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智能手表之下:数字儿童社区已成形,三项安全隐患需治理

 

海报设计 郁斐

近日,来自《法治日报》的调查报道《一线调查:儿童智能手表里或潜藏“大灰狼”》引起不少家长的共鸣。

最初主要用于给孩子定位和保持联络的儿童智能手表,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其功能也不断扩展,逐步涵盖微聊、视频通话、拍照发朋友圈、留言评论等互联网应用。部分手表甚至还内置了网络游戏、在线支付等功能,相当于一部微型智能手机。

在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互联之下,一个数字儿童社区已逐渐成形,且日益扩展,俨然成为新一代“数字原住民”们社交、游戏和学习的快乐花园。然而,在儿童遨游网络的轻盈姿态之下,隐私泄露、黑客攻击、网络霸凌、在线性骚扰、盗刷盗付等问题也不断浮现,而这些数字儿童社区的安全问题受到的关注还不够。

数字技术已彻底改变人们沟通互动的方式,儿童也不例外。在数字设备普及和数字平台全面兴起的背景下,数字儿童社区已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主流社交媒体如微信、Facebook、Instagram和抖音等,都深受儿童欢迎。许多互联网平台有专为儿童设计的虚拟社区,功能包括社交应用、在线游戏空间、教育群组等,以方便他们与同龄人交流、共享内容和互动。一些专门的在线游戏社区,如Minecraft和Roblox,为儿童提供多人游戏和社交的空间。可汗学院等在线教育论坛,为儿童提供了学习新技能和与他人合作的平台。

这些数字儿童社区的存在有助于让孩子们扩展社交圈、提高交流能力,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学习机会和娱乐方式。除了带来生活便利,社区也能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消解寂寞,提供归属感和成就感,因而备受青睐。

我们的养育习惯是让儿童有限接触手机、电脑,因此智能手表成为数字儿童社区的一个主要载体。

中国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5岁至12岁的儿童数量约为1.7亿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基本上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孩子有智能手表。其中智能手表在城市儿童的市场普及率至少过半。换言之,通过智能手表,大量“数字原住民”早早地投身于智能手表串联起的数字儿童社区,经历着着属于他们的数字生活。

然而,在方便与快乐之外,数字儿童社区的安全隐患也日益凸显。不同于对儿童使用电脑、手机、Ipad上网问题的广泛讨论,大量孩子“手腕上的安全”却远未引起重视。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认为,三项安全隐患当前尤其需要重视:

第一,隐私泄露。在数字儿童社区中,儿童更容易透露个人信息,如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等,进而导致身份盗窃和其他安全问题。第二、色情和暴力内容。某些数字儿童社区监管缺失,可能包含色情和暴力内容,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第三、欺凌和骚扰。数字儿童社区也可能存在未成年人欺凌和骚扰的现象,导致儿童受到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

为提升数字儿童社区的安全程度,亟需采用适应儿童实际状况的数字治理方法和工具,至少应当包括:第一,对社区用户设置年龄限制。数字儿童社区应当有明确的年龄限制,以确保只有适龄儿童可以访问。并且,厂家和父母需要与孩子及时沟通以帮助他们正确使用数字社区。

第二,有力的家长监管。家长作为第一责任人,需要清楚了解数字儿童社区的风险,密切监管孩子在社区中的活动,并关注孩子身心变化,培养他们在真实世界中的社交能力。

第三,做好社区应用的安全设置。厂商应当使用加密技术和更严格的安全措施来保护孩子的隐私,例如将个人资料设置为不公开或者隐藏个人信息等。

第四,完善的社区管理。数字儿童社区应设置专门管理人员来监控在线活动并处理安全问题,同时使用过滤器来阻止不良信息传播。

具体到儿童智能手表这一终端设备,厂家在开发产品之初就应贴合儿童身心特征,做好风险评估,并遵循数据最小化原则,在产品功能上做减法而非盲目增加功能,以健康与安全为核心,满足儿童实际需要,同时加强信息安全保护,避免因为程序漏洞导致儿童身心安全受到威胁。

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数字技术并非洪水猛兽,但需要通过恰当治理和严格监管来实现技术向善。智能手表嵌入数字儿童社区,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乐趣以及互动和创造的机会,但同时也隐含着风险和挑战。在加强行业审核和监管之外,家庭、教育部门、社会还需要形成合力,协同开展数字儿童社区治理,支持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5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