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这些谣言你可别信
每年冬春季都是流感的高发季。据国家流感中心报告显示,我国大陆多数省份已经进入冬春季流感流行季节,且活动水平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多个城市的门诊呼吸道感染患者开始增加,流感逐步进入高峰期。
不同于一般感冒,流感传染性极强,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季节性流行等特点,常伴有39℃~40℃高热,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或脑炎等并发症。
【如何科学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冬季气候寒冷,除流感外,人们也有可能出于气候原因感染普通感冒。不同于流感经常高烧、通常伴有头痛、全身疼痛明显、常会疲乏无力、偶有鼻塞、喉咙痛且伴有严重咳嗽的特点,普通感冒症状的常规表现通常为少有头疼、全身疼痛轻微、偶尔感觉虚弱和疲劳、常有鼻塞、喉咙痛以及可能会有轻中度的干咳。
在不确定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的情况下,建议患者首先在家观察24小时,根据症状判定是否为流感。如确定感染流感,建议尽量选择白天就诊,就诊时注意佩戴口罩,以防交叉感染。
流感是冬季常见病,极易在人群中引起传播。专家建议市民,可通过“平时多喝水、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增强免疫力”等措施有效预防流感。
【流感患者要做好自我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医生提醒,流感患者要做好自我隔离,尽量避免传染给他人。
记者从河北保定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进入2018年12月中旬以后,流感患者明显增多。保定市疾控中心流行病科科长王春艳认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王春艳介绍,预防流感应注意天气变化,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避免因着凉而降低机体免疫力;外出回家、饭前便后应及时用肥(香)皂洗手,儿童可由大人看护认真洗手;外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医院探望病人或在相对密闭、人多的空间应戴口罩。
同时,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做好因病缺勤和晨午检,出现流感样症状或诊断为流感的教职工和学生自觉避免带病上班上课。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孩子要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场所。
【防治流感 衣食住行全方位应对】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教授接受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教你最接地气的防治流感妙招。
穿:因人而异
张忠德介绍,远离流感,要从衣食住行做起。
首先是穿衣,很多人觉得流感季节肯定是要多注意保暖,多穿点衣服,其实保暖不仅仅是添加衣物,要弄清楚哪个部位是需要保暖重点对象,同时要看衣服的材质及形状,还要注意怎么穿,穿着也是因人而异。
她们的穿着特点是过于单薄,不要温度,只要风度。张忠德建议,从头到鞋,女性都要防寒——
头:洗完头,一定要吹干后外出;长发飘飘女士,晨起或夜间外出可以披头,防止风寒湿从颈部入侵;
上衣:不要穿领口较大或V字领衣服或较短的蝙蝠袖上衣及雪纺或蕾丝材质的衣物;
下装:不建议穿过膝短裙,若穿裙子,要穿保暖打底裤或保暖袜,不建议选针织材料,也不要穿破洞牛仔裤或九分裤;
鞋:建议穿短靴或长筒靴,若穿高跟鞋,就要穿好袜子,防止寒从脚起。
他们的穿着特点就是“无所谓,怎么帅气就怎么穿”。张忠德建议,还要分室内外来穿——
外出:晨起或夜间或下雨天外出,建议不要穿过于宽松T恤衫配大衣,最好穿贴身纯棉T恤或灯绒衫或针织衫;下装建议少穿破洞牛仔裤或九分裤等;
家中:不建议穿凉拖,最好穿毛绒或纯棉冬拖;晚上睡觉时,要穿纯棉或摇粒绒衣物;平时怕冷的男士,睡觉时可以穿纯棉袜。
比如婴幼儿、中老年人及孕妇、久病体弱之人,流感最喜欢欺负这类人群。他们的穿着特点是里三层外三层,厚度是够了,但细节没做到位,张忠德建议——
头:外出可以佩戴帽子和小围巾;
上衣:舒适透气较好且贴身的纯棉衣物,要穿纯棉背心,圆领或高领衣物为首选;
下装:孕妇装一定要过膝,婴儿、中老年人要穿过膝裙或长裤,宝宝或准妈妈可以选择纯棉或摇粒绒或珊瑚绒护脐裤;
脚:无论在家还是外出,都要穿好袜子且袜子要过踝,不宜穿船袜,且在家中要穿毛拖鞋,注意脚部保暖。
吃:以温补平补食物为先
冬天重在补,但不能盲目补,补也是因人而异。能不能补,要先看看脾,中医认为“脾旺则四季不受邪”,此时我们通过平补温补的方法,养足体内正气,防止流感攻击。
张忠德建议,饮食方面以温补平补食物为首先。
蔬菜类:韭菜、香菇、洋葱、白萝卜、山药、花菜等。
鱼肉蛋类:牛肉、羊肉、鸡肉、猪肚、牛肚、泥鳅、鲫鱼、鲤鱼等。
水果、坚果及其他:苹果、橙子、冬枣、松子仁、栗子、核桃等。
而药膳养生方面,可以选择巴戟天、肉苁蓉、益智仁、菟丝子等温肾阳药材;还可以用当归、红枣、芡实、太子参、党参、黄芪、陈皮、炒白术等补气养血健脾药材作为首选。
特别提醒,这些药膳不适合已患有流感而出现发热、恶寒、肌肉酸痛、咽痛等症状者。
此外,不少人认定患有流感就是体内有毒,认为有毒就要排毒,同时认为“流感=热气”、上火等,盲目饮用冬瓜、丝瓜、绿豆、土茯苓等清热利湿解毒类药膳。
张忠德强调对症认识流感为关键,虽然表现为发热、咽痛等热象,但很多时候要看清楚是单纯热还是寒邪郁而化热,还要看清楚是否有湿,湿又在肌肤之表还是已入里,还要看患有流感的人是属于什么体质等。
住:起居有常,开窗通风 勤晒被
冬三月,天地闭藏,起居当顺其自然,早睡以养人体阳气,晚起以顾护阴气,待日出而作,可躲避严寒,求其温暖,使体内的阴阳平衡。
早卧,建议晚上10时或11时之前入睡,尽量不要超过11时。
晚起,建议7时或8时起床,如果是上班族或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做到晚起,如晨起6时半,可以改成6时45分左右,要比平时稍微晚点起床。如果是周末,可以睡到8时或9时左右,但也不建议起得太晚。
其次,把握开窗通风最佳时间。
开窗通风不是越早越好,不建议一起身,急忙打开窗户通风。因为过早,自然界阴寒之气较重,身体还没来得及适应。一般最佳开窗通风时间为一天之中阳气最旺之时(中午12时到下午3时)。
第三,勤晒被,要充分吸收自然界阳气。
此时,虽然寒湿偏重,不一定天天能见到太阳,一到阳光明媚之际,充分利用午后阳光,勤晒被。一般晒被最佳时间为中午12时到下午3时之间;同时要勤洗被罩、枕套等,最好选择棉质透气性较好的纯棉材质。
最后,开暖风,室内保持适当湿度。
家中有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久病体弱之人,三九寒冬,时不时要开暖风,尤其是洗澡之前15分钟开暖风,洗完澡再开15分钟左右,让身体慢慢适应。若天气寒冷,开暖风时间过长,应适当使用加湿器或放盆水,保持一定湿度,避免过于干燥。
行:适当减运动量
很多人认为运动=健康,抵抗力好了,不就不得流感了嘛,其实运动也是很讲究,不是越运动越健康。尤其是冬天重在藏,这时候运动量不宜过大,要适当减量,同时选择最佳运动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才是关键。
首先,适当减运动量。
平时也要锻炼,建议不要集中在周末,周末可以适当增加运动时间,但一次不要超过1小时以上,建议每天运动30分钟,如果平时比较繁忙,可以2~3天做运动,每次约30分钟即可,如果只有晚上有空做运动,建议不要选择室外运动,因为傍晚及深夜寒湿很重,稍微不注意就会中招。
其次,最佳运动时间。
最佳运动时间并不是在早上,而在上午10时以后到下午3时之前,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练八段锦等;天气寒冷时,傍晚及夜间运动应在室内进行。
此外,运动过后要及时擦汗,若汗出多,要适当喝点补气或温性饮品,例如黄芪饮或陈皮熟普茶或红茶等。
【这些谣言你可别信】
谣言1 吃维C能增强抗病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服用维生素C抗流感是流传度甚高的偏方,很多人认为它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维生素C只是微量元素,补充它不能让机体形成病毒‘防火墙’。因此,起不到预防流感的作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微生物医学科主任谷丽说。
“补充维生素C对人体健康有诸多裨益,它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人在患流感时,体内过氧化物及自由基会增加,维生素C充当了称职的‘清道夫’。适量的维生素C使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增加,吞噬流感病毒和细菌,缩短流感病程。所以若在缺乏维生素C的情况下,适度补充可以预防流感,而当这一前提改变即对于不缺乏维生素C的人来说,补充维生素C并不能预防流感。相反,如果人体长期服用大量维生素C,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樊新荣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谣言2 服板蓝根可起到预防效果
板蓝根是大多数家庭小药箱的必备品。孩子上火了、嗓子疼,家长常常选择给他们服用板蓝根。
作为中药,板蓝根是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它性味苦寒,可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我国古代药物著作《日华子诸家本草》中对板蓝根的描述是:“治天行热毒。”说明古人很早就开始用板蓝根来治疗流行性“热病”了。
樊新荣指出,板蓝根性味偏凉,对于大多热性疾病有效,但对风寒流感、体虚流感和其他类型的流感,则不宜使用。此外,若长期大量服用板蓝根,容易损伤脾胃,出现胃痛、畏寒、口淡、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就此问题,也有专家认为,板蓝根的功效主要是清热解毒、凉血,用于治疗风热流感、咽喉肿烂、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等疾病。板蓝根并不能预防流感,过量服用还会引起消化功能和造血功能的不良反应。
谣言3 用醋蒸熏可杀灭病菌
迎战流感,很多老人会选用醋熏房间这种方式,认为这样可以杀菌。事实果真如此吗?
樊新荣表示,用醋熏房间来预防流感,这是个流传已久的偏方。其大致想法是,食醋含醋酸,醋酸可杀菌,因此用熏蒸食醋的方法能杀灭病菌,起到预防流感的效果。
“其实,这种做法有几点谬误。”樊新荣说,首先,引发大规模流感的“元凶”大都是病毒,而不是细菌,熏醋是杀不死病毒的;其次,食醋中含有的醋酸浓度很低,不能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另外,醋酸挥发出来使空气酸化后,会对人体呼吸道有一定刺激,可能引发呼吸困难、恶心等症状。
对此,谷丽指出,熏醋不能使空气中的病毒灭活。一般来讲,流感病毒不耐热,在100摄氏度的环境中一分钟或在56摄氏度的环境中30分钟就失去了“战斗力”,其对常用消毒剂和紫外线比较敏感,这些方法都可以使流感病毒灭活。
谣言4 保持喉咙湿润能预防流感
“多喝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对流感预防来说,也起不到直接作用。”谷丽说。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李锋此前表示,通常上呼吸道(鼻、咽)黏膜上皮细胞是最初的感染部位。流感病毒进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并繁殖,产生炎症反应,与喉咙干燥无关。不能否定“多喝水”对身体的益处,但没有确切的医学依据证明通过多喝水、保持喉咙湿润能预防流感。
在樊新荣看来,不论是健康或患病状态,多喝水是调节改善身体状态的不变法则。水是重要的营养素,人体的体温调节、血液循环、新陈代谢都离不开水这一溶剂。对预防流感来说,适当间断性地多喝水,可加快新陈代谢,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咽喉不适等症状,保持咽喉黏膜湿润。不论是患上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多喝水都是适用的。但网传“保持喉咙湿润可预防流感”的说法并无科学依据,二者没有直接联系。
谣言5 得过流感就对其免疫了
樊新荣表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流感病毒具有变异性,即每次发生的流感特性都不尽相同,所以每年的流感疫苗也都有所不同。因而,预防流感最紧要的是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而曾经感染过流感的人,也可能再次感染新病毒。因此,最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每年定时接种流感疫苗才是上策。
“得了流感之后,机体产生的抗体效价会逐渐下降,到第二年流感季暴发时,就再难起到保护作用。因此,为预防流感,高危人群每年在流感季前都需接种疫苗。”谷丽说。
谣言6 流感可不治自愈
“流感不等于普通感冒,它比普通感冒更为严重,发烧温度更高、病程更长,且流感的并发症多,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樊新荣强调,很多人或多或少有患感冒后不治而愈的经历,于是想当然地对于流感不予重视,认为流感也能如此。其原因除了将感冒与流感的概念相互混淆外,更有着对流感这种疾病的错误认知。
流感特指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通过毛细血管出血可引起出血性中风和梗塞,且流感病毒本身携带的毒素对肝脏与肾脏也有致命影响,症状严重者还会并发肺炎、支气管炎、哮喘、心肌炎、心包炎等危急重症。
因此,流感不治而愈的几率可想而知。故流感和感冒任何时候都不能被相提并论,患了流感绝对不能“扛”。
综合自新华网、科技日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48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