甘谷县城郊五华里处,有一尊石胎泥塑释迦摩尼大佛距今已经有1600年的历史,相传开凿于北魏时期,高为23.3米,距离地面200余米。造像可远溯至北魏,具体年代无从稽考,一直到盛唐才趋完美。大佛和颜善目,仪容庄重,脸型丰颐,双耳垂肩,螺发肉髻,体魄雄伟,斜披袈裟,唇旁短须呈蝌蚪状,结跏跌坐于莲座之上,安详而宁静迎接来往众生。

在人们心目中,佛教造像大多以极强的亲和力形象示人,或神情安宁,或肃穆庄严,它们的慈悲与谦逊,散发出一种动人的力量,让人看了从内心升起虔诚。甘谷大佛宽厚上唇的短须在佛教造像中并不多见,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极为少见的。更为神奇的是,这尊大佛的双目至今神光不减,眼光犀利。原来,大佛的瞳仁以一口黑釉大缸一劈两半镶嵌在眼框里,而且超出下眼睑的位置,这样的设计让大佛目光显得更为传神。

相传在清末,有一外县商人来甘谷,在渡渭河时不幸落水,命在旦夕时远远望见山上大佛,便祈求大佛,如若得救便答应为大佛镀金。于是冥冥之中好像有人拉了他一把,他便活了下来。为了实现诺言,他便开始筹划为大佛镀金身。于是,他做了一个很长的梯子,好不容易才到大佛面前,登上去一看,与下面看的完全变了样,准备的金箔只能贴大佛的一个额头。贴到鼻子处就停了下来,计算一下,还差三分之一的金箔。寺庙住持了解他的苦衷,并为他的诚心感动,就出了一个主意。唐代由于武氏称帝没有为大佛雕上胡须,现在把它画上去,就可以减少一部分金箔。但计算还是不够,又把胡子扩大了一周,贴金才得以完成。

这样,便有了大佛胡须的传说。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48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