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灵MG800 | 浅谈在内卷浪潮下高配但并不高价的一款旗舰动圈耳塞
前言:
接触山灵的耳塞并不多,听过圈铁系列的ME700和ME800,听过动圈系列的MG600,本文分享的MG800算是我接触的第四款山灵耳塞。动圈情节,其实我不算很浓,但在我们这辈烧友里面,基本都是从动圈开始入烧。所以多少还是对动圈耳塞有一份特别的感情。但坦白说,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下的高端动圈已经不能和二十多年前的动圈耳塞比较了,材料的不断革新,现在的动圈在硬素质上的确得到显著提升,这是值得肯定的。至于听感,就因人而异了。
正文:
耳塞上手已经有三个月了,基本煲开。低音比刚到手的时候更凝聚结实,弹性也有所增强。接下来的文字部分,会分享把玩这款新品的一些感受,包括佩戴及听音感受。
【产品概述】
山灵在MG800身上没少下成本,钛金属腔体,古河单晶铜银屏蔽线,碳纳米管+DLC类钻石多层振膜。先说腔体,MG800的腔体形态和MG600类似,都是采用了半开放式声学结构,半开放式的设计能呈现更舒展自然是空间效果,而且声场边界感会相对封闭式设计不那么明显。但也有利有弊,半开放设计比封闭式设计,隔音效果有所下降,声音密度感也会轻微削弱。而这次用上了钛金属腔体,钛金属的优势在于质量轻,但坚硬且抗磨损效果更强,相比最常见的铝合金腔体,钛金属腔体更硬更耐磨,一些顶级耳塞的腔体,现在也逐渐采用钛金属了 。
喇叭单元方面,这次用上了碳纳米管+DLC类钻石多层振膜,这类复合振膜的卖点在于能糅合不同振膜的特点和优势,取其所长。除了振膜,MG800的喇叭内部还采用了独立悬挂设计和高磁通密度的双磁路结构,进一步保证了声音输出充足的密度感和能量感。
耳机线则选了古河的高纯度单晶铜线,单晶铜线有着铜线出色的声音质感与中频密度,又比高纯度无氧铜线有着更高的解析力和透明度。线材设计上,继续沿用之前的可更换插头方案,随耳塞配备三种常规插头:2.5mm、3.5mm、4.4mm。并设有手动锁拨环,这个设计和传统自锁式可更换插头的耳机线有所不同,虽然多了一重手动收紧的动作,但锁住插头更可靠。
为了迎合爱折腾的玩家,MG800的音管设计成可分离式可更换音管滤波器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听音需求进行更换。MG800提供三种滤波器选择:
标准声音模式~声音相对均衡,三频分布平均,音乐适应性也相对广泛。
氛围突出模式~增强低音氛围机中频感染力,比较适合爵士乐和节奏明快的流行音乐
靓丽透彻模式~高音延伸更强,突出线条感和细节感,适合器乐类和小编制乐曲
包装上,MG800首批发行的是34周年典藏版,为庆祝山灵成立34周年,特设340套限量发售,每套内附一枚独立编号的镀金纪念币具有收藏意义。
【基本参数】
型号:MG800
线长:1.3米
单元:单动圈(碳纳米管+DLC类钻石多层复合振膜)
阻抗:25欧姆
频响:20Hz~40kHz
重量:6.6克(不含耳机线)
感度:113dB
插头:可更换式手锁式插头系统,配备2.5mm、3.5mm及4.4mm插头
【佩戴感受】
钛金属腔体,已经成为了很多旗舰耳塞的标配,质量轻,壳体硬,耐磨抗压性强,这些自身特点,使得钛金属腔体越来越受青睐。但加工成本会比一般铝合金腔体大。由于重量相对铜,不锈钢等高密度腔体要轻,所以戴上后并不会感觉到特别沉,钛金属本来对人体就有好处,一些手术植入人体的金属都是采用钛金属的,所以也不必担心对人体有害。触感和一般金属无异。只是金属腔体,在北方使用,尤其在冬天佩戴时,尽量在室内完成,这个就不解释了,玩家们自己领悟。
MG800的外形和MG600类似,MG600的用户过渡而来,佩戴方面几乎是不需要时间重新适应的。腔体是带圆角的方形,而且四个角比较圆润,所以佩戴起来并没有什么不适感,除非你的耳廓特别小。一般男性用户,佩戴毫无问题,耳廓较小的女性用户,可能长时间佩戴,耳机腔体会对耳廓造成一定的撑压不适,所以要主要使用时间,佩戴时可以适当调整耳塞腔体的角度。我个人感觉,这个腔体的尺寸,佩戴舒适度上完全没问题。耳机线连接耳塞端的MMCX端子插件外壳比很多升级线上的外壳更短,这是我比较喜欢的,因为这个金属外壳管太长,会直接影响绕耳效果,这样相对较短的外壳,绕耳佩戴会更加贴合。
【主观听音】
这个环节会选择固定一台音源搭配MG800试听,并分享主观听感。
音源:M8(山灵)
耳塞:MG800(山灵)
音乐:<La Poupée. Berceuse> 比才《Jeux d'enfants》四手联弹
<レイニー ブルー>(蓝色的雨) 谷村新司《呼吸》
<March>柴可夫斯基《The Nutcracker》安塞美指挥
这个环节选来了三首音乐分享,都是自己很喜欢的音乐作品,一首四手联弹钢琴曲,一首日本流行乐,一首芭蕾舞剧选段中的进行曲。在分享听感之前,简单介绍一下本环节所选曲目,以及所选音源。
选听曲目
<La Poupée. Berceuse>
比才《儿童游戏》四手联弹组曲里面的其中一段,名为<布娃娃摇篮曲>,旋律恬静,优雅,乐曲初段节奏相对轻快,到末端则变得安静而舒缓,仿佛在音乐里,小女孩抱着布娃娃渐渐安睡。是一首听着听着,能让你心境逐渐平静安宁的音乐。
<レイニー ブルー>(蓝色的雨)
这是德永英明成名作品,同年推送至宝丽金唱片,由学友哥演绎了粤语版本<蓝雨>,收录在1986年底录制的专辑《相爱》里面。也是学友歌早期比较经典的翻唱作品。这里分享的,是谷村新司在2017年发行的新专辑里面的版本,重新编曲录音,谷村先生的嗓音称得上日本国宝级,充满故事的嗓音,一开声仿佛在叙述一段过去的岁月。
<March>
一众进行曲里,我独爱这首,犹胜于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和施特劳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分享过太多次了,其实现在再分享,只是版本的不同。这里分享的是我自己最喜欢的版本:安塞美指挥罗曼德管弦乐团演奏。老一代的指挥家里面,就数安塞美和多拉蒂指挥的老柴三大芭蕾最为出彩。这张入选DECCA小周末系列的《胡桃夹子》,也是我觉得录音最有代表性的《胡桃夹子》版本之一,节奏稍微慢一点,但声音透彻鲜明,动态表现优秀,早期模拟录音,声场并不夸张,但乐器结像清晰,定位准确。虽然是DECCA折扣系列(唱片等级:DC),但绝对是水准之作,不输正价唱片的录音。黑胶年代以大伦敦标出版。
搭配音源
M8
山灵M8,是一台搭载双片AK4499EQ的旗舰播放器,上市多年曾经一度成为国产便携数播的一面旗帜。也是代表了山灵当年最高规格的播放器。2020年底上市,虽然已经停产,但不可否认山灵M8上市期间,在其时的便携数播市场,也曾一度激起浪花。虽然解析力并不是M8的最强方面,但应付日常,已经绝对够用。乐感上,是M8比较突出的一个优势。和同期几台国产便携数播之间比较,M8的乐感表现甚至处于中上水准。系统界面比现在的M7/M9早一代,所以系统的视觉效果和操控流畅度会略逊一点,但像我这种以CD抓轨音乐文件为主的老年用户,是绝对够用了。M8配备了一系列的耳机母座供用户折腾,3.5mm,3.5mmPro,2.5mm平衡,4.4mm平衡都齐了。M8的声音,如果用一句话简单概括,这是一台有独特的风格,且音乐性出色之余也能较好地兼顾素质的播放器。声场宽度和动态表现是它的优势。比起墨菊和P6Pro这类素质突出,解析力出众的机型,M8有所不及,但乐感与自身风格的塑造,M8绝对是值得记住的一台经典。
主观听感
<La Poupée. Berceuse>
这套组合演绎这首音乐,琴音饱满,结实,声音干脆利索,结像不含糊。节奏的强弱起伏变化清晰,细致。空间背景安定透明。音乐营造出来安静舒坦的氛围感非常到位,很适合当背景音乐聆听,尤其是晚上写东西的时候或者入睡前想心情平静一下,听这首音乐也适合。这套组合声音的渲染,修饰不算特别浓郁,但乐感氛围仍是不错。密度高,凝聚,饱满,空间感表现良好。
<March>
M8驱动下,声场的横向完全拉开,纵深感适中。低音依旧是亮点,倍大提琴的拨弦所奏低音量感充足,沉稳,扎实,。中频段的细节交代清除,管弦乐群奏场面能基本保持鲜明清晰的层次,分离度良好,声部之间互不干扰。整首音乐所呈现出的滑稽谐趣幽默的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写这篇听感分享之前,这个环节曾经考虑过用另一台山灵播放器做音源,但听完这首曲子和下面即将分享的谷村先生的曲子,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氛围感更强烈的M8,搭配MG800,也为MG800的个频段增添了一些山灵器材独有的气氛和色彩。高音部分,M8并不刺激,搭配MG800后,高音亮度不算太强烈,反而MG800稍微明亮的音色被适度把控住,但该有的高频延伸还是 能清晰感觉到。这套组合在此曲里的另一亮点,就是空间感相对开阔,不局促。
<レイニー ブルー>(蓝色的雨)
三首试听音乐里面,最近听这首的频率最高。非常喜欢谷村先生的这个版本,原唱是德永英明,德叔年轻的时候,声音比较嘹亮,其实从听感上,并没有谷村先生的声音有质感且耐听。正如前面的音乐介绍说到,谷村先生充满故事的嗓音,一开口就仿佛在叙述过去的岁月。这套搭配下,这首音乐温暖而有感情,仿如穿梭时光,把你带回过去歌曲里的场景。密度,细节,质感都非常均衡,MG800相比MG600,声音感染力方面会相对少一点,但硬素质比MG600更好,尤其是密度感,层次感以及低音的下潜与力度,乐曲末端的颤音,细节的强弱变化清晰细致,精彩!整首音乐听下来,最吸引我的依旧是低音,量感虽然稍微,只是稍微有点多了,但低音并没有掩盖中频,深邃而稳扎。高音部分并不刺激,一首音乐听下来,氛围浓厚,温暖,而有感情。
这是适合用来欣赏音乐而不是暴力解析音乐的一套组合。三首音乐听毕,M8+MG800这套组合氛围和听感都不错,属于音色中性偏暖的声音风格,适合一些通俗流行音乐,以及节奏轻松明快的室内乐类。这套组合低音比较出彩,饱满,扎实,沉稳,弹性良好,下潜深邃。声场空间良好,纵深稍逊于横向。播放人声时,口型不算大,声音舒张且不局促。如果用唱片风格去类比这套组合,我觉得他们的CP有点像泰拉克唱片的风格,注重氛围,但素质同样在线,能让你听到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古典音乐。就如同辛辛那提通俗管弦乐团的演奏那般,让你在温暖舒坦的音乐氛围里,尽情享受音乐而不是做音乐细节解剖般,一味追求硬素质的高下。
【搭配分享】
这个环节和之前一些听感分享一样,搭配几台手上音源,分享听音感受。
音源:W2-131
1795D+BD20+BA20(Jaben Oriolus)
M7(山灵)
N6.II<R01>(凯音)
耳塞:MG800(山灵)
音乐:<Violin Concerto No.1 in B flat major, K207 第一乐章>《Mozart the Violin Concertos》
<倾城> 许美静《静听13首精选》
<眼泪> 张学友《2004活出生命LIVE》
<Flute concerto No.1 in G major, K.313(K.285c)第1乐章>《Mozart Flute & Harp Concerto》
<爱笑的眼睛> 林俊杰《她说》概念自选辑
<Song to the Moon~from Rusalka>(月亮颂)《Classics of the Silver Screen》
<For you> 德永英明《Vocalist 2》
<Andante in C, KV315> 津曼指挥《Mozart Flute Concertos K.313, K.314, Nicolet》
选了四套前端进行试听分享,因为音源的类别和产品声音市场定位不同,这里就不做正面对比了,仅分享搭配感受。四五套音源里面,有当下热门的小尾巴,也有老烧们曾经热衷的捆绑组合,另外,也有主流的便携数播。希望通过不同搭配,感受MG800在不同音源下所带来的不同聆听效果。
————————————————
MateBook D14 + W2-131
第一套试听组合选了乐彼的小尾巴W2-131,是我手上的小尾巴里面,最喜欢的一款。在南宁活动的小尾巴专场里,虽然不是获票最高的小尾巴,但W2-131有一点,是我非常欣赏的,就是它的背景纯净度,我觉得是我用过的小尾巴里面最好的一款,干净的背景,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作为这次试听环节里面唯一使用的小尾巴前端。宽松的声场空间,细腻的声音,中性稍带点温暖的音色,形体感适中,人声距离感清晰等,都是我所喜欢的。
<Violin Concerto No.1 in B flat major, K207 第一乐章>《Mozart the Violin Concertos》
W2-131接入电脑之后,会自动对输入小尾巴的音频文件进行升频至32bit/48kHz文件。再进行解码播放。这条小尾巴音质真心不错,是我听过的小尾巴里面,最喜欢的一条。喜欢它的原因是它的背景非常干净。这套组合,聆听莫扎特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声音略显朴素。但这是正常的,因为这里播放的是琴鸟唱片录制的版本,这个版本采用古乐器演奏,音色相对平白素淡。但素淡并不代表素质也平平,W2-131还是把MG800推得有模有样。
纤细,透明的声音,主奏小提琴灵动活泼,合奏的弦乐群整齐有序,彼此间的配合非常默契,各自演好自己的部分,不会盖过对方。古乐版本和一般管弦乐团或室内乐团的版本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羽管键琴的点缀,为乐曲增添了一份透明精致的金属光泽质感。大概是因为采用了多层复合振膜,MG800除了低音部分沉稳扎实,高音部分依旧能保持充足的透明度,良好的延伸和高频穿透性。中频段时乐器集中的部分,细节感良好,层次分明,微动态重现清晰,在目前山灵的耳塞里面,的确时整体素质方面达到上佳的型号。虽然这是一首室内乐,但录音声场并不狭窄,W2-131也能充分驱动,声场得到基本打开。总体上,我对这套组合播放这首音乐满意的,毕竟这只是一根小尾巴。能有这样效果,不比2000+价位的国砖差。
<倾城> 许美静《静听13首精选》
许美静的《静听13首精选》,是1997年上华唱片录制的一辑经典,24bit录音效果极佳,堪称示范唱片。全片细节感优秀,透明度高,但听感并不夸张刺激,反而是解析力好,分离度高,声音中正均衡,空间感突出。
讲真,一开声,我有点小惊喜,人声透彻,有张力,乐器分离度良好,密度感佳,难以相信小尾巴+MG800也能有这样的水准。第二段落,低音的加入,增强了音乐的氛围营造。饱满扎实的低音,量感充足,冲击力强。许美静的人声辨识度颇高的,透彻明亮之中又略带一点点漫不经意的演绎方式。这套组合人声结像不算贴面,适度的空间距离,让声音更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组合所营造的声场空间,在这首音乐里所表现出来的,属于中规中矩的水准,谈不上很开阔,但也绝对不是局促,空间宽度尚可。
两首音乐听毕,这套搭配给我印象良好。小尾巴能把MG800推得像模像样的不算多,而且能保持均衡透明的听感,良好的细节,密度,分离度,在前端上暂时不想投入太大,这套是不错的选择。
————————————————
*RS8蓝牙输出 1795D+BD20<AD8620>+BA20<AD8620> + MG800
第二套音源,我觉得有资格成为旗舰杀手的一套捆绑组合式便携解码耳放系统。Jaben Oriolus的1795D+BD20+BA20组合,特别的是,我这套系统更换了OP,解码器的LPF更换为AD8620,耳放里面的OP也更换成AD8620。这套组合的声音特点,就是三频均衡,音色透明中正,声场规整,空间感良好。AD8620比官方标配的SE5534,声音更大气均衡,人声感染力不如SE5534,音色也没有那么温暖,但器乐表现比标配运放强多了,高低频延伸也更突出。虽然三件套售价不到6000 RMB,但素质足以和一些旗舰播放器比划。完整的耳放电路和解码电路,只需一根强悍的信号线,这套系统真的远远超出了它的售价所带来的期望值。
<眼泪> 张学友《2004活出生命LIVE》
第一首试听的曲目选了学友哥的2004活出生命演唱会里面翻唱范晓萱的<眼泪>,也是这张现场录音专辑里面,我最喜欢的一首歌。这张专辑录音非常好。记得当时介绍是门票收益全数捐作慈善,仅演一场,所以是全场爆满的。整个演唱会大部分歌都是翻唱其他歌手的作品,之后最后几首歌是学友哥自己的音乐。翻唱曲目里面包含了很多经典,但我让我最深刻的还是这首<眼泪>。
现场录音,所带来的临场感是录音室作品无法比拟的,而需要重现开阔舒展的现场空间,器材的素质必须有相当水准。这套组合,声场表现力尚好。虽说AD8620不是一片感染力强,空间宽度非常出彩的运放,但AD8620对声音的还原,是非常不错的,声场规整,横纵高三维分布均衡,这样的空间才是真正让你感受到立体而有层次的球体声场空间。MG800的声场本来就不弱,但同样也不是只有横向一味拉宽的那种塞子。细节方面,这套组合能给予MG800充分的声音细节,不夸张,也不涂抹,棱角分明,线条感深刻透彻。人声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谈不上好听,相对中正,有张力且高密度的人声,感情着色并不多。大概这也是AD8620带来的风格吧。这个环节纯粹是拼素质了,我这套小解码耳放当时是根据平时听小编制去调整的,人声流行并不是它所擅长,不掉分就可以了。但要驱动MG800,低增益足够。空间感,层次感,密度感,高低频延伸依旧是这套组合的优势,感染力稍欠,这是唯一的不足了,所以喜欢感情丰富的人声,这套组合可能好差一些。
<Flute concerto No.1 in G major, K.313(K.285c)第1乐章>《Mozart Flute & Harp Concerto》既然是为器乐小编制而调整的音源,怎么能不来一曲小编制呢。这张唱片才是真爱。之前不止一次分享过这张专辑,大爱古乐版的莫扎特管乐协奏曲,是因为加入了羽管键琴,因为这队琴鸟旗下的室内乐团真的很优秀。透明、纤细、精致、均衡、自然,这是我对这张唱片的理解。选了日本首版,当时卖3200日元的高价版分享。
这套组合真的蛮适合这类作品,音色透明清澈,朴素自然。声音修饰少,乐器声音还原准确,细节,微动态都是一流的,1795D+BD20+BA20组合的声音结像清晰,层次鲜明。协奏的管弦乐纤细透明,古乐版的小提琴组声音相对素淡,音色比一般管弦乐团或室内乐团的版本要略偏朴素平白一些,但声音非常通透,少了一分华丽,却多了一分自然。这套组合的素质没得说,瞬态、声场、层次、解析都不错。管乐的空气感和声音密度充足,声音饱满扎实有穿透力,协奏的弦乐部分声音纤细之中略带点朴素淡雅的风格,整体听感流畅清新器乐表现会稍优于流行类音乐。
两首音乐过后,这套组合给我流行的印象是相对偏重素质的展现,乐感方面不会太浓郁,器乐类的作品会比流行类作品适合,人声相对中性透明,结像略靠后,但口型基本保持完整,并没有刻意压缩声音形体感去凸显空间深度,而且本来这套音源的空间三维就足够均衡。是声音透明,细节重现出色,空间表现力佳的一套组合。
————————————————
M7 + MG800
貌似并不是官方推荐的最佳组合,M7官图上搭配的式MG600,而从MG800的声音风格去看,似乎第一组合是M6 Ultra+MG800,作为音源,M6 Ultra的声音氛围感会比M7做音源要更突出些。但平心而论,相对更中正的M7,其实在搭配高端耳塞方面,会比M6 Ultra更全面。M7,M9均采用了新的外形设计,对比M6,M8两个系列,M7的水纹外形的侧面视觉立体感更强烈。机身颜色也从以往的黑色主色调调整为金属浅杏色。屏幕尺寸则升级为M8的规格。M7搭载了一片ES9038PRO解码芯片,所以发热量同样感人。接下就听听这套组合的效果。
<爱笑的眼睛> 林俊杰《她说》概念自选辑
林俊杰的唱片我手上不多,这张我觉得超好听,当然了,里面的歌大部分都是他写给其他歌手的作品,包括这里分享的<爱笑的眼睛>,原唱是徐若瑄。而在林俊杰的这张唱片里,是第二主打歌,也是整张专辑里面,我最喜欢的一首。
流行录音,其实大多数都是重点在人声方面,林俊杰的声音自带一点金属质感,虽然不是我特别喜欢的声音类型,但他的一些作品的确好听。选择这首歌分享,纯粹是好听+相对接点地气,老是分享学友哥,估计年轻朋友也接触得少。这套组合低音表现挺明显的,量感充足,力度好,沉稳扎实。人声部分并没有太多波澜,渲染和润饰不算多。也难怪M7的官图也是搭着MG600去拍摄。不过这样的人声其实反而更合我口味,密度良好,结像清晰,适度的距离感,相对会比贴脸和修饰打磨圆滑的人声更加自然。高音部分,在这首音乐里,并不算抢眼,相对平实,透明度足够就OK了。这张唱片的录音,声场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包围感反而还凑合。通俗流行乐而言,对应这套组合,也不是最佳选择,尤其对于一些喜欢人声亲切讨好,结像略靠前,形体感相对饱满的朋友,这套组合也许是不如M6 Ultra,这套组合在听感上,并没有什么违和感,相对均衡中性的声音,反而更适合我自己,最后补一句,即使抛开听感的主观性,这套组合在素质上的表现,仍是值回票价的了。
<Song to the Moon~from Rusalka>(月亮颂)《Classics of the Silver Screen》
这首原为德沃夏克童话歌剧《水仙女》里面的一幕,名为<月亮颂>,而在这张TELARC(泰拉克)出版的电影原声音乐大碟《Classics of the Silver Screen》里面,是作为电影《Driving Miss Daisy》的主题音乐出现。就这首音乐而言,我手上有三个版本,名气最大应该是索尼出版的《in Prague》小泽征尔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讲真,三个版本各有特点,TELARC这张同样不错,节奏感会稍微慢一点,人声结像相对SONY的版本近些,声场也没有SONY那一版开阔,不过作为电影原声,反而更适合。
接着上面音乐分享说下去,写这一段听感之前,我其实是简单对比了一下SONY出版的<月亮颂>,就是上面提及的版本,听感上各有千秋。这个版本会更加突出人声演唱,毕竟作为电影原声,无需要太宏大的声场,这个版本很适合。这套组合演绎这首作品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背景清晰,人声密度感好,有张力,口型适中,情感表达准确。颤音部分还原清晰细致,歌者的声音带着一定的穿透力。而这首作品的录音会更强调人声,管弦乐的演奏似乎是在默默地配合人声而存在。间奏部分的弦乐组演奏却又那么的清晰而有层次。末段的波澜壮阔依旧能让你听得起鸡皮疙瘩,这种高亢气息所带来的震撼感丝毫不亚于SONY的现场录音版本。这套组合出色的低音表现似乎在这首清雅宁静风格的乐曲里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但乐曲最后的一幕,尤其结尾那一瞬出现的定音鼓+低音提琴所带来的瞬间震撼,还是能让你感到这套组合低音的实力。
整体上,这套组合给我的印象稍微超过了期望值,尤其是那弹性良好,凝聚结实的低音,无论是聆听自己喜欢的80年代港台流行音乐,还是小编制室内乐,再到大编制管弦乐,低音的表现依旧可圈可点。中频的感染力不算出彩,大概这也是为何M7没有成为MG800官图里面的搭配音源,但这种口型适中,不算太贴脸的人声反而是我自己喜欢的,加上良好的三频衔接和音乐适应性,中性稍偏微暖的听感,是这套组合被我选入这篇文字里面作为搭配分享组合之一的主要原因。
————————————————
N6.II<R01> + MG800
分享这个环节最后一组搭配,我自己的日常主力音源之一的N6.II<R01>登场。已经停产的一张音频模块,R01是我觉得所有N6.II音频模块里面,耳机输出最好听,最自然的一张音频模块。推力方面是足够应对便携耳塞的。凯音的机器,音质基本不会翻车,但颜值就……N6.II算是比较正常的一台了。平心而论,算不上好看,也谈不上丑吧。一块大屏基本占据了机器正面的大部分位置。机身稍有点厚,发热量不算大,这款R01是采用R-2R架构的音频模块,R-2R架构这里就不过多解释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度娘。R-2R是最原始的数模转换架构,在还没有DAC芯片之前就已经存在。这两年又开始回潮,尤其是在国内便携数播领域。凯音的这块板子,是R-2R加分立元件,声音方面是优势。
<For you> 德永英明《Vocalist 2》
和身边一些朋友有着一样的经历,都是听了粤语版本,才去找寻日文原版。日本音乐人带火了80年代的港台乐坛,很多香港流行乐的原创都是出自日本。这首歌的香港粤语版,是校长的<雾之恋>。原唱是日本歌手高桥真梨子。这里分享的版本,是德叔翻唱高桥姐姐的版本。不得不说,德叔翻唱的几张唱片是真的精彩,而且挺卖座的。
日本环球唱片发行的首版,唱片的录音真的不错,虽然只是通俗流行乐,但细节,均衡度,人声质感等,都是值得乐迷收一张的专辑。这个时期的德叔,风格和早期刚出道的时候有些不同,据说是声带做过手术,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声音多了一份成熟的沧桑,而他的沧桑感又有别于大家熟知的那种沙哑嘶嚎的所谓沧桑。也能感觉到,这声音和年轻初出道时的那种透亮且带有张力和穿透性的声线有了明显变化。这套组合基本能准确呈现德叔的声音特点,口型饱满,声音自然,但人声并不算贴面,这也是我选择这套组合作为搭配分享的主要原因。凯音N6.II的音质在中高端便携数播里面算是第一梯队的。不同音频模块有着不同声音,这块R01模块,声音特点是三频均很,声音精致,细腻自然。这套组合演绎这首作品,声音的特点基本都完整展现,唯有流行录音的声场并不算太宽这一点,让这套搭配有点无用武之地。演绎流行音乐,这套组合的乐感与氛围适中,但人声部分仍是质感与素质兼备,整体听感上,我还是满意。
<Andante in C, KV315> 津曼指挥《Mozart Flute Concertos K.313, K.314, Nicolet》
这首莫扎特C大调行板长笛协奏曲,我手上收了不下五个版本。借这篇文章,我想分享一到两个版本,这个环节,分享飞利浦里面录音最好的这一版,由津曼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演奏,担任长笛独奏的是著名瑞士长笛演奏家Nicolet(尼柯莱)。这个版本后来被选入了PHILIPS的DUO系列,再次展现在乐迷面前。这里分享的是三洋压片的国际版首版。
这是一首调子清晰舒雅的作品,虽然只有一个乐章,却非常容易上耳,即使你不是古典乐迷,但听到这首音乐,大概也会被迷住的。这一首音乐,管弦乐团演奏的版本我手上有三个,飞利浦这个的录音非常细腻,微动态还原清晰,声场没有管弦乐来得澎湃,协奏曲毕竟不算大编制,但此曲在这套组合下回放,声场空间在这套系统上回放,还不错了。这一版乐曲,主奏的长笛感情表达非常到位,温婉优雅的曲风配合悠扬,饱满,空气感足且有穿透力的长笛,很容易就让听众代入音乐之中。重奏的弦乐组配合也非常得体,整齐有序错落有致。在这套组合上,乐曲所呈现的空间纵深感和高度感良好。管弦乐群奏部分层次清晰鲜明。对比上一首流行音乐,这首古典音乐的录音声场明显更优秀,空间立体感更强烈。三频的衔接平顺,低音部分依旧是亮点,扎实,凝聚,下潜清晰。
两首音乐试听完毕,听感上我是满意的,R-2R的声音宽松,细腻,自然,搭配耳塞基本不会出恶声,除非你的塞子非常偏科。但这套组合的声场宽度并不是那种刻意拉伸得非常宽广的类型,反而更像球型声场,横向、纵向、垂直,三维分布相对均衡,所以如果追求横向声场拉得很开阔的,这套组合未必适合你了。人声流行,小编制室内乐等,效果都不错。
小结:
这个环节告一段落,不同的搭配有不同的特点,这里就不一一比较了。MG800相对早前上市的MG600而言,声音会更中性一些,尤其是人声部分,渲染更少。所以搭配音源上可以有更多选择,如果听流行人声为主,喜欢中频有一点感染力的,可以考虑搭配一些氛围感较佳的前端,这里的N6.II的声音氛围也可以,另外山灵的M6 Ultra可以考虑。如果喜欢听一些器乐类为主,喜欢相对直白中性的声音,可以搭配一些相对冷静,中性的音源,山灵M7会比M6 Ultra更中性均衡一点,可以考虑,而乐图的墨菊花也不错,但考虑到价格和耳塞相差挺大,如果预算有限,小墨菊也可以考虑。刚才的N6.II,搭配T01音频模块有能获得相对素淡中正的音色。
本轮的四套搭配各有自身的亮点,就不再一一比对了,毕竟没有太大可比性。只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前端去做了一个搭配分享。四套都是我比较喜欢的搭配,各自的特点不同罢了。
【产品对比】
最后这个环节是简单对比手上几款耳塞。选听对比的耳塞,分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对比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耳塞,另一部分是对比不同品牌的塞子。为了更加中立,选了一台非山灵的播放器。
音源:RS8(海贝音乐)
耳塞:ME800(山灵)
MG600(山灵)
MG800(山灵)
————————————————
音乐介绍
选来了六首音乐试听分享,有港台老歌,有发烧流行录音,有室内乐,也有演唱会现场录音。而附加的曲目里面,选来两首古典音乐分享,一首是承接上面一个环节提及到的古乐版莫扎特长笛协奏曲KV315,另一首是老柴的三大芭蕾舞组曲精选。
<无言感激>谭咏麟《第一滴泪》
校长在1986年发行的专辑《第一滴泪》里面的一首作品,专辑第二主打歌,但被排在唱片里最后一首歌了。这张专辑让我印象深刻,那一年(农历)年底的乐坛颁奖礼上,校长宣布不再领奖,希望把机会留给新人。这首<无言感激>就是校长宣布不再拿奖之后紧接着现场演唱的歌曲,从那之后,好几次演唱会,校长都是以这首歌作为演唱会的最后一首表演音乐。这首歌就如校长要对歌迷发表的心声。如果要从校长音乐里面选出三首我觉得最喜欢的,这是其中一首了。
————————————————
<梦のつづき>(梦的延续)玉置浩二《ワインレッドの心》(酒红色的心)
玉置浩二这张专辑相信很多耳机烧友或者音响迷都是人手一张的,里面几乎每首歌都好听,主打歌<ワインレッドの心>曾经被校长演绎粤语版本。而这里分享的<梦のつづき>,粤语版是学友哥的<月半弯>。一首旋律悠扬低缓,温情洋溢的作品。或者先入为主,我自己更喜欢学友哥的版本,无论是声线,歌词还是意境。但在多次细听玉置浩二的这一版后,我觉得真的是各有千秋。而且这张碟的录音,在流行音乐里,也的确是上乘。
————————————————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张学友《经典世界巡回演唱会》香港站
学友哥在今年初才发售的一张演唱会专辑,而这场巡回演唱会一直演了几年,直到2019年,学友哥才回到终点站香港。当中表演的曲目,基本都是一些常规比较热门的曲目,有老歌也有相对较新的歌。整个演唱会的现场气氛非常好,录音也不错。这里选了一首基本是演唱会必唱的歌分享给大家<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
<Andante in C, KV315>布鲁根指挥《Mozart Complete works for Flute and Orchestra》
和很多莫扎特管乐协奏曲版本不同的是,布鲁根这一版,是采用古乐器演奏,所以声音更纯朴自然,小提琴的音色比非古乐管弦乐团的要稍微干一点。但古乐版本本来就不多,所以如果感兴趣,可以收一张体会一下。和一般室内乐团或管弦乐团不同。布鲁根的这张莫扎特管乐协奏曲其实主要还是KV313,KV314,KV315和KV299,KV314这里是长笛协奏曲而不是双簧管协奏曲。
————————————————
<The Nutcracker Op.71a~II. March>罗斯特罗波维奇指挥《柴可夫斯基 Ballet Suites》
最后的这两首古典音乐,都是我自己非常非常喜欢的作品,所以买入了好几个不同乐队不同录音,比如这首老柴《胡桃夹子》里面的<March>进行曲,在此文的主观听音环节就分享过DECCA出版,安塞美指挥的版本,这里再一次分享此曲,不同的是,这一首是来自DG唱片发行的另一版本。也是乐评很高的版本,DG唱片在70年代的录音,大提琴家兼指挥家~罗斯特罗波维奇指挥柏林爱乐演奏,CD的年代重新以中价版在DG画廊系列发表。明快,纤细,精致,开扬的一首作品。加上乐曲自带的谐趣幽默风格,当时被企鹅唱片指南赋予三星带花评价。
————————————————
耳塞对比
ME800概述
对比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这回合的对手ME800。本轮对比的两款产品,其实代表着山灵目前最高水平的耳塞,分列两条不同的产品线,圈铁耳塞和动圈耳塞。关于ME800,山灵的用料还不错,6单元圈铁,2动圈+4动铁,动圈采用的是两枚6mm镀晶生物振膜喇叭,虽然振膜面积不大,但双动圈均采用了高效能磁铁,拥有高磁通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动圈面积不大所带来的低音不足。所以实际聆听方面,ME800的低音比期望中强一点。而圈铁结构,让动铁单元负责中高频高频段,细节和线条感相对透明深刻,人声的密度感也比传统动圈更好。3D打印的树脂腔体和很多公模耳塞其实差异不大,面板则用了手工流沙工艺,且备有两个颜色供选择,原野(绿色基调)和沙丘(棕色基调)。耳机线和MG800一样,采用了8股18芯古河单晶铜可换插头耳机线。更多关于ME800的介绍,就不占用文章内容去介绍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搜寻。
ME800对比MG800
两款耳塞由于单元架构不同,声音风格也各有特点。水准是同级别的。ME800采用了圈铁结构,高音延伸,声音线条感和人声密度等方面会稍优于MG800,声场也略为舒展一些,横向宽度更加突出。而MG800由于是单动圈,所以圈味更明显,柔顺感,宽松感等素质在完全煲机及使用3个月后,比刚上手时有了提升。低音会比ME800下潜更深,更沉稳,声场表现形式和ME800不同,MG800的纵深感和空间高度感会更突出些,声场空间接近球体声场。人声口型更饱满些,结像不会太贴脸,密度感较ME800略低一点,圈味的人声,声音更自然舒展。这就是两款耳塞的简单对比差异。播放器乐类作品,ME800的声音密度和横向声场的拉伸是比较明显的优势,MG800相对均衡的空间三维,让声音更具立体感,沉稳的低音,在需要低频烘托的场景,音乐氛围及气势会来得更澎湃些。而动圈的细腻,平衡,宽松的声音,听感上会更自然一些。同样是各有特点。两款耳塞都不是监听,各自有自己的声音色彩。根据我自己的聆听习惯,二选一,我更趋向于MG800。
接下来,选听的音乐,简单分享一下在不同音乐里,两款产品的表现。在上面的音乐分享里选了三首音乐试听。
<无言感激>谭咏麟《第一滴泪》
校长的这首作品,在那个年代,流行录音里面算是不错,毕竟校长当年是宝丽金头牌。两款耳塞所表现的人声略有不同,MG800的人声口型更舒张,饱满而距离清晰,人声与配乐的交互做得不错,或者说音乐的整体性颇佳。低音部分是这款耳塞的一个亮点,这首歌的低音就不错,凝聚,扎实,量感充足。我所使用的灰色海绵填充硅胶套,低音比较结实且能量充沛。
相对而言,ME800的低音会相对收敛克制,下潜不如MG800,力度和凝聚感也略逊于MG800,但中高频,高频段则相对出彩,拥有更好的透明度和高音亮度及延展。声场横向宽度拉得更开,人声密度感会比MG800优胜,这也是两款耳塞在音色和风格上各有取舍之处。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张学友《经典世界巡回演唱会》香港站
录音室作品听完,紧接着来一首现场录音。献上学友哥最近推出的一张演唱会专辑。作为友迷,我怎能错过。讲真,录音水准还是不错,但如果说“最“,我还是选2004的活出生命演唱会。现场录音比较考验耳塞的空间感和微动态。如果声场空间表现力较弱的耳塞,大概就和这类现场录音无缘了。怎么说呢,这首歌还好啦,两款耳塞都不至于实力掉线。
MG800的临场感不错,现场歌手与歌迷互动的细节基本能捕抓下来。相对均衡的空间三维,让现场感比较逼真,立体而层次鲜明,加上出色的微动态和解析力,驾驭这种现场录音还是蛮适合。中间间奏的吉他很有感觉,泛音清晰,饱满。人声部分,在动圈耳塞里面,密度感算OK的,但不要和动铁,圈铁或者圈铁静电等比较。不过MG800和一些传统老动圈的厚腻丰满的音色有所不同,反而更强调低音的质量及声场空间的立体感层次感。
而ME800呈现的现场,仿如在宽萤幕上收看一样,左右两端的宽度拉伸得比较明显。微动态丝毫不亚于MG800,中高频,高频细节甚至超越MG800。乐曲中段的间奏,吉他非常有质感,背景更为安静。学友的声音变化起伏比MG800还要清晰细致一点点。但毕竟圈铁,和动圈的人声还是有着比较清晰的区分,虽然两款耳塞的人声都不算监听,且味道不错,但圈铁旗舰的人声,这里似乎多了一份冷静和深刻,却少了一点点宽松感。
<The Nutcracker Op.71a~II. March>罗斯特罗波维奇指挥《柴可夫斯基 Ballet Suites》
这一场比试的最后一首试听音乐,选了老柴《胡桃夹子》里面的一首进行曲,这里分享的版本是老罗指挥的版本,也是评价最高的版本之一,老录音,透明度和声场表现力异常的好。在选曲写这首对比的时候,也AB了另一个版本,就是用户好评度很高的大禾花版本,其实这里分享的是更早的画廊版,曲目一样,只是后来大禾花版本是经过24bit数码处理,而这个画廊版则还是保留母带原有的味道,画廊版声音更饱满,细腻,模拟味道更明细那些。斟酌后选择了画廊版在这里分享。
这次反过来,先听了ME800,高音部分是真的更突出,尤其中段的管弦乐组交互,节奏感和跳跃感都很清晰细致。微动态和乐器分离度都表现出色,声音亮而不刺激,声场空间的宽度也是足够的舒展。唯有低音部分稍微欠点力度和下潜,如果低音下潜再深一点,凝聚感再加一点,力度感再稍微补强,那档次将提升一个Grade。
轮到MG800上场,低音提琴所呈现的低频更加饱满有力,声音更沉稳,扎实,凝聚。虽然少了几分轻盈,但其实,氛围更加明显。铜管部分,没有ME800那么明亮,相对内敛克制,密度感和穿透性也略逊一点,听感上反而变得更宽松。好的录音声场优势还是能完整展现出来,空间感出色,纵深感充足,高度感明显。和ME800比较,MG800在这首音乐里声场素质丝毫不落下风,反而让你感受到更宏大,更立体的空间感。
三首音乐试听完毕,两款产品定位不同的耳塞,对于山灵的产品线架构而言,并不冲突。圈铁结构的ME800更适合喜欢聆听女声或者小编制类乐曲的玩家,优点是密度感强,声音解析力高,横向声场宽广,氛围感表现良好。而MG800,亮点在低音,结实凝聚,沉稳有力,三频表现均衡,声场规整,层次感佳,相对中正均衡的声音对音乐适应性较好,搭配一台素质高的前端,各类型音乐都能玩一把。属于声音表现比较全面的动圈耳塞。但一耳朵的听感,没有ME800那么抓耳。
————————————————
MG600概述
第二款对比的耳塞,MG600从型号命名上似乎比MG800低了一级,但实际听来并不是完全不敌。而是声音风格有所取舍的两个型号,当然,综合素质而言,无疑还是MG800更胜一筹。先画一下重点:MG600采用单动圈架构,碳纤维复合振膜喇叭,枫树稳定木腔体,可换插头式8股18芯古河单晶铜耳机线,Spinfit CP100耳机套。和MG800一样,采用了半开放式腔体设计,有利于气流交换,使声场表现更加开阔,边界感不明显。佩戴舒适性也不错,体积不大的腔体对于小耳廓的用户也比较友好。
MG600 对比 MG800
两款外形相同,但腔体材质及喇叭振膜材质不同的耳塞,声音是截然不同,而且风格取向差别还是比较明显。采用枫树制稳定木腔体的MG600,声音表现啊更温润、宽松、饱满,人声感染力更强,氛围感更加突出。在单晶铜耳机线的配合下,保持着良好的中高频通透度及清晰的细节还原。是一款拥有独特音乐味道的耳塞。很适合人声录音,流行乐及一些节奏轻缓的蓝调或爵士类录音。而MG800采用的是钛金属腔体,金属腔体能够过得更强的声音反射,密度感和声音的穿透力更强。而MG800采用的碳纳米管+DLC类钻石多层复合振膜,在保证充足声音密度的同时,能够精准地重现丰富的音乐细节,半开放设计能让MG800拥有相对自然开阔的声场。加上沉稳扎实,力度强劲的低音,中正的人声和相对平实但不失细节的高频,让MG800在音乐适应性方面,有着不错的收效,但流行乐,人声这类需要中频有一定中频渲染效果的音乐,MG600在氛围感和声音修饰方面会比MG800更加突出。两款耳塞各有所长,如何选择?看你自己的听音偏好,如果纯粹流行音乐和一些人声录音,再加上偶尔听听录音相对简单的爵士乐。MG600就足够了,而且听感上可能更有优势。如果要兼顾一些器乐类和听音风格比较多样,MG800则更合适。
同样选了三首音乐做简单对比。
<梦のつづき>(梦的延续)玉置浩二《ワインレッドの心》(酒红色的心)
我是从<月半弯>过来的,两首歌有个共同点,都是散发着恬静温馨的气氛,大概是因为听不懂日文,所以我还是更喜欢学友哥的<月半弯>,玉置浩二的声音稍带点沧桑岁月痕迹,也是有故事的声音,配乐伴奏的节奏和<月半弯>非常接近。都说这张唱片录音好,90年代末的录音,数码录音全盛时期,当然不差,给我的印象是,声音细节表现优秀,三频衔接平顺,低频的弹性,凝聚感佳,声场虽然不是非常开阔的那种,但空间感,层次感都不错。
MG600听这首歌,很有感觉,人声细腻且有质感,密度感适中,口型也刚好,太大容易让你感觉到过于靠前,太小又会让人产生声音压抑的感觉。适度的修饰和打磨让听感更加精致顺滑,这类录音非常适合MG600,发烧的(流行)人声录音,带着一点声音渲染,让乐感和氛围更加突出。过于素淡的耳塞反而刺激不起乐迷的听觉神经。带点音染,但染色,但又不是浓妆艳粉的那种,且三频比较均衡,有一定硬素质的塞子,播放这类作品最为合适。大家常常挂嘴边的“圈味“方面,MG600有着宽松,温暖,透明,柔顺的声音,圈味不错了。至少这首歌听着就很舒服,而且该有的细节基本交代清晰了。
MG800
这首音乐真的很神奇,两款动圈架上音源后,听感都很舒服,温暖,饱满。MG800更多了一份沉稳和扎实,低音表现比MG600明显,量感,力度,下潜,低频冲击力等方面,都比MG600强,人声方面,相对MG600冷静和平实,中频的着色比MG600少,好不好听纯看音源和录音了。这张唱片还好,人声录音素质和乐感兼备。但对比之下,MG800的人声并没有MG600那么抓耳。高音部分,本以为采用金属腔体的MG800高频会更加明亮,锐利,但这里AB之后,发现,声音的透明度方面,MG600似乎更好一些,或许是因为MG800的低音更浑厚更有冲击力,量感更充沛,所以听感上,高音反而没有MG600那么轻灵,声音也相对MG600厚实,这首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就是如此。声场方面,MG800同样表现出色,比较接近球体声场的效果,空间三维均衡。总体上,MG800的听感会比MG600更沉稳扎实,但人声却没有MG600吸引。
<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张学友《经典世界巡回演唱会》香港站
这首音乐就不重复介绍了,前面一组耳塞对比已经选听过。所以入直路,直接对比即可。不过无可否认,选现场录音作为耳塞对比试听音乐,真的能比较容易分辨出耳塞之间的差异,比使用录音室作品试听作对比去分辨耳塞差异,来得更清晰,更容易。
MG600
整个现场空间的画面很开阔,正如官方介绍那样,这款耳塞的声场比较开阔,现场录音足以感受到这特点,这是刚才录音室作品未能尽情体现之处。舞台感很不错,温暖,逼真,有氛围,仿如置身于现场。适中的人声距离感,让空间纵深感相对清晰。配乐和人声的搭配也颇有默契,分离度尚可,满场走的学友哥和满场呼喊尖叫的粉丝,不同的结像,定位也能清楚交代。3k+RMB的身价,也是值得了。唯一微词的,就是低音稍微少了点,少了点力度和下潜,不然,它也不止卖这个价了。当然,人声,高频,都不错,听感比较讨耳朵,尤其是流行人声。
MG800
如果刚才的MG600是宽银幕,那么这里的MG800就是把银幕的垂直高度再拉伸一下。明显让你感觉会场的楼顶空间增加了。由于是半开放式,所以声场拉得开之余,边界感同样不明显。纵深感比MG600再增加一点点。两款耳塞最大的差异还是在低音方面。但选听的这首<她来听我的演唱会>低音并不是重点,伴奏的主要乐器只是吉他,能有多强低音,比拼的都是中频乐器和人声部分,这一段,MG800的声音比MG600相对克制和内敛,没有那么抓耳,但声音更稳,密度更好。临场感似乎没有MG600那么突出,但也并不寡淡,现场的气氛呈现还是挺真实逼真,如果MG600就如现场活跃尖叫和呼喊着的女歌迷,那么MG800则更像站起来时而挥动着荧光棒时而热烈鼓掌并用力挥手的男歌迷了。虽然没有女歌迷那么活跃和抢眼,但他们依然用自己最直接和真诚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情感。
<Andante in C, KV315>布鲁根指挥《Mozart Complete works for Flute and Orchestra》
附加音乐里面的另一首作品,前一个环节里面提及,这首莫扎特的长笛协奏曲,我非常喜欢,所以收了好几个版本,上一环节听过PHILIPS录音里面的最佳版本之一,这个环节就分享一个相对冷门的版本给大家。布鲁根指挥的版本,是古乐演奏的版本。飞利浦唱片所录制的莫扎特管乐协奏曲里面,我收到过的,也只有这个古乐版了。相对于其它飞利浦版本,这一版的长笛协奏曲声音更朴素自然,古乐器听感上会比一般版本略微干一点,声音相对素淡。但声场表现依旧不错,宽松、透明、舒展。
MG600
MG600下的这首曲子,乐器声音有适度打磨修饰的痕迹,长笛的声音并不干,悠扬,平顺,有一定的空气感。协奏的弦乐组同样,有着相对鲜活,细腻的音色。不太像古乐器那般朴实得略微带点干涩,素淡的感觉。空间完全打开,声场表现不错。密度感尚可,中频段的细节还原良好,高频透明清晰,有延伸。低音部分并不厚重,量感略微偏少,下潜和凝聚感适中。总体上说,其实MG600播放古典也不是不行,至少不会出恶声,声场宽松,氛围感良好,三频基本均衡,适度的声音修饰,听感上反而更鲜活,但喜欢声音直白中正的,MG600播放古典,可能不是你的菜。
MG800
换上MG800,主奏的长笛音色变得平淡了,如果说MG600能听到灵动活生,悠扬和悦的长笛,那么MG800上的这根笛子,似乎只是在平淡从容地叙述着自己的故事而已。但严格上说,MG800也不是完全忠于古典音乐的塞子,低频方面会稍微有点加强了,但在某些音乐里真的听着过瘾。这首音乐所呈现的声音和MG600区别也挺明显的。音色上,没有MG600那么透明宽松,但更为沉稳,凝聚,高密度,张力更强。三频方面,MG800依旧在低音方面表现出更为优秀的一面,尽管这首音乐低音部分并不多。中频段,密度感更强,但声音相对MG600更为素淡平实,细节还原上并不逊色于MG600,高频段会比MG600相对内敛一点,但同样能让你感觉到该有的高频延伸。声音整体较MG600偏暖一点,声场空间的纵深感更强烈,空间立体感表现良好。
三首音乐听完,MG800对比MG600是两款声音风格略有不同的耳塞,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取舍。MG600听感上比较容易被一些热衷于流行人声音乐类型的乐迷们接受,中频有适度修饰渲染,听感温暖,宽松,氛围感表现良好,加上相对宽广开阔的声场,讨耳的中频,是流行人声类的利器。MG800的亮点仍在低音凝聚,力度,声场空间的均衡性及立体感方面,中频虽然相对MG600平实,但细节、密度、凝聚感及声音张力等甚至比MG600更强。对音乐适应性会更广一些。但整体声音会比MG600内敛克制,尤其中、高频段。如何选择,要看具体的音源风格搭配及所聆听音乐类型去作细分选择。最后补一刀,硬素质,如细节,声场,动态,解析力等,MG800还是稍为占优的。
————————————————
小结:
简单地和MG600、ME800两款山灵今年里有代表性的产品对比,其实三款山灵耳塞的产品定位都比较鲜明。MG800的声音相对中正,尤其是中频部分,声音的修饰打磨会比另外两者更少。听感上更素淡一些,但硬实力依旧是优势。低音下潜,力度,凝聚感,中频(人声)密度,声场空间的三维分布,空间立体感等,都是MG800的优势所在。而圈铁旗舰ME800,稳定木腔体单动圈MG600在声音氛围感方面都比MG800突出,一些通俗流行乐及人声类作品,听感上会更讨好些,小编制器乐类,我个人更倾向于MG800。
如果有动圈情节,在MG600和MG800两者间作出选择,以流行人声类的音乐为主的,选MG600已经足够,剩下的资金可以放到别处,单如果听音类型较杂,且对低音的素质要求较高,MG800会更胜一筹。
而如果有旗舰情节的,在ME800和MG800两者里选择的朋友。如果喜欢声音氛围感相对明显,不喜欢相对素淡平实的中频,和能量感强,力度足的低音,ME800会更加适合。如果选择趋向偏动圈的,且追求沉稳,凝聚的低音,又想拥有立体感较佳的声场空间,选MG800会相对合理。
写在最后……
这篇MG800听音分享终于写完,经过三个月来的煲机使用。对这款耳塞的声音和特点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写下了这篇听音感受分享给大家,希望我的一些理解、观点与评价,能为想要了解这款产品的朋友带来一点微薄的帮助,最后再次强调,听感文章具有主观性,任何听感及评测类文章,仅作为选购产品的一种参考资讯,并不是唯一依据,条件允许,建议大家还是在购买前去就近的音频产品销售实体店里进行实际试听,切记:耳听为实这个道理。最后,感谢收看,也祝大家能在实践中选到合适的器材。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58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