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哺乳妈妈上班后背奶,怎么奶量多,又方便?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宝宝六个月之内纯母乳喂养,并在添加辅食的基础上继续喂到2岁以上。

那么问题来了:

妈妈上班了,如何继续母乳喂养呢?

1.上班前准备一些母乳的库存。

2.选择一款高效舒适的吸奶器,上班时定时将乳汁吸出冷藏(背奶),给宝宝第二天吃。

3.在家的时候频繁哺乳,有助于维持乳量。

背奶前的准备用品:

1.吸奶器(最好是双边电动吸奶器)

2.冷藏包

3.宝宝的视屏、照片

背奶前的准备工作:

1.提前让宝宝适应奶瓶吃奶。

2.提前让宝宝适应妈妈不在家的时间逐渐延长。

3.不断和宝宝沟通这件事情。

4.宝宝最近没有疾病。

5.提前让帮助照看宝宝的看护人,和宝宝适应一段时间。

有的妈妈说马上上班了,科室我的宝宝不吃奶瓶要怎么办

妈妈上班时,宝宝一般在5个月左右了,可以尝试一下几个方法:从吃迷糊奶开始适应;用勺子喂;换个奶瓶/奶嘴,给宝宝饿一点的时候多尝试几次。宝宝六个月后,还可以学着开始用吸管杯或者学饮杯喝奶。

如何安排吸奶时间?

原则是根据上班情况,3-4小时吸奶一次。

比如,每天吸奶三次:妈妈在早上出门前7点左右,给宝宝亲喂一次;上午10点第一次吸奶;中午13点第二次吸奶;下午16点第三次吸奶;到家后19点左右亲喂。

比如,上班比较忙的妈妈可以吸奶2次,分别在上午11点和15点,出门前和到家后亲喂宝宝。

如何选择吸奶器?

如何选择吸奶器的尺寸?从乳头根部测量妈妈的乳头直径,在此基础上+4mm,就是合适的吸奶器护罩尺寸。

怎么判断吸奶器的护罩尺寸是否合适,常规是24毫米,可以拿24毫米的吸奶器。如果不合适,再量妈妈的乳头。

如果选择太小,妈妈的乳头会在管道内摩擦,乳头会疼痛。

如果选择太大,过多乳晕会吸到管道中。

所以最合适的就是吸的过程中乳头居中可以自由地在管道内移动伸缩。

以下几种情况也考虑吸奶器的尺寸选择不合适:

1.吸奶过程中妈妈的乳头始终在管道侧面,引起不舒服的感觉。

2.看到过多乳晕被吸到管道中。

3.发现妈妈的乳头有点红肿。

4.乳头乳晕的皮肤变白。

5.吸奶后感觉有未被移出的乳汁。

可能出现的问题:

1.吸奶器也只是模仿我们宝宝的小嘴,所以上班后妈妈一定做好心理准备,背奶后妈妈的奶量会有所降低。

2.妈妈上班忙碌起来,有时可能不能按时挤奶,有堵奶的风险,超过4小时没有吸奶就要引起重视了,超过6小时没有吸奶出来就很危险,而且会引起奶量减少。

3.很多妈妈开始上班后,宝宝会出现夜奶频繁的情况,是因为宝宝突然白天长时间见不到妈妈,分离焦虑引起的,会在夜间频繁的醒来吃奶,确认妈妈在身边,确认和妈妈的亲密关系。会有一个过渡期,所以需要让宝宝逐步适应妈妈的离开时间。

如何增加吸奶量

1.3小时左右吸奶一次。

2.尽量不要太焦虑,放松心情。

3.吸奶的时候想起宝宝、看到宝宝的照片视屏、听到宝宝的哭声,都有助于增加吸奶量。

4.吸奶前刺激喷乳反射。

5.在家时尽量亲喂,周末在家时增加喂奶的频率。

如何储存

1.储奶袋不要装的太满,够宝宝一顿的奶量就可以;

2.装入储奶袋后记得排出储奶袋中的空气。

3.在储奶袋上标记吸奶的日期时间和奶量;

4.第二天给宝宝喝的奶,可以放在冰箱冷藏层的后壁哺喂,注意尽量不要不要放在靠近门的部位。

5.储存的温度和时间。一般新鲜母乳在室温下4小时内最佳;冰箱冷藏4天内最佳;放在冰箱冷冻6个月-1年内吃完。

如何加热奶?

1.将储奶袋或储奶瓶直接放到37度内温度的水里快速解冻,确保不要进水。

2.温水浴的方法。喂奶前,用38°左右的温水去冲冰箱冷藏的奶,多冲几次到温热的状态。

3.冷冻奶首先放到冷藏室,或者室温下,缓慢的解冻。解冻的过程中,如果突然有事,不给宝宝吃解冻的奶了

注意:没有完全解冻里面依然有冰块的,母乳可以再次冷藏;

如果全部解冻了,没有冰块,就不可以再次冷藏。

4.绝对不能使用微波炉加热解冻母乳。

主要原因是微波炉加热会破坏母乳中的免疫成分、免疫因子、免疫抗体。而且受热不均匀,容易烫伤宝宝。

特殊情况:

个别的宝宝特别敏感,不吃解冻的母乳,因为闻起来有肥皂味。

可以在储存奶之前。将母乳加热到82度,或者容器边缘有小气泡冒出,放冷之后再储存。

有肥皂味是因为妈妈的母乳里面,有一种脂肪酶,会发出肥皂的味道。加热以后,高温就能让这个脂肪酶失去活性。所以就不会再有肥皂水的味道。对宝宝没有害处。

我是乖咪小安的妈妈,分享自己母乳喂养和育儿经历,陪你育儿,助你成长。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53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