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筷子的“改名”之路
我们肚子饿了,就要吃东西;要吃东西,就离不开食物和餐具。在中人的餐桌上,筷子可是餐具们的“老大”,每一顿饭人们都离不开它。可你知道吗,虽然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筷子,但筷子最初却不叫“筷子”。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小小的筷子,了解它“改名”背后的精彩故事吧!
从夹菜的小棍到象牙筷子
什么是筷子呢?你肯定非常熟悉。它就是我们吃饭的时候拿在手中用来夹取东西的细长形小棍。由于筷子一般是成对出现的,所以我们通常会说“一双筷子”。筷子的材质,一般是木或者竹,虽然有用金、银、铜等贵重材料做成的筷子,但在大多数人眼里,一日三餐离不开的筷子,还是竹木做的用起来方便。
别看筷子不起眼儿,但它可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呢!在先秦时期,筷子被人们称为“ (jiā)”。《礼记》里讲到吃饭的礼仪,有一句“羹之有菜者用 ,其无菜者不用 ”。什么是羹呢?羹就是古代用肉或菜经过调味做成的带汤汁的食物。所以这句话就是说:如果羹里有菜叶,就得用筷子;如果没有菜叶,就不需要用筷子。“ ”作为筷子的“名字”,一直沿用到汉代。
到了汉代,当时的人们已经习惯把筷子叫作“箸(zhù)”了。其实这个称谓早在战国晚期就已经出现。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韩非子曾经记录过一个商纣王的故事,故事里就出现了“象箸(象牙筷子)”这个词。后来,“箸”慢慢代替“ ”,成为筷子的正式“名字”。翻开历史的书页,我们不难发现“箸”的身影,比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行路难》里写道:“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停杯投箸”的意思是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吃也吃不下,喝也喝不了,你说,这个人的内心得有多苦闷哪!
《礼记》是记载先秦时期礼仪制度的儒家经典,后来被作为“五经”之一。
《康熙字典》编于清代康熙年间,是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汉字辞书。
渔民们的吉利话
到了明代,“箸”这个主流称谓开始被“筷”取代。据说,这是因为吴中(今江浙一带)河网密布,来往的船民和渔民很多,他们特别忌讳说“箸”。因为“箸”与“住”和“蛀”谐音,渔民以船为家,靠河谋生,风里来浪里去,当然会怕船停“住”或者被虫“蛀”,没了生意,所以人们干脆就把“箸”叫成“快”,取“快快走”的意思,讨个吉利。由于筷子大多是竹子做的,所以人们又在“快”字上面加了个竹字头,“筷”这个字就诞生了。
虽然“筷”字出现了,日常用这个称谓的人也不少,但这到底是民间的习惯,文人、士大夫们还不能接受,甚至连《康熙字典》也将它拒之门外,只收录了“箸”而不收录“筷”。然而到底是人多力量大,随着越来越多人的使用,“筷”这个称谓还是流行开来了,在《红楼梦》这样的文学名著里也出现了“筷”的身影,这个来自民间的称谓,最终成了这两根小棍的名字。
小筷子中的大历史
关于筷子,还有这么一个故事。《三国演义》里写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问刘备天下英雄都有哪些,刘备韬光养晦,不断用袁术、袁绍等人搪塞,直到曹操直接用手一指刘备,又指指自己,说:“能够成为天下英雄的,只有你和我。”这一句话吓得刘备脸色大变,连手里的筷子都掉在了地上。这可怎么应对呢?恰好这时候马上要下雨了,雷声大作,在阵阵惊雷里,刘备灵机一动,掩饰好自己慌乱的情绪,从容地捡起筷子,对曹操说:“雷声的威力好大呀,把我吓得筷子都扔掉了。”这种“甩锅”给雷声的反应,可以说是非常机智了。
知道了筷子“改名”的历史,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筷子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以打鱼、捕猎、采集食物为生,那时筷子还没有出现,人们把食物烤熟以后,通常会直接用手抓着吃。
进入农业社会后,谷类食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蔬菜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伴随着蒸、煮等烹饪方式的发明,上面我们提到的羹就在这时出现了。这种食物光靠手当然是吃不到肚子里的,所以人们就地取材,折取两根木棍从汤羹中夹菜吃,这就是筷子的雏形了。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烹饪方式逐渐形成了一套体系,筷子这种餐具也就渐渐主宰了中国人的餐桌。中餐里的很多食物,比如米饭、面条儿、饺子等等,用筷子夹取都非常方便。
一双筷子,不仅夹起了餐桌上的美味,也从古代伸向了现代,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下次在吃饭的时候,你也把筷子的历史讲给爸爸妈妈听吧!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每天跟着我们读更多的书]
互推传媒文章转载自第三方或本站原创生产,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授权,如有内容如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fwlcm.com/info/62831.html