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华科技研究报告:科研院所底蕴深厚,高端布局盈利加速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福证券,邓伟、游宝来)
1 昊华科技:从技术供应商到研产销一体综合供应商
1.1 公司基本情况
科研院所整合改制,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助力成长。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简称:昊华科技)的前身——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家经 贸委国经企改批准,以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原化工部西南化工研究院)为主要发 起单位,将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及成套装置、催化剂产品、碳一化学及工程设计 等优良资产注入成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1999 年 8 月 5 日天科股份完成工商注册, 2001 年 1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8 年年底,天科股份完成 11 家科技型研究 院所的收购,2019 年 6 月,正式更名为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年底收 购西南院 100%股权,2020 年,投资设立昊华气体有限公司,至此昊华科技正式形 成 12 家科研机构+1 家企业的形制,涵盖高端氟材料、电子化学品、航空化工材料 及碳减排四大业务板块,业务范围从以提供技术服务为主导转变为以研发、生产、 销售一体化发展的经营模式。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于 2019 年实行股票激励计划。截至 2022 年年中,公司总 股本 9.19 亿股,流通 A 股 9.03 亿股,第一大股东为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持股比例达 64.21%。2020 年 1 月,公司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告,授予 价格为 11.44 元/股,2020-2022 年考核目标为基于 2018 年的两年、三年、四年复 合增长率不低于 10%、12.3%、13.4%。该计划旨在充分调动公司管理人员及核心 骨干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
1.2 公司业务介绍
公司整合 12 家科研院所,实现业务多元化。目前,公司 13 家企业中有 12 家 为转制来的科研院所,布局多个国家核心产业,所涵盖业务主要分为四大板块,包 括氟材料、电子气体、航空化工材料及碳减排业务。目前公司重点在建项目有 4600 吨/年特种含氟电子气体项目、2.6 万吨/年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其中 1.85 万吨高 端 PTFE 树脂)、黎明院 46600 吨/年专用新材料项目及 XX 原材料项目、西北院有 机硅密封型材生产项目、西南院清洁能源催化材料产业化基地项目以及 10 万条/年 高性能民用航空轮胎项目等。
1.3 公司业绩显著增长,研发投入逐年增加
公司营业收入稳定增长,高端氟材料板营收增速最快。2021 年,公司完成营业 总收入 74.24 亿元,2018-2021 年复合增速为 13.36%;实现归母净利润 8.9 亿元, 2018-2021 年复合增速为 13.03%;扣非净利润 8.8 亿元,2018-2021 年复合增速 为 84.23%。其中,航空化工材料板块贡献最大,占比 39.78%,实现营业收入 29.53 亿元;其次为高端氟材料板块,占比 23.5%,实现营业收入 18.78 万元,所有板块 中增速最快;其余依次为工程技术服务、电子化学品和贸易及其他,占比分别为 13.81%、6.99%、6.97%。
公司净利率水平稳定,未来看好高端氟材料板块。2021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27.53%,净利率为 12.16%,近五年来净利率维持在 12%左右。分业务板块来看, 航空化工材料板块毛利率最高,为 34.44%;高端氟材料板块毛利率为 28.38%。
根据公告的各科研院所业绩承诺兑现情况,晨光院、黎明院、西北院、西南院 贡献业绩排前。各院所近几年业绩均实现较稳定增长。
公司研发投入显著高于同行,管理费用有所改善。公司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 动、追求卓越”理念,为增强核心竞争优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1 年公司研发 投入 5.43 亿元,同比增加 28.24%,研发费用率稳定维持在 7%以上,远高于同行 业龙头企业,如鲁西化工和巨化股份 2021 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3.53% 和 2.52%; 销售费用为 1.47 亿元,较上年增加 10.21%,系业务规模扩大;受益于规模效益, 公司销售费用率逐年递减,2021 年销售费用率为 1.98%,较上年度减少 19.51%; 管理费用为 6.10 亿元,较上年增加 18.60%,管理费用率在 8%上下浮动,高于同 行业其他企业,系疫情期间社保减免等优惠政策取消以及公司实施正向激励措施导 致职工薪酬增加,同时股权激励成本摊销较上期增加综合原因所致,受益于管理层 改革优化,公司管理费用率呈下降趋势。
2 高端氟材料:技术引领,专注高端化和差异化
2.1 高端 PTFE 亟需进口替代,昊华科技定位高端
聚四氟乙烯树脂应用广泛,线缆和节能环保领域需求高增。目前已产业化的含 氟聚合物主要包括 PTFE(聚四氟乙烯)、FEP(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PVDF(聚 偏氟乙烯)、PVF(聚氟乙烯)及 FKM(氟橡胶)等。PTFE 系列是最重要的氟聚合 物,产销额占据全部含氟聚合物的一半以上。聚四氟乙烯(PTFE)是四氟乙烯(TFE) 的聚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氟材料,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和有机溶 剂,极强的耐高低温性能,良好的电绝缘性和抗老化能力,高润滑不粘性,抗辐射 性等优异性能,因此具有“塑料王”之称,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国防、电子、 航空航天等领域。PTFE由制冷剂R22为原料通过不同的聚合工艺得到PTFE树脂, 再经过添加各种材料进行改性成型得到性能不同的改性 PTFE 制品。随着氟塑料制 品的应用不断拓展,性能优异的改性 PTFE 制品在环保、医学和电子通讯等高端领 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尤其在 5G、半导体、新能源的带动下,高端 PTFE 需求旺盛。
供需存在结构性错配,高端品类长期依赖进口。从产能角度来看,2021 年我国 总产能达 15.9 万吨,其中 PTFE 板材、管材、垫片和密封带等注塑级 PTFE 中低端 产品方面基本占领市场,成为主要出口国。截至 2021 年,全国 PTFE 产量 8.93 万 吨,低端产品严重过剩。然而,在高端产品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 依然主要依赖进口。2021 年 PTFE 进口 7800 吨左右,近 5 年呈现持续上升状态, 且进口平均单价较出口平均单价高 2000-4000 元/吨。当前海外产能集中在美国杜邦、 法国阿科玛、日本大金、旭硝子等企业手中,国内产业升级、向高端牌号拓展是行 业发展重点。随着国内 5G、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国内技术不断 突破,以昊华科技为代表的国内氟化工龙头企业正紧抓发展机遇,加速布局高端 PTFE。
昊华科技定位高端应用,进口替代加速。PTFE 行业集中度较高,CR 5 占 70%, 其中昊华科技旗下的晨光院产能位列第二,占比 13%。昊华科技定位高端,截止 2021 年公司 PTFE 总产能 3 万吨/年,其中高端 PTFE 树脂产能 1 万吨/年,另外还在建 1.85 万吨/年高端 PTFE 材料。2021 年大宗原材料涨价,但昊华科技高端氟材料毛 利率同比上升,高端化优势显著。
晨光院是原化工部直属的科技型企业,以有机氟材料作为主导产业,从事有机 氟开发和生产已达五十多年,技术底蕴深厚,科研能力领先地位突出,是国内为数 不多的具有从研究开发、工程设计、成果产业化、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氟化工企业。 依托晨光院科研平台,公司产品研发和成功转化能力不断提升,开发出较多高端氟 材料品种,应用在新兴领域。晨光院开发的国内独家中高压缩比聚四氟乙烯分散树 脂产品已成功配套 5G 线缆生产,质量已满足半导体、高频通信等领域的规模化需 求,目前产能 5000 吨/年,在建 8000 吨/年。根据公司在互动易披露,PTFE 分散 细粉纤维专用树脂产品已经过电池生产商初步评测可以使用,未来有望伴随干电极 技术放量。另外,公司开发出具有更宽适用性的高光亮聚四氟乙烯分散浓缩液系列 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受到市场广泛欢迎,目前 1 万吨/年 PTFE 分散浓缩 液(60%)在建。
2.2 锂电级 PVDF 供需紧缺,昊华科技快速卡位
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带动正极出货量提升。2021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675 万辆,同比增长 108.33%,2012-2021 年间复合增长为 149.02%,渗透率由 2020 年的 4.1%提升到 10.2%;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352.1 万辆,同比增长 157.57%, 2012-2021 年间复合增长率为 175.09%,渗透率从 2020 年的 5.4%增加到 13.4%。 3 月 22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 出到 2025 年,新能源车新车销量占比达 20%左右,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新能源车 将持续高速发展,进而带动锂电池出货量,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近年来出货量也 随之增加,2021 年出货量分别为 47 万吨和 42 万吨,6 年来复合增长率为 136.12% 和 140.78%。
PVDF 是当前最佳的锂电正极粘结剂,近两年需求高增。PVDF 全称聚偏氟乙 烯,是市场上规模仅次于聚四氟乙烯的第二大氟树脂,具有耐老化性、耐高压性、 耐热性、低介电损耗,以及在电极溶剂中的耐溶胀性,广泛应用于涂料、注塑、锂 电、光伏等领域。PVDF 在锂电池中主要用于正极粘结剂及隔膜涂覆。用作粘结剂 时起到连接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集流体的作用,进而降低电极阻抗、减小电池 极化;用于隔膜涂覆时,起到提高耐高温性能、增加电解液保液量、增加高压状态 下电池安全性等作用。2021 年,PVDF 下游消耗最多为锂电池领域,占比为 39%。 假设未来 2022-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分别达到 1023、1486、1979、2614 万辆;PVDF 粘结剂占三元正极材料质量比为 1.5%,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质量比为 3.5%;每 GWh 锂电池需耗 1800 吨三元正极材料或 2200 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经测算,2022-2025 年全球锂电用 PVDF 需求依次为 4.81、7.39、10.36、14.41 万吨。
锂电级 PVDF 技术与原料获取壁垒较高,需一体化配套 R142b 原料。2021 年 PVDF 主要生产企业有阿科玛、东岳化工和巨化股份。与普通 PVDF 相比,锂电 PVDF 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具体表现在高粘度、分子量一致性好、高纯度、高柔韧性等方 面,这对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提出很高要求,并且扩产周期长,从前期环评到实际 投产需要 2-3 年。同时主要原料 R142b(一氯二氟乙烷)有配额限制,无存量可供 外售产能。这主要由于 R142b 会严重破坏臭氧层导致温室效应,已经受到全球众多 国家的严格管控,在《蒙特利尔协定》中,发展中国家最迟应该在 2030 年将作为制 冷剂的 R142b 完全淘汰掉。我国环保部严格管制,给相关企业设定配额,并且逐步 减少,直至 2030 年完全淘汰。新增 PVDF 产能需向上一体化同步配套 R142b。昊 华科技 2500 吨/年 PVDF 项目已投产试生产,公司在 7 月通过互动易表示已送样测 试,三季度将实现出货。上游配套情况来看,晨光院有 6000 吨/年 R142b 产能配套,年产 2500 吨 PVDF 项目原料可实现自供,有较强的成本竞争力。根据互动易披露, 目前公司 PVDF 在与下游送样检测中。
2.3 特种氟橡胶技术领先,大幅受益于 R142b 供需紧张
特种氟橡胶随着汽车和航空航天行业升级需求高增。氟橡胶因氟原子赋予的特 殊性能,被用做各种苛刻条件下的密封材料,具有耐高温、耐油、耐高真空及耐酸 碱、耐化学品的性能,已使用于现代航空、导弹、火箭、宇宙航空及造船、化工、 石油、轻工业用途。目前汽车工业是氟橡胶的主要消费领域,用量约占氟橡胶总消 费量的 40%,石油化工占 25%,航天、航空及其他行业占 35%,其中汽车和航空 航天增速较快。主要制品有密封件、垫圈、垫片、胶管、油封、面料和纺服制品以 及电绝缘制品。
汽车是氟橡胶的主要应用领域。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长,与汽车相关的有 害物质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大,尾气排放限制标准越来越严,排放物中的碳氢化合物 主要来源于燃油胶管的渗漏以及管接头的泄露,目前广泛用渗透率低的氟橡胶替代 丁腈橡胶作汽车燃油胶管内衬层。此外,随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快, 新一代战车、战斗机的研发促进了各种新型燃料、推动剂的应用,氟橡胶在国防军 事工业的应用领域已从密封件、电气线路护套发展到各种新型燃料输油管道的主要 成型材料,其市场潜力相当可观。目前国内氟橡胶生产企业由于在产业规模、品种 结构以及加工能力上的差距,尚无法完全满足军事工业需求。
我国通用氟橡胶产能和质量已达到领先水平,特种氟橡胶正在逐渐实现国产化。 根据《高性能特种弹性体的拓展》一文,2017 年全球氟橡胶总产能约为 4.77 万吨/ 年,其中我国氟橡胶产能超过 2.34 万吨/年,约占全球总产能的 50%,全球氟橡胶 需求量约为 3. 35 万吨/年,我国氟橡胶需求量约为 1 万吨/年。预计“十四五”期间, 我国氟橡胶需求量将达到 1. 5 万吨/年。但氟橡胶同样存在结构性供需错配问题。我 国 26 型氟橡胶产量最大,约占氟橡胶总产量的 80%以上,其次是 246 型氟橡胶产 量。这几种均是通用氟橡胶,通用氟橡胶(26 和 246 型)一个很大的缺点是耐低温 性能差,它们能保持橡胶弹性并起密封作用的极限温度为-15~-20 ℃,在某些极 端应用情况性能不足。国内高性能氟橡胶在品种、应用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特别 是加工应用技术的落后,如汽车曲轴油封、燃油管等氟橡胶密封件目前均被国外巨 头所控制。此外,民航、石油、化学和医疗、建筑、发光二极管(LED)、太阳能电 池等其他高端领域的氟橡胶制件水平也处于落后地位。
2014 年,晨光院与美国杜邦公司(后单独剥离氟橡胶业务成立科慕公司)联合 成立氟橡胶合资公司(各持股 50%)—昊华晨光杜邦氟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后 改名晨光科慕氟材料(上海)有限公司,科慕公司(美国杜邦公司旗下)向晨光科 慕转让了成套的最新 Viton™氟橡胶生产技术。合资公司以“晨光®”和 Viton™品牌在 中国销售氟橡胶产品,结合美国科慕的技术、应用和产品开发领导力与晨光的综合 技术和产能,为汽车、航空、能源、电子和通信市场的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氟橡胶产 品。渠道建设方面,合资公司覆盖高、中、低端市场,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国内 国外销售渠道通畅,Viton™品牌是进口海外高端品种销售给国内客户,晨光®和 CG®是将合资公司产品通过科慕的海外渠道出口给海外客户。根据 2021 年报,晨 光院与合营企业目前共有 5500 吨/年产能氟橡胶产能。
锂电级 PVDF 需求高增带来原材料 R142b 紧缺,氟橡胶价格大幅推涨。氟橡 胶与 PVDF 均使用 R142b 原料,下游新能源车快速增长推动锂电级 PVDF 需求快 速增长,R142b 市场流通量急剧减少,生产企业惜售情绪明显,大多数拥有 R142b 配额企业均考虑自建 PVDF 寻求利益最大化,因而后续市场流通量预计持续紧缺。 同时,由于 R142b 后续明确实行配额制,无下游项目绑定不能新增 R142b 产能, 因而新增产能方面也是一一匹配,无新增流通量释放。从价格来看,2021-2022 年 氟橡胶价格大幅推涨。我们认为,未来几年内原料的供应端持续偏紧将支撑氟橡胶 维持较高价格,对于昊华科技这类自有原料 R142b 配套保障的企业将长期受益。同 时昊华主攻的氟橡胶高端品种赛道由于国产化率不足,竞争环境较普通氟橡胶宽松, 我们预计价差将持续高位运行。
3 电子化学品:国内领先电子化学品供应商,适时布局湿电子化学品
3.1 含氟电子特气:产学研一体的含氟气体供应商
半导体国产替代拉动电子特气行业扩容。电子特气,即电子特种气体,是应用 于电子工业生产中的特种气体,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件、太阳能电池、 光纤等电子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它们主要应用于薄膜、刻蚀、掺杂、气相 沉积、扩散等工艺,几乎贯穿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生产过程,其质量直接影响电子 半导体器件的性能优劣。电子特气占据晶圆制造成本的 13.50%,为晶圆制造过程中 仅次于硅片的第二大材料。 随着国内半导体生产企业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我国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开始逐 步加快,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根据 WSTS 统计,2021 年全球半导体 销售达到 55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2%。其中中国销售额总额为 1925 亿美元,同 比增长 27.1%。国家相继发布《新材料产业指南》、《“十四五”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 要》,旨在推动包括电子特气在内的关键材料国产化。据商业和技术资讯电子材料咨 询机构《TECHCET》报告显示,2021 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营收达 63 亿美元,预 计 2022 年将再成长 8%,到 2026 年年复合成长率高达 9%。增长的主要原因归功 于半导体产业对于电子特气的需求。
电子特气市场被国际巨头垄断,国内厂家待突破。从市场份额来看,全球电子 特气市场 90%以上的份额由美国空气化工、德国林德集团(已于 2018 年与美国普 莱克斯完成对等合并)、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日本大阳日酸株式会社等四大气体公司 控制,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局。而国内市场也出现大致相似的分布——几个跨国巨 头主导了国内份额的 88%,国内厂商仅占 12%,半导体领域电子特气国产化率不足 15%。从品种数量来看,根据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统计,目前集成电路生产用的 特种气体,我国仅能生产约 20%的品种,其余均依赖进口。目前我国国内企业所能 批量生产的特种气体仍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的清洗、蚀刻、光刻等工艺环节,对掺 杂、沉积等工艺的特种气体仅有少部分品种取得突破。
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多种因素导致。第一,早期半导体厂商均是外资独资或合 资,技术和装备从国外直接引进,对国内的材料配套企业不具备带动作用,同时国 内气体产品进入外资半导体厂商渠道困难,这导致我国电子气体产业发展较为落后, 导致研发技术和配套上与国际巨头相比有明显的代差。在芯片制造中,气体纯度通 常要求在 ppt 级别以上,电子气体杂质高将会严重影响芯片的良率,因此先进制程 对于电子特气杂质的控制及质量稳定性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在技术层面我国还需要 加速追赶。同时,工业气体品种繁多,不同种类工业气体的生产工艺各不相同,且 对其充装、配送等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二是因为渠道壁垒,气体行业的 销售网络铺设周期一般较长、难度较大,一旦在区域内确立竞争优势,会形成较高 的竞争门槛,因此海外巨头提前占据市场形成优势。三是资金壁垒,电子气体行业 投资大,产品认证周期很长,资本回报相对较慢,这也成为阻碍行业新进入者的门 槛,而已有规模化企业可以凭借已有的产品产生的现金流孵化培育新品,承担前期 测试和认证成本。总体而言,研发平台、下游厂商渠道和现金流是极为关键的几大 因素。随着全球半导体产能转移向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国产化进程加速,电子气 体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昊华科技含氟电子特气产品系列齐全,产能位列国内前三,已进入一线厂商。 昊华科技具有长期从事特种气体的研发、设计和生产的良好基础,旗下有黎明院、 光明院(已成立昊华气体有限公司),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种气体制备综合 技术,产品主要为含氟电子气(包括三氟化氮、六氟化硫、四氟化碳、六氟化钨等)、 绿色四氧化二碳、高纯硒化氢、高纯硫化氢等。公司电子特气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集 成电路、电力设备制造、LED、光纤光缆、太阳能光伏、医疗健康、环保监测等领 域。目前拥有产能 4000 吨/年,2020 年 3 月规划采用黎明院自主研发专利技术新增 4600 吨/年特种含氟电子气体项目,其中包括 3000 吨/年三氟化氮、1000 吨/年四氟 化碳及 600 吨/年六氟化钨生产线,项目将于今年底全面建成投产。
三氟化氮是市场容量最大的电子特气产品,需求加速将面临短缺。三氟化氮的 反应性与氟相似,具有在等离子条件下释放氟气的能力,常温下具有化学惰性,而 在高温下可作氧化剂,性质比氧气更具活性但比氟要稳定得多,且易于处理,是电 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和反应腔清洗剂,广泛应用于制造半导体芯片、平 板显示器、光伏电池(非晶硅薄膜电池)等领域。作为清洗气,三氟化氮的清洗效 果优良,完全分解的温度较低(700~900℃),无害化处理成本低于其它清洗气体, 通常 200、300mm 及更大的化学气相沉积(CVD)设备大都采用三氟化氮为主要的 清洗气体。作为等离子蚀刻气体,其比 CF4 和 CF4 氧气的混合气体有更高的蚀刻 速率和选择性,而且对表面无污染,尤其是在厚度小于 1.5μm 的集成电路材料的蚀 刻中,NF3 具有非常优良的蚀刻速率和选择性。根据 TECHCET 报告,三氟化氮可 能在未来几年可能将出现供应压力,因为预计需求将超过供给量。需求的增加主要 来自 CVD/ALD 沉积技术过程需要添加多图形化和 EUV 微影曝光,使清洁需求增加, 带动常用于真空腔室清洁用的三氟化氮快速增长。
国外 NF3 主要生产商有美国 AP、BOC Edwards、杜邦(收购原 ASG 的业务)、 日本的关东电化公司(KDK)、中央旭硝子公司 Central Glass(中央玻璃)、三井化学 Mitsui 公司以及韩国索地福公司等。在国内,中船重工 718 所、南大光电、昊华科 技、SK 镇江是三氟化氮主要生产厂家,718 所产能第一,达到 9500 吨/年,昊华科 技是国内具备高纯度三氟化氮研制能力的领先企业,2015 年,黎明院和韩国大成株 式会社合资的年产 1000 吨/年电子级三氟化氮项目建成投产,2018 年完成扩能改造, 该装置总产能达到 2000 吨/年。2021 年 9 月,昊华收购大成持有的合资公司 40% 股权,对黎明大成达到 100%控股。根据公司年报披露的产量数据,2017-2021 年 公司的产量份额保持在 16-22%左右。后续公司将扩产 3000 吨/年三氟化氮,总产能 达到 5000 吨/年。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及成熟的销售渠道,已与京东方等下游领先企 业建立了稳固合作关系。
六氟化硫(SF6)是较优异的电子刻蚀剂和清洗剂。六氟化硫是很强的氧化剂 和氟化剂,但表现出比氮气还高的惰性。同时六氟化硫具有极好的热稳定性,即使 在 500℃以上高温也不分解。其也是重要的气态绝缘介质,具有卓越的电绝缘性和 灭弧特性。通常六氟化硫在平板显示领域可作为清洗剂,用于去除玻璃基板上的沉 积层(包括半导体层和氮化硅层)和清洗蚀刻工艺之后的反应腔。由于六氟化硫在 钨的回刻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集成电路中占有一定份额。高纯度 SF6 主要用 于半导体清洗,SF6 的成本只有 NF3 的几分之一。昊华旗下的黎明院是国内最早从 事六氟化硫研发的企业,从 2001 年开始进行系列特种含氟电子气体的研究,亦是国 内仅有的高纯度六氟化硫研制企业,在电解制氟和电化学氟化领域有较强的技术优 势。目前公司六氟化硫产能 2000 吨/年,位于全国第二,仅次于科美特(雅克科技)。 其中,公司电子级的六氟化硫产能 1000 吨/年,电子级市占率 65%以上。
3.2 湿电子化学品
湿电子化学品种类繁多,受益下游半导体、新型显示和光伏行业快速发展。湿 电子化学品又称超净高纯试剂或工艺化学品,为微电子、光电子湿法工艺制程中使 用的各种电子化工材料的总称。湿电子化学品品类繁多,按照组成成分和应用工艺 可分为通用湿电子化学品(包括,酸类:过氧化氢、氢氟酸、硫酸等;碱性:氢氧 化铵、氢氧化钾、氟化铵等;溶剂类:甲醇、乙醇、丙酮等。)和功能湿电子化学品 (主要包括显影液、剥离液、清洗液、刻蚀液稀释液等)。湿电子化学品主要用于半 导体、显示面板、太阳能电池三大行业。在半导体领域,其主要应用于晶圆制造和 后端封装测试领域,主要用途为清洗、显影、蚀刻、剥离。平板显示领域,湿电子 化学品主要用于薄膜制程清洗、光刻、显影、蚀刻等工艺环节。我国自 2018 年后加 大了对半导体、显示面板上游材料的扶持力度,国内外晶圆厂大规模扩产,带动上 游半导体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也促进了国产湿电子化学品的发展。在太阳能电池 领域,湿电子化学被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制绒、清洗和蚀刻。需求也在太阳能电 池企业产量增长的带动下增长。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 年,全 球使用湿电子化学品的总量达到 458.3 万吨,其中集成电路领域用湿电子化学品需 求量 209 万吨,占比 45.6%;新型显示领域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达到 167.2 万吨, 占比 36.5%;光伏领域用量较少,需求占比不足 20%。预计到 2025 年湿电子化学 品总需求达到接近 700 万吨,其中集成电路领域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 313 万吨; 新型显示领域用湿电子化学品需求量达到 244 万吨。我国 2021 年湿电子化学品需 求 213.52 万吨,2025 年市场需求达到 369.56 万吨。
昊华科技拟适时开展湿电子化学品业务,丰富产品矩阵。2022 年 6 月,昊华发 布“十四五规划”,提出适时开展湿电子化学品等领域的业务,培育以电子特气为优势 并不断拓展产品组合的电子化学品产业链,成为国内领先、全球知名的电子化学品 供应商。昊华黎明院在过氧化氢生产和提纯技术上有所积累,是国内蒽醌法制过氧 化氢固定床技术的创始企业,综合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黎明院瞄准己内 酰胺和环氧丙烷行业对过氧化氢技术大型化、高效化、绿色化的需求,自主研发出 的新型高效钯催化剂及配套工作液体系,并在开发完善扩大年产至 50 万吨级,成 功占据我国过氧化氢技术转让市场大部分份额,助推我国过氧化氢产品产量居世界 首位。黎明院电子级过氧化氢正处于实验研发阶段,公司也将进一步布局其他种类 的湿电子化学品。由于昊华在特种气体领域有多年的技术经验和渠道优势,延伸湿 电子化学品有望复制研发经验,并共享客户渠道优势。
4 航空化工材料:专注特品配套及民用航空材料, 伴随大飞机放量可期
昊华科技航空化工材料依托旗下的曙光院、株洲院、沈阳院、锦西院、北方院 等院所,是国内核心特品配套及民用航空化工材料供应商。主要产品分为特种橡塑 制品、特种涂料等。
4.1 特种橡塑制品
公司主要从事配套航空航天等行业发展的橡胶制品研制,产品包括橡胶密封制 品、密封型材、橡胶软管、胶布制品、航空轮胎、航空有机玻璃等。在特种橡胶制 品领域,公司可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生产具有耐磨损、耐腐蚀、耐油、耐高低温等 特殊性能的橡胶制品。
4.1.1 特种航空轮胎
曙光院代表国内航空轮胎最高技术水平。其中曙光院前身燃化部桂林轮胎研究 所,长期研发各种新型航空轮胎、汽车轮胎、防护服等特种橡胶制品,是国内唯一 的特种轮胎专业科研生产单位,代表国内航空轮胎研发的最高技术水平。 航空轮胎国产化率极低。尽管我国是车用轮胎生产大国,航空轮胎目前国产化 率不足 10%。根据昊华科技年报,全球航空轮胎每年消耗 900 万条,航空轮胎三大 巨头普利司通(30%)、米其林(37%)、固特异(20%)总共占据 87%的市场份额。 2021 年我国民航机队轮胎年消耗量约 25 万条,完全被三巨头垄断。2020 年 11 月 15 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印发的《橡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导纲要》指出,十 四五末,航空轮胎要求达到 5.4 万条国内产量,国产化率目标为 15%。
航空轮胎是轮胎产品中技术含量最高、制作难度最大、使用条件最苛刻的轮胎品种。航空轮胎具有巨型工程轮胎的超强载荷能力、赛车轮胎的超高速度、轿车轮 胎的舒适性能,其载荷要求是普通汽车胎的 10 倍以上,形变率要求达到普通轮胎的 3-4 倍,转动速度则要到达每小时 450 公里以上。同时,航空轮胎还要经受高空中 零下 50-60 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以及降落时升至 150 摄氏度的温度剧变,因此航空 轮胎需要具备非常高的耐温性。航空轮胎的液压制动系统要求极高,由于飞机的吨 位数十倍于汽车,轮胎降落要承受的压力和摩擦是巨大的,因此航空轮胎的材料要 求极高。
航空轮胎市场空间广阔。航空轮胎包括民用航空轮胎市场、军用航空轮胎市场 和通用航空轮胎市场三大板块。在民航行业,航空轮胎安全等级很高,为 A 类安全 部件,是更换最频繁的耗材之一,仅次于燃油。根据《全球航空轮胎市场需求分析》, 民用轮胎所需新胎和翻新胎的比例约为 1:4~2:3。按机队规模保守估算,2018 年我 国航空轮胎需求量约 33 万条,其中新胎需求约 13.4 万条,翻新胎需求 19.6 万条; 全球航空轮胎需求约 233 万条,其中新胎需求 93.5 万条,翻新胎 139.5 万条。据 外媒《WORLD AIR FORCES》披露,与 2014 年相比,2020 年军用飞机机队规模 从 50741 架增加到 53890 架,年均增长率 1.2%,基本保持平稳。其中,战斗机 14596 架,特种飞机 1951 架,运输机 4265 架,加油机 802 架,武装直升机 20489 架,教练机 11787 架。据此测算,2020 年全球军用航空轮胎需求量约 76 万条。通 用航空飞机是指小型飞机和直升机。
民用领域,昊华科技航空轮胎已成功搭载国产大飞机 ARJ21,并参与 C919 设 计。2008 年,曙光院研制出我国第一条子午线航空轮胎,打破国际巨头普利司通、 米其林、固特异等的封锁和垄断。目前,国内军用航空轮胎企业以曙光院、沈阳和 平子午线和银川佳通轮胎三家为主,曙光院占据主导地位。2020 年 11 月 23 日,使 用曙光院“三环”牌航空轮胎的国产 ARJ21 飞机试飞成功,这也是 ARJ21 飞机第一次 搭载国产航空轮胎。昊华科技 2021 年 12 月 24 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所 属曙光院有参与了国产大飞机 C919 轮胎国产化研制,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随着 民用航空飞机逐渐放量,预计曙光院将享受充分弹性。
军用领域,曙光院所研发配套的航空轮胎覆盖了我军现役各个战机。公司的航 空轮胎成功应用于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教练机、无人机等机型,技 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得到了锤炼和验证。 产能方面,曙光院轮胎总产能 5 万条/年,2021 年产量约 4.8 万条。2022 年 7 月,公司公告宣布投资 6.48 亿建设 10 万条/年高性能民用航空车胎项目,新胎与翻 新车胎各占一半,产品包括斜交和子午线两种构造,预计在 2023 年底竣工投产,届 时公司产能将实现翻三番。产品将为国产支线飞机 ARJ21、国产大飞机 C919 等提 供配套轮胎、替换车胎和轮胎翻新服务。
4.1.2 密封型材等其他特种橡胶制品
除了航空轮胎,公司的特种橡胶制品包含橡胶密封制品、密封型材、橡胶软管、 胶布制品、气象气球等。 在我国,中低端密封型材生产能力充足,但高端密封型材严重依赖进口(比例 约为 25%),如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 CMP 设备、氢能等领域的密封件国内自给 率低。公司目前橡胶密封型材 1660 万件产能,配套领域涉及航空、航天、地铁及隧 道工程、车辆及电气机柜、信息材料等,相关子公司还承担了 C919、ARJ21、CR929 等飞机密封型材的配套研发、生产任务,实现了全机绝大部分橡胶密封型材产品的 自主配套,预计产品将随着国产大飞机放量。另外,根据公司在互动易披露,西北 院正在研发半导体抛光垫相关电子信息产品,半导体气膜用于半导体芯片加工设备 CMP 设备上,目前销量较好。2022 年 5 月,西北院有机硅密封型材生产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将在 2023 年底新增 3.2 万件有机硅密封型材,预计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 入 3 亿元/年,利润 3237 万元。
4.1.3 聚氨酯新材料
在聚氨酯新材料领域,公司主营产品为经选配、改性的组合料或浇注型系统料 以及少量制品,产品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领域,包括汽车、建筑、家居、冶金、能 源、电子电力、体育、服装、印刷等。公司旗下的黎明院技术领先,建有国家反应 注射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聚氨酯弹性体河南省工程实验室,聚焦一些高端品 类,如阻燃环保型高性能类聚氨酯材料,能够取代进口材料满足市场对环保性的要 求,并同时兼具良好的阻燃性能;玻纤增强聚氨酯材料首次在国内成功替代客车的 原有部件,不仅性能改善明显,而且制品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可节约原料,有 效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黎明院退城入园项目将会新增 2.5 万吨/年聚氨酯新材 料产能,其中包含 2 万吨/年车用聚氨酯新材料和 0.5 万吨/年聚氨酯弹性体新材料, 进一步拓宽产品矩阵。
4.2 特种涂料
昊华科技的特种涂料依托于北方院和海化院,二者于 2018 年并入昊华科技。 其中北方院前身为原化工部涂料工业研究所,作为武器装备及国防工业配套单 位,北方院多年来承担了大量军工配套项目,将新技术、新产品在军工航空航天、 兵器、电子科技领域推广并得到广泛应用,在军工系统内积累了技术优势,形成了 良好口碑。北方院产品主要包括特种功能性涂料、工业重防腐涂料及水性涂料三大 板块,应用于国防航空、航天工业及建筑施工等行业。 海化院前身化学工业部海洋化工研究院,以船舶防腐涂料为特色,近年来已将 业务拓展至航空航天领域,并承担了多项航空航天科技攻关和生产任务,在航空航 天等重要型号得到了应用。民用领域方面,海化院近年来针对国产大飞机配套涂料 及技术进行了攻关,并成功开发出了系列大飞机涂料产品。海化院已进入中国商飞合格供应商名单,部分航空涂料产品进入中国商飞合格产品目录,实现订货并涂装 试用。截止目前,海化院总计具备 2.5 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其中 1 万吨/年先进涂料 生产基地项目已于今年全面建成投产,其中 2000 吨为军用品,8000 吨民品。
5 碳减排业务:国内 PSA 技术第一,碳中和应用潜力巨大
PSA 是氢气分离提纯的主要技术,在碳中和背景下应用潜力巨大。《中国氢能 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显示,2030 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 3715 万吨, 2060 年将增至 1.3 亿吨,氢气需求潜力巨大。从氢的来源来看,我国炼油、化工、 焦化等主要工业副产气中大多含有 H2,且部分副产气 H2 含量较高。工业副产气制 氢相较于化石燃料制氢流程短,能耗低配套公辅设施齐全,下游 H2 利用和储运设 施较为完善,故工业副产气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氢气来源。
工业副产气制氢工艺普遍采用了变压吸附(PSA)气体分离技术。该技术是通 过固体吸附剂对一定压力下的混合气体中某些组分进行选择性吸附,气体组分在吸 附床层中高压下吸附、低压下解吸,从而实现目标组分的净化与富集。整个过程无 需其他介质,不需换热设备,操作均在常温下进行。与膜分离法、低温分离法相比, PSA 具有吸附剂利用率高、循环周期短,能耗较低、操作维护简便、自动化程度高 和产品纯度高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冶金和环境等工业领域。20 世纪 70 年代初昊华科技西南院的前身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在我国率先开始进行 PSA 技术工业应用的研究,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和进步,变压吸附技术已经成为工 业上氢气分离提纯的主要技术。
公司是PSA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和全球前三大PSA技术供应商和总包商。 公司全资子公司西南院 2019 年底并入昊华科技,并将 PSA、C1 化工和催化剂业务 整合入西南院。西南院专攻制氢技术及研发,原先昊华科技擅长后端工程转化,因 而二者的结合使得昊华能够为客户实现成套解决方案,成为国内受屈一指的技术供 应商及总包商。西南院前身为原化工部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 成功研发了变压吸附技术(PSA)分离氢气、氮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并积极参与 CO2 捕集和封存(CCS)领域的技术工作,目前公司与 UOP、林德同为全球三大 PSA 技术服务供应商之一。西南院目前已推广 1500 余套工业装置,其中,制氢或 氢气提纯有 1000 余套工业装置业绩。这些装置业绩包括:富含氢的工业排放气的氢 气回收提纯装置,也有氨裂解、甲醇裂解、烃类转化等制氢装置。
在手订单饱满,营收创新高。2021 年,公司工程技术服务营业收入 10.26 亿元, 创历史新高。另外,西南院签订的 EPC 项目创历史新高,2021 年内签订了国内最 大规模焦炉气制甲醇项目,合同金额 8.8 亿元。公司的 PSA 制氢技术生产的氢气 也开始应用在燃料电池汽车中,如炼化厂气 PSA 制燃料电池氢项目落地韩国,为燃 料电池汽车或燃料电池发电设备供应氢气燃料。在碳中和背景下,预计公司 PSA 制 氢和碳捕集回收项目订单将持续增加。
6 盈利预测
我们基于以下假设进行盈利预测:
假设一:公司在建项目 4600 吨/年特种含氟电子气体项目、2.6 万吨/年高性能有机 氟材料项目、黎明院 46600 吨/年专用新材料项目及 XX 原材料项目(XX 原材料项 目为军用配套项目)、西北院有机硅密封型材生产项目、西南院清洁能源催化材料产 业化基地项目以及 10 万条/年高性能民用航空轮胎项目等如期投产。
假设二:假设现有产品开工率在未来几年能够维持。
假设三:考虑 PVDF 原料配额制,新产能需配套 PVDF 进行审批,行业扩产格局趋 于稳定,扩产逐渐理性,同时公司聚焦高端需求较为刚性,预计锂电级别 PVDF 和 高端氟树脂价格和价差将维持高位震荡。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58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