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手工挂毯

 

小山坡上,两座仿古建筑飞檐翘角。登楼俯瞰,两千多亩城市湿地尽收眼底。远处嘉陵江水静静地流淌,轻风过后,碎浪微起,翡翠一般。

这里是老刘的手工地毯厂,没有机器轰鸣声,与这一片湖水匹配,与草木气息相融。往年,一到春天,老刘的厂里人不少,品农家宴,体验手染工艺,或是几个人围坐在廊道上喝茶,远眺湿地风景。来这里的人,还会被老刘邀去参观他的手工挂毯展示厅。看后,都啧啧称赞。那一件又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让人的心情都明朗起来。

今年这个春天,老刘说,因为疫情,几乎没有人来厂里。不过,也没有关系,他一刻也没有停止生产。

老刘带我来到印染房。推开门,一个扎着围裙的年轻姑娘笑着跟我们打招呼。老刘介绍道,这是小罗,在武汉上大学,今年大四,这次没能返校,却将她学的美术设计知识在这儿用上了。

健谈的小罗与我们聊起来。她说,小时候很迷恋手工艺品的精细以及古拙,这次亲自动手编织,感觉有如静观一朵花慢慢绽放,体会到“慢”的妙处。虽说手工无论如何都达不到机器的精准,总会留下那么一点缺憾,但这种缺憾其实是另一种美。

小罗递给我她亲手制作的一副榻榻米垫子,骄傲地说,这种垫子市场上很常见,但那种机器成批量生产的,上面浮动着一种机器和化学制剂的味道。而这手工制作出来的,有一种瓷实、天然的气息,拿在手上有凸凹感,坐在上面犹如坐在干草堆上。

印染房里,各种草料的气息扑面而来。小罗熟练地介绍着染料的名字——蓼蓝、茜草、红花、苏木、栀子、槐花、郁金、黄栌、鼠李、紫草……我惊讶于她能认识这么多染料。小罗说,把不同染料放进锅里煮沸,再煨一小时左右,染料在锅里就会慢慢变成黄、橙、蓝、红、绿、褐等不同颜色,每次看到这一过程,心里别提有多激动。

小罗还说:老刘这里就是一个试验场,像古书里面说的那些造色过程,我都试验过……

听着那些古朴的工艺从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孩口中源源而出,我的心里不由生出一丝敬佩。我探下身子,伸手在染料里搅动,染料光滑如缎。

小罗一边和我们说着话,一边熟练地搅动染料,直到缸里生起晶莹的泡沫来。然后把丝线放进染缸里,让其慢慢着色。丝线在大口径的染缸里嗤嗤冒着小气泡。反复浸泡几次后,小罗把着色的丝线拧干,晾晒在竹竿上。慢慢地,各色染汁渗出来,滴落在地上,绽出各色花样。丝线的颜色也在空气中发生着反应,变得异常鲜艳。这时,小罗的额上已经渗出一点细汗,她顾不得擦汗,却感叹着:多么艳丽的色彩啊!

老刘笑哈哈地说:只要你们这些大学生愿意,我这里就是你们的试验场。

老刘带我来到另一栋房子。六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三名女工正在看图编织挂毯。

我站在一名女工身后,看她娴熟地绕边、过头纬、拉绞……一张八平尺的挂毯已经成型一半。

这一张挂毯全部编织完需要多长时间?我问道。

两个月吧。老刘说,还得是熟练工。

这名女工正在编织一束花,需要用不同颜色的丝线来完成。她很仔细、也很快速地把身后不同颜色的丝线,一遍又一遍地拉过来,编织在挂毯上。

这活儿考验心境,别看她们干活的时候不说话,可心里澄明着呢。老刘对我说。

我看着墙上写着生产挂毯的上百道工序,仅仅是编织工艺,就有“上径”“拾径粘胶”“打水平”“锁底子”等三十多道工序。这一道道工序下来,是手艺人庄重于物的一段心路历程。

在成品展示大厅,老刘指着一件名为《回家》的作品说,看,这位牵着毛驴回家的老汉,身后是若隐若现的一条小路,老汉的胡须都清晰可见,你们再看,老汉的眼神更是深邃无比,透着生活的沧桑呢。老刘骄傲地说,这也是一名大学生的作品,已经被外国客商高价订购。现在订单太多,客商已经催过好多次了。

我抬眼望出去,紧靠湿地的一大片桃花正开得烂漫,白芨冒出星星点点的紫花,小树林也绿了起来,水鸟水鸭在江水里渐行渐远……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05日 08 版)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60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