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东平赵宝忠:理发修鞋编扇双手探索脱贫幸福路

 

赵宝忠,东平县州城街道北门街人,14岁时因患骨癌右腿高位截肢,现与83岁患有心脏病的老母亲相依为命。

由于父亲早年去世,他早早便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腿脚不便的他,在年轻时学会了修鞋、补鞋的技术。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修鞋、补鞋的人少了,加上他爱面子、热心肠,常无偿帮助周边群众修鞋补鞋而不收一分钱,长此以往,每天收入平均3—5元,生活清苦。

2015年,东平县开展扶贫建档立卡排查工作,村“两委”鉴于他的实际情况,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其致富脱贫也成为街道和村领导思考的问题。

2016年3月,县派第一书记程振宏来到该村,对贫困户开展帮扶。经过多次入户走访交流和多方了解,他发现,赵宝忠性格开朗、积极阳光、坚强、不怕吃苦,除了会修鞋补鞋,还会编织蒲草扇子。有如此多的手艺可以致富奔小康,却又为何受“穷”所困。为何蒲草扇子编得好却卖不出去,补鞋技术认可却无本钱开店,循环往复以致越来越穷。

原来,不缺技术缺路子,是阻碍他发展的一大瓶颈。找准致贫症结,才可因贫施策,精准发力。针对赵宝忠的实际情况,第一书记程振宏积极与州城街道和上级帮扶领导协商,最终决定发挥社会爱心组织的力量,通过互联网进行“叫卖”蒲草扇。2017年,在东平生活网志愿者协会的帮助下,他通过网络销售蒲草扇子二百余把,短短几天收入近3000元。

一个偶然的机会,程振宏和村干部在街上发现赵宝忠在给一位年长的老人免费理发,而且有模有样。看到这,他们商量贫困户很少有过硬技术的,既然赵宝忠会理发,为什么不能把这个“顶上功夫”做成养家糊口挣钱的买卖,帮他开一间理发店呢。

决定既出,程振宏与赵宝忠商量。苦于没有本钱,赵宝忠犯了难。基于此种情况,程振宏与县武装部负责同志联系,说明情况后,县武装部立刻支持,并承诺将刮脸刀、电吹风机、热水器、美发椅等理发器材一周内给他配齐。看到各级部门的热心帮扶,与赵宝忠搭邻居的一位退休老师深受感染,伸出援手,免费为赵宝忠提供一间沿街店面。就这样,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赵宝忠的理发店很快开了起来,经营得有声有色。

作为一名残疾人,赵宝忠在创业的路上也曾遇到困难和挫折,但他不等不靠,用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价值,诠释着生命的意义。“感谢党和政府点亮我心中的希望之火!我也想通过自己的行动,鼓励那些仍处在困境的残疾人朋友,人穷,志不能穷,只要坚持,便会有收获。让他们从等待救助,变为自我帮扶,最终实现脱贫。”赵宝忠如是说。

如今的赵宝忠,每天靠勤劳双手为人理发、修鞋和编扇子,收入不断增加,日子渐渐变好,一家的年人均收入已超过省定贫困线标准,成功实现脱贫。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伟 张泽文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5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